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雷彪噎了一下,怨忿地扔過來一個小布袋,裡面都是零零散散的錢和票,還有幾張大團結。
「這些錢,你幫我賠給那些被我舉報過的老師,或者他們的家屬吧。」
雷彪低著頭,不願讓人看到他的表情,「還有我奶奶,她前段時間住院,我想麻煩你……」
程殊墨打斷他,「老師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自然會有人管。至於你奶奶,等我回城,我會去你家看她。不過,這點錢……你還是自己留著,多買幾本書看吧。」
程殊墨把錢票布袋砸回去。
雷彪盯著他們的背影看了許久,最後彎下腰,掄起鋤頭,賣力地幹了起來。
第二天,程殊墨的父母打來電話,說已經幫他們訂好回城的火車票,出發日期是正月十三。
他們坐兩天一夜的火車,等到了京市,剛好正月十五,全家人還能坐在一起過元宵節。
葉齡仙和程殊墨一一應下。
確實不能再拖了,吳俊和朱紅霜考的大學都在南方,他們需要先回京市轉關係,再南下去學校報到。時間來不及,所以幾天前,這兩個平時一見面就鬥嘴的活寶,居然搭伴買車票,一起先回了京市。
葉齡仙留在這裡,一直在為秦奶奶的事忙活,也就這幾天,她才有空收拾東西,打點行李。
老樹灣大隊,過去覺得一天也不想待的地方,現在真到了離開的時間,葉齡仙反而有些不捨得。
相比之下,程殊墨就理性多了。
他冷靜地分析:「家具、床褥,京市那邊都有,我們帶不走,可以送到學校,放在宿舍用。剩下的書,一半捐給學校,另一半可以送到知青點,讓侯學超他們繼續複習,準備明年的高考。」
「當然,這本書是我的,誰也不能給。」程殊墨說著,抽出了那本《牛虻》,放到行李箱最底層。
想到過去,葉齡仙撲哧一笑:「你現在倒是寶貝,當初是誰死活不要,害我回去哭了半天。」
「怪我,你那會兒流的淚,可能就是我後來掉進澄河喝的水?以後,我再也不那樣了,好不好?」程殊墨投降著,親親她的眼睛。
葉齡仙躲他:「什麼話,我才沒那麼愛哭呢!」
她收拾著自己最心愛的戲本,還有唯一的錄音磁帶,裡面有她唱的《木蘭》,也有師父唱的《目蓮》。她會帶去京市,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讓師父的絕唱大白於天下。
突然間,她又想到什麼,「殊墨哥,京市的家裡……還有錄音機嗎?」
程殊墨想了想,「當然有,爸媽知道你會唱戲,早就準備好了,比咱們現有的這個還要大一些。」
「那這台錄音機……」葉齡仙猶豫著。
程殊墨替她說了,「這台錄音機,帶上火車也不方便,我們把它留下來,也送給學校,讓孩子們聽課文,怎麼樣?」
這正是葉齡仙的想法。
今天白天,馬冬霞主動找到葉齡仙,說她已經向大隊申請,願意留在學校,接替葉齡仙當班主任。
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現在高考剛恢復,知青們雖然還在大隊代課,但是誰還有心思留在這裡,真正能沉澱下來的,也只有本地人了。
「冬霞,你一邊教課一邊學習,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高考的。」葉齡仙鼓勵她。
馬冬霞有點失落,笑容卻很燦爛,「明年的題說不定只會更難,我是沒什麼希望了。不過,也許我以後教出來的學生,或者生出來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學,考進你們城裡呢!」
葉齡仙也笑了:「肯定會的。」因為下一代的八零後、九零後們,很快就會遇到高校擴招,以及轟轟烈烈的農青進城。
葉齡仙繼續對程殊墨道:「所以,我當時就想,如果能把錄音機留下就好了。可是這個錄音機,是你辛辛苦苦才買下來的,我怎麼捨得啊!」
她為難地看著程殊墨。
程殊墨揉揉她的腦袋,「小看你男人不是?等回京,我買給你的東西,可比這些多得多。但是仙兒,你記住一點,我送給你了,就是你的。無論你怎麼處理,我都不會有意見。你只要把我放在心裡就行了。」
「殊墨哥哥,謝謝你……」葉齡仙激動地撲過去。
然而,投懷送抱的代價就是,夫妻倆睡前進水房洗刷刷,又一次擦槍走火了。她被殊墨哥哥按在淋雨下面,緊貼著牆壁,切身感受了一把「站」栗的刺激。
出發前一天晚上,王支書組織大家,在食堂又吃了一頓好的,算是給葉齡仙和程殊墨餞行。
因為修水廠的事,大家對葉齡仙都存著感激。戲迷班的人,以及有孩子的家長,甚至從家裡帶來了不少好酒。
不過,全場唯一喝高的,只有侯學超侯知青了。
喝醉酒的猴子,抱著程殊墨嗚嗚哭著,「程哥,你要回城了,吳軍師也回城了,咱們大院司令部算是解散了。我知道自己笨,學習差,打小就沒你聰明,也沒吳俊勤奮……可是最後,你們都走了,我他媽一個人留在這兒,算什麼事兒啊!」
程殊墨顯然是個沒耐心的,不愛聽他嘮叨,雪上加霜道:「行了,大男人哭哭啼啼像話嗎。課本都留給你了,有哭的工夫,還不如回知青點,多讀一會兒書。」
然而,猴子哭得更傷心了,「哥,我也想回城,不想跟你分開……」
「這些錢,你幫我賠給那些被我舉報過的老師,或者他們的家屬吧。」
雷彪低著頭,不願讓人看到他的表情,「還有我奶奶,她前段時間住院,我想麻煩你……」
程殊墨打斷他,「老師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自然會有人管。至於你奶奶,等我回城,我會去你家看她。不過,這點錢……你還是自己留著,多買幾本書看吧。」
程殊墨把錢票布袋砸回去。
雷彪盯著他們的背影看了許久,最後彎下腰,掄起鋤頭,賣力地幹了起來。
第二天,程殊墨的父母打來電話,說已經幫他們訂好回城的火車票,出發日期是正月十三。
他們坐兩天一夜的火車,等到了京市,剛好正月十五,全家人還能坐在一起過元宵節。
葉齡仙和程殊墨一一應下。
確實不能再拖了,吳俊和朱紅霜考的大學都在南方,他們需要先回京市轉關係,再南下去學校報到。時間來不及,所以幾天前,這兩個平時一見面就鬥嘴的活寶,居然搭伴買車票,一起先回了京市。
葉齡仙留在這裡,一直在為秦奶奶的事忙活,也就這幾天,她才有空收拾東西,打點行李。
老樹灣大隊,過去覺得一天也不想待的地方,現在真到了離開的時間,葉齡仙反而有些不捨得。
相比之下,程殊墨就理性多了。
他冷靜地分析:「家具、床褥,京市那邊都有,我們帶不走,可以送到學校,放在宿舍用。剩下的書,一半捐給學校,另一半可以送到知青點,讓侯學超他們繼續複習,準備明年的高考。」
「當然,這本書是我的,誰也不能給。」程殊墨說著,抽出了那本《牛虻》,放到行李箱最底層。
想到過去,葉齡仙撲哧一笑:「你現在倒是寶貝,當初是誰死活不要,害我回去哭了半天。」
「怪我,你那會兒流的淚,可能就是我後來掉進澄河喝的水?以後,我再也不那樣了,好不好?」程殊墨投降著,親親她的眼睛。
葉齡仙躲他:「什麼話,我才沒那麼愛哭呢!」
她收拾著自己最心愛的戲本,還有唯一的錄音磁帶,裡面有她唱的《木蘭》,也有師父唱的《目蓮》。她會帶去京市,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讓師父的絕唱大白於天下。
突然間,她又想到什麼,「殊墨哥,京市的家裡……還有錄音機嗎?」
程殊墨想了想,「當然有,爸媽知道你會唱戲,早就準備好了,比咱們現有的這個還要大一些。」
「那這台錄音機……」葉齡仙猶豫著。
程殊墨替她說了,「這台錄音機,帶上火車也不方便,我們把它留下來,也送給學校,讓孩子們聽課文,怎麼樣?」
這正是葉齡仙的想法。
今天白天,馬冬霞主動找到葉齡仙,說她已經向大隊申請,願意留在學校,接替葉齡仙當班主任。
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現在高考剛恢復,知青們雖然還在大隊代課,但是誰還有心思留在這裡,真正能沉澱下來的,也只有本地人了。
「冬霞,你一邊教課一邊學習,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高考的。」葉齡仙鼓勵她。
馬冬霞有點失落,笑容卻很燦爛,「明年的題說不定只會更難,我是沒什麼希望了。不過,也許我以後教出來的學生,或者生出來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學,考進你們城裡呢!」
葉齡仙也笑了:「肯定會的。」因為下一代的八零後、九零後們,很快就會遇到高校擴招,以及轟轟烈烈的農青進城。
葉齡仙繼續對程殊墨道:「所以,我當時就想,如果能把錄音機留下就好了。可是這個錄音機,是你辛辛苦苦才買下來的,我怎麼捨得啊!」
她為難地看著程殊墨。
程殊墨揉揉她的腦袋,「小看你男人不是?等回京,我買給你的東西,可比這些多得多。但是仙兒,你記住一點,我送給你了,就是你的。無論你怎麼處理,我都不會有意見。你只要把我放在心裡就行了。」
「殊墨哥哥,謝謝你……」葉齡仙激動地撲過去。
然而,投懷送抱的代價就是,夫妻倆睡前進水房洗刷刷,又一次擦槍走火了。她被殊墨哥哥按在淋雨下面,緊貼著牆壁,切身感受了一把「站」栗的刺激。
出發前一天晚上,王支書組織大家,在食堂又吃了一頓好的,算是給葉齡仙和程殊墨餞行。
因為修水廠的事,大家對葉齡仙都存著感激。戲迷班的人,以及有孩子的家長,甚至從家裡帶來了不少好酒。
不過,全場唯一喝高的,只有侯學超侯知青了。
喝醉酒的猴子,抱著程殊墨嗚嗚哭著,「程哥,你要回城了,吳軍師也回城了,咱們大院司令部算是解散了。我知道自己笨,學習差,打小就沒你聰明,也沒吳俊勤奮……可是最後,你們都走了,我他媽一個人留在這兒,算什麼事兒啊!」
程殊墨顯然是個沒耐心的,不愛聽他嘮叨,雪上加霜道:「行了,大男人哭哭啼啼像話嗎。課本都留給你了,有哭的工夫,還不如回知青點,多讀一會兒書。」
然而,猴子哭得更傷心了,「哥,我也想回城,不想跟你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