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晁瑛因僱傭殺手,蓄意謀殺當朝命官沈思洲及其夫人一案,震驚朝野。天僖帝特意命大理寺審查此案。
晁瑛拒不認罪,一直說自己是被栽贓污衊,壓根兒不認識那兩個黑衣人是誰。
晁妃與清河伯也一直四處奔走,想要撈出晁瑛。最後求到了三皇子宮門前。
三皇子卻以身體不適為由,一直閉門不見。
最後晁瑛實在不堪重刑,還是認了罪狀。但他又一直堅持自己不是幕後真兇,真正的主謀乃是三皇子李景鴻,他是受了三皇子之命才會去刺殺沈思洲夫人。
三皇子沒有到大理寺去,只派人前去否認這一切,道自己從未與晁瑛有過往來,晁瑛這是胡亂攀咬皇室宗親,理應罪加一等。
衙役在三皇子宮中也確實不曾搜出什麼二人往來的書信。
晁瑛卻道他有罪證,他遞上去一盒魚食,那是宮裡特製的魚食,魚食盒裡還有一枚扳指。經查證,正是三皇子之物。
李景鴻看到扳指依舊否認,道這是自己很早之前就遺失的東西,做不得准數。
兩人各執一詞,就在大理寺卿杜大人進退兩難的時候,當天夜裡,晁瑛在牢獄中上吊自殺了。
雖然晁瑛死得不明不白,但是這樁已經拖了三月之久的案子終於有了結果。
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晁瑛的身上,此案便皆大歡喜地標誌結案。因皇帝心善,此事便只是晁瑛一人之罪,禍不及家人,清和伯府依舊安然無恙。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除了清河伯與晁妃。
父女兩人一直堅持要三皇子才是幕後真兇,要大理寺還晁瑛一個公道。
於是又過了幾天,晁府的下人與晁妃宮裡的宮女,均在清晨發現了自家主子上吊身亡的屍首。
曾經煊赫一時的清河晁家一夜之間衰敗了下去。
但是也因為這事,李景鴻越發記恨上了沈思洲,一直暗中打壓他,甚至也作出了買兇殺人的事。幸好沈思洲自己會點武功,躲過一劫。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沈思洲為此提心警惕了兩月有餘。
寇柏昌為了保下沈思洲,兩人不得不做了一場戲。先讓沈思洲假意得罪寇柏昌,再讓寇柏昌藉機刁難他,這樣李景鴻對於沈思洲的打壓少了許多。
畢竟這世上最稱心的事,不過你想殺人的時候,有人為你伸刀。坐山觀虎鬥豈不是最快意的事?
兩人為了逼真一點,讓更多的人知道,還特意選在青天白日的公府,上演一場「刺殺」,沈思洲提前砍壞門栓,謊稱有刺客闖入。
因為寇柏昌的出手,沈思洲的日子才逐漸好過起來。但是他依舊不敢回家,生怕將刺客因此引到家中,所以那幾日沈思洲早出晚歸,謊稱是公務繁忙。
沈思洲輕柔撫著崔白菀的耳垂:「我實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但我又怕這事與你說了,徒惹你擔憂。」
「可是你瞞著我,我依然會擔憂。這又有什麼意思?」崔白菀冷眼看他。
沈思洲緘默不言,片刻後道:「是我迂腐了,與其讓你為假消息煩憂,不如將真相告訴你,總歸給你個明白。」
崔白菀頷首:「所以,你還有其他什麼事沒告訴我的嗎?」
「還有一件,」沈思洲有些躊躇,半晌後才道,「是我昨晚才得知的事情。本來我怕惹你擔心,但你早晚都會知道,索性還是與你說了好。」
「是什麼?」
此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松光喊道:「少爺,少夫人,到了。」
沈思洲輕噓一聲,止住了話題。他先下了車,又將崔白菀小心抱了下來。
剛進屋便被崔白菀催去換身衣服,他衣衫濕透到現在都沒有換,明日還不知會不會染上風寒。
崔白菀又吩咐春妝去熬碗薑湯來。
沈思洲剛換好衣服,就聽到六皇子早已在府上等候多時的消息。
李景淙的身體時好時壞,好時與常人無異,但一旦發起病來,能去了半條命。他前段時間又發了病,讓行宮的太醫們好一頓提心弔膽,聽說最近才轉危為安。
他這時候來是為了什麼?
沈思洲安撫她是小事,去去便回。但崔白菀心中直覺,定與沈思洲還沒來得及與她說的秘密有關。
沈思洲與李景淙匆忙去了書房。兩人不知密議些什麼。
李景淙一見到沈思洲便霍然站起身來,沈思洲招呼著他坐下。
「元青,寇相派人與你說過了嗎?」
沈思洲點點頭:「昨晚突然派人說的,沒說緣由。」
李景淙猶豫片刻,道:「聽來的人說,寇相近來身體不太利落,可能是怕自己撐不了太久。」
沈思洲心中一沉,如果只是小病小災為什麼只與李景淙說,卻不與他說,這個「不太利落」到底到何種程度了?
李景淙也看出了他的凝重,安慰他道:「可能真的就是小病,只是怕你擔憂才沒說的,你、你也不要杞人憂天……」
說實話這話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但是沈思洲知道他這是在安慰自己,頷首道:「我心裡有數,改日我去看望他老人家一下。」
「嗯,你去看看也好。」李景淙乾巴巴道。
「來說正事吧。」沈思洲坐下。一談及正事,他全身立刻換了一種氣質,與平時的散漫無心截然不同,格外認真格外機敏,似乎任何的細節詭計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分毫。
晁瑛拒不認罪,一直說自己是被栽贓污衊,壓根兒不認識那兩個黑衣人是誰。
晁妃與清河伯也一直四處奔走,想要撈出晁瑛。最後求到了三皇子宮門前。
三皇子卻以身體不適為由,一直閉門不見。
最後晁瑛實在不堪重刑,還是認了罪狀。但他又一直堅持自己不是幕後真兇,真正的主謀乃是三皇子李景鴻,他是受了三皇子之命才會去刺殺沈思洲夫人。
三皇子沒有到大理寺去,只派人前去否認這一切,道自己從未與晁瑛有過往來,晁瑛這是胡亂攀咬皇室宗親,理應罪加一等。
衙役在三皇子宮中也確實不曾搜出什麼二人往來的書信。
晁瑛卻道他有罪證,他遞上去一盒魚食,那是宮裡特製的魚食,魚食盒裡還有一枚扳指。經查證,正是三皇子之物。
李景鴻看到扳指依舊否認,道這是自己很早之前就遺失的東西,做不得准數。
兩人各執一詞,就在大理寺卿杜大人進退兩難的時候,當天夜裡,晁瑛在牢獄中上吊自殺了。
雖然晁瑛死得不明不白,但是這樁已經拖了三月之久的案子終於有了結果。
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晁瑛的身上,此案便皆大歡喜地標誌結案。因皇帝心善,此事便只是晁瑛一人之罪,禍不及家人,清和伯府依舊安然無恙。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除了清河伯與晁妃。
父女兩人一直堅持要三皇子才是幕後真兇,要大理寺還晁瑛一個公道。
於是又過了幾天,晁府的下人與晁妃宮裡的宮女,均在清晨發現了自家主子上吊身亡的屍首。
曾經煊赫一時的清河晁家一夜之間衰敗了下去。
但是也因為這事,李景鴻越發記恨上了沈思洲,一直暗中打壓他,甚至也作出了買兇殺人的事。幸好沈思洲自己會點武功,躲過一劫。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沈思洲為此提心警惕了兩月有餘。
寇柏昌為了保下沈思洲,兩人不得不做了一場戲。先讓沈思洲假意得罪寇柏昌,再讓寇柏昌藉機刁難他,這樣李景鴻對於沈思洲的打壓少了許多。
畢竟這世上最稱心的事,不過你想殺人的時候,有人為你伸刀。坐山觀虎鬥豈不是最快意的事?
兩人為了逼真一點,讓更多的人知道,還特意選在青天白日的公府,上演一場「刺殺」,沈思洲提前砍壞門栓,謊稱有刺客闖入。
因為寇柏昌的出手,沈思洲的日子才逐漸好過起來。但是他依舊不敢回家,生怕將刺客因此引到家中,所以那幾日沈思洲早出晚歸,謊稱是公務繁忙。
沈思洲輕柔撫著崔白菀的耳垂:「我實在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但我又怕這事與你說了,徒惹你擔憂。」
「可是你瞞著我,我依然會擔憂。這又有什麼意思?」崔白菀冷眼看他。
沈思洲緘默不言,片刻後道:「是我迂腐了,與其讓你為假消息煩憂,不如將真相告訴你,總歸給你個明白。」
崔白菀頷首:「所以,你還有其他什麼事沒告訴我的嗎?」
「還有一件,」沈思洲有些躊躇,半晌後才道,「是我昨晚才得知的事情。本來我怕惹你擔心,但你早晚都會知道,索性還是與你說了好。」
「是什麼?」
此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松光喊道:「少爺,少夫人,到了。」
沈思洲輕噓一聲,止住了話題。他先下了車,又將崔白菀小心抱了下來。
剛進屋便被崔白菀催去換身衣服,他衣衫濕透到現在都沒有換,明日還不知會不會染上風寒。
崔白菀又吩咐春妝去熬碗薑湯來。
沈思洲剛換好衣服,就聽到六皇子早已在府上等候多時的消息。
李景淙的身體時好時壞,好時與常人無異,但一旦發起病來,能去了半條命。他前段時間又發了病,讓行宮的太醫們好一頓提心弔膽,聽說最近才轉危為安。
他這時候來是為了什麼?
沈思洲安撫她是小事,去去便回。但崔白菀心中直覺,定與沈思洲還沒來得及與她說的秘密有關。
沈思洲與李景淙匆忙去了書房。兩人不知密議些什麼。
李景淙一見到沈思洲便霍然站起身來,沈思洲招呼著他坐下。
「元青,寇相派人與你說過了嗎?」
沈思洲點點頭:「昨晚突然派人說的,沒說緣由。」
李景淙猶豫片刻,道:「聽來的人說,寇相近來身體不太利落,可能是怕自己撐不了太久。」
沈思洲心中一沉,如果只是小病小災為什麼只與李景淙說,卻不與他說,這個「不太利落」到底到何種程度了?
李景淙也看出了他的凝重,安慰他道:「可能真的就是小病,只是怕你擔憂才沒說的,你、你也不要杞人憂天……」
說實話這話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但是沈思洲知道他這是在安慰自己,頷首道:「我心裡有數,改日我去看望他老人家一下。」
「嗯,你去看看也好。」李景淙乾巴巴道。
「來說正事吧。」沈思洲坐下。一談及正事,他全身立刻換了一種氣質,與平時的散漫無心截然不同,格外認真格外機敏,似乎任何的細節詭計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