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花廳內賓客到了不少,見到她們進來,齊齊上前行禮。

  錦城公主帶明語坐下,不理會後面那些人的竊竊私語。

  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人會說什麼,錦城公主以前的事情自不必說,明明是皇家公主卻活得窩窩囊囊,還不如尋常的世家女有底氣。

  明語大家是見過的,前段日子楚國公府的事在京里傳得沸沸揚揚,一件件叫人應接不暇瞠目結舌,到現在人們都還津津樂道。

  最近京中隱隱傳言說是錦城公主看上了楚國公,眼下看到她們一起進來,許多人心裡都有了計較,看她們的眼神充滿好奇。

  不大會兒,楚家大房和三房兩對母女也來了。看到錦城公主與明語靠得極近在說話,又是臉色變了幾變。

  除了錦城公主,華城公主也來伯府賀壽。

  華城公主是冷貴妃親女,長相偏向冷貴妃多一些,和小冷氏長得也有一點像。其夫賀駙馬是探花郎出身,頗有才名。陛下愛才,並未隨便虛授賀駙馬一個職位,而是把他安排在戶部,如今已官至左侍郎。

  兩位公主在宮中時並不常來往,嫁人後更是涇渭分明。華城公主看不上錦城公主,一則是覺得這位皇姐性情太過軟弱,二則是覺得對方生母低微,萬駙馬是個庸才,沒有值得交好的必好。

  乍一見到對方,臉上的驚訝沒來得掩飾。

  “不知二皇姐也來了,倒叫皇妹意外得很。”

  華城公主這聲意外不虛言,誰都知道這位皇姐剛和萬駙馬和離。萬家那邊為向陛下表忠心,把萬駙馬逐出家門,不敢認那外室生的一雙兒女。聽說那外室帶著一雙兒女還曾到二皇姐的公主府前跪求,被公主府的下人給趕了。

  她不知道二皇姐為何硬氣起來,只想著那般軟弱的一個人,和離過後應該是緊閉門戶,不會輕易拋頭露面。

  不想在這裡見著了,怎麼叫她不吃驚。

  錦城公主知道她在想什麼,僅是淡然一笑,“本宮最近發現,出來走走比悶在家裡好,皇妹以後見得多,就不會覺得意外。”

  華城公主探究的眼神看著她,很快便看到和她一起的明語。那雙精明的眼像是明白了什麼,帶著一股子審查意味。

  “那敢情好。大皇姐嫁到京外,往常皇妹出門做客都是獨自一人。今後有皇姐陪著,想來也不至於太過無趣。”

  舉凡世家宴會,大多大同小異。花會賞花,壽宴看戲,但在此之前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節目,那便是各家姑娘展示才藝。

  “能得皇姐看中的孩子,想必定有過人之處,等會可不要藏著掖著。”

  明語還沒有出聲,錦城公主便開了口,“這孩子自小陪伴佛祖長大,若說說佛理,倒是不輸別人。可要說彈琴做畫,那自是和其他人不能比。等會你們可不能為難她,省得她不自在。”

  華城公主笑了起來,“二皇姐護得如此之緊,看來真是入了你的眼。”

  “人情往來,講的都是緣法。我可是向楚老夫人打了包票的,定要全須全尾地把人帶回去。要是絆了磕了,受了什麼委屈,如何向她的祖母交待。”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在座的夫人小姐也都明白了。等會這位楚家大姑娘是不會下場的,有些人便也歇了看笑話的心思。

  當然也有一些人很是失望,錯過這麼一個奚落明語的機會,很是扼腕。比如說冷素問楚晴柔雅縣主等人。

  伯府的下人流水似的進來擺放筆墨紙硯,華城公主和錦城公主落座,其餘的夫人們也跟著坐到自己各自的座位上。

  冷老夫人是壽星,今日她為大,坐在錦城公主和華城公主的中間。錦城公主身後是明語,冷老夫人身後是冷素問。華城公主沒有女兒,身邊陪著的是雅縣主。

  為表公正,冷素問和雅縣主都沒有下場。

  這種比試一般都有彩頭,彩頭是華城公主帶來的,是一幅畫。隨著那畫被展開,底下現出驚呼聲,明語和錦城公主相視會心一笑。

  畫中的是一位收集松雪的宮裝美人。

  雪壓青松,那一身素藍斗篷的美人手捧著瓷瓶,正在收集松針上的積雪。纖纖玉手,與瓷瓶的瓷白相得益彰。雖是僅露出半邊側顏,卻似落入凡間的仙娥般令人神往。

  美人旁邊,是狂飛鳳舞的草行詩作。

  上曰:素手拈來入玉瓶,化雪成茗奉雙親。

  明語猛然想起什麼,下意識朝君涴涴看去。只見君涴涴見到那畫作的落款時眼中迸出神采來,很快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這一世,許多事情都和記憶中不一樣。君涴涴最近怕是被打擊得不輕,指不定她冒充不平山人的事也會提前。

  畫展開後便掛在那裡,入座的貴女們個個躍躍欲試。彩頭不重要,重要的是才名遠揚,是藉由才名謀得一門好親事。

  作畫完畢,得彩頭的是楚晴柔。

  楚晴柔一臉喜氣地從華城公主手中接過畫,得到華城公主的嘉獎和其他夫人們的恭維。她目光得意,別有深意地看了明語一眼。

  君涴涴接過她手中的畫,展開細細看著,眼神充滿懷念。

  “不想時隔多年,這畫還是回到臣婦的手中。”

  “楚大夫人此話是何意,這畫是本宮多年前所得,本宮記得此前並不曾經過他人之手。”華城公主疑惑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