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楠搓了搓手背,說道:「春天確實有點涼了。夏天可能會人很多吧,市裡面的人也過來避暑。」

  余笙點頭:「怪不得,山下的大叔說後院的桃花再不看就敗完了。」

  梁楠解釋:「可能……生怕美景沒人欣賞吧。」

  可能是腳程慢的原因,半個小時的路程,二人走了一個小時。

  也有可能是太久沒有感受自然了,看著綠意盎然的春天不忍走快半步。

  整個寺院是深黃色,與庭院裡的和尚的服飾別無二致。如果不細看,也看不出他們置身其中。

  剛進門,不像其他寺廟一樣放著功德箱。庭前空蕩蕩的,地卻十分乾淨,可以看出每日打掃的痕跡。

  因為是午後,穿過中庭,看到只有一個和尚立於大殿等候前來上香的賓客。

  二人剛踏進大殿,就看到小和尚筆直地立在那裡。

  腳步很輕但還是被他發覺……

  他問道:「二位施主,請問是上香嗎?」

  余笙第一次見這樣的場景,先是呆了一兩秒,又點頭道:「是的。」

  他又問道:「請問是自帶香火嗎?」

  余笙看了看梁楠,露出幾分侷促。

  梁楠說道:「沒有自帶香火,用廟裡的香火就好了。」

  小和尚從小門進入偏殿,拿出將把香火遞給二人,又立在旁邊。

  余笙學著梁楠的模樣,在燃著的香火堆處點燃香火,跪在殿前,閉眼參拜。

  小和尚將二人帶出大殿,問道:「二位施主,可是要開光或者是求安?」

  梁楠說道:「求安。」

  小和尚說道:「求安的話,可能要明天早上才行。今天太晚了,法事已經過去了。」

  梁楠說道:「那就給我們準備一件禪房吧,我們再寺里住一宿。」

  小和尚帶著二人到了後院,「那施主先去帳房,讓師父給你開一間房吧。」

  帳房也是禪房改造的,只是多了一張桌子和幾個柜子而已。

  二人跨過門檻,帳房的地磚是灰色的青石磚,剛進門口的石磚已經有些坑坑窪窪的了。足以看出,寺廟的香火是旺的,但是後院卻靜的很。

  開完房間,師父遞給她們一個牌子,牌子上面拴著兩把鑰匙,鑰匙是那種很舊的扁鑰匙……

  二人拿著鑰匙從帳房出來,小和尚帶著二人走向後院深處,說著:「現在這個季節來的人很少,所以寺里的人氣兒也不多。」

  越往深處走,草木味兒也就越重,風吹來時,也能聞見幾處花香。

  小和尚說道:「二位的房間在院深處,香火味兒不是太濃。但是,這個時節正好能聞到桃花香。你們住的地方滿院都是桃樹,現在樹下落滿了桃花。」

  梁楠說道:「山下的一個大叔和我們提過後院的桃花。」

  小和尚笑道:「他啊!一個愛花愛景之人。生怕這個季節沒人來,錯過了。」

  小和尚推側門,滿院的桃花隨著香味兒溢出來了。指了指最裡面那間房:「就是最右邊那間,記得明天早上6點半參加法事。你們先忙,我先走了。」

  余笙拿著鑰匙開了門,香味兒順著門淌進屋裡,院裡屋裡的味道毫無分別。

  屋內陳設十分簡易,兩張小床,一個桌子,兩副椅子……院內有一個鞦韆,就掛在兩樹中間。

  鞦韆的繩口都包漿了,人坐在上面,桃枝一顫一顫的,鬆動的桃花就會飄下來……煩悶的寺廟裡多了幾分孩子氣。

  黃昏時,斜陽透過桃花的縫隙映在門窗上……小和尚叫二人去食堂吃晚飯。可能是出家人吃的素淡些,她們便坐在角落裡,跟著師父們一同進食。

  第二天一大早,被寺廟的鐘聲叫醒,簡單收拾幾下便跟在人群後面,參加法事。

  二人先是與小和尚們一起跪在殿前聽看師父講經……聽完經書又排在隊伍最後上香……整個儀式下來就已經是大晌午了。所有儀式做罷,二人請大師父從今日講經時的紅繩中剪出一節以求平安。

  手中拿著一節紅繩,走出大殿,立於庭中。可能是院圍在,風吹來的小,陽光很足。

  深春里,溫暖,安心……縱使春去,暖意不再,身旁人仍是春里人,便覺滿足。

  第34章 探望

  臨行前,余笙問小和尚:「請問,可以折一段桃花枝帶走嗎?」

  小和尚站在桃樹下:「施主折一枝便是。」

  余笙伸手去折,可是剛用力,滿枝的桃花便脫落的所剩無幾,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與幾處發芽的綠葉。

  余笙手中握著桃枝與梁楠一同下山。

  路上,梁楠問:「拿桃枝是要放在衣櫃裡嗎?」

  余笙看著桃枝:「嗯,以前爺爺說,廟裡的桃枝辟邪最有效了。」

  聽著,梁楠牽起了余笙的手。

  午後,二人沿著小路不足半個小時就到了山腳。

  取車時,門口的大叔還詢問道:「後院的桃花怎麼樣?」一臉期待,像是在等待旁人鑑賞自己的寶物。

  梁楠回道:「很是驚艷,滿院的花香讓人不得不沉醉其中。」

  余笙打趣道:「都不捨得離開了。」

  大叔說道:「你們秋天再來,菊花開的正好。」像是在介紹自己的另一件瑰寶。

  梁楠說道:「好的,秋天再來賞菊。」

  寒暄幾句,二人道別後便開車離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