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鍾腦海一轉, 就明白了,定是慶帝將擬定奏摺的事情都交給呂朔。

  這時慶帝眉心一動, 隨意擱下筆道:「今天怎麼朕一早起來, 呂朔卻還沒有過來。」

  後面有位公公回答道:「稟陛下, 呂大人今天天還沒亮就出門了。」

  顧鍾也在旁開口道:「昨天下午微臣正好看到了呂大人出門, 當時烈日灼灼, 呂大人還能夠在這樣的天氣里出行,想來是有什麼緊要事要辦.......」

  這話一落,慶帝也明顯想到了什麼, 神情冷淡了許多。

  看來, 慶帝對姜鴻仍然耿耿於懷。

  試探出了慶帝的態度, 顧鍾心中暗喜,同時也不免驚顫,他多年不見慶帝,如今慶帝有些喜怒無常,性子和從前大不相同。

  接著顧鍾陪同慶帝一起,在顧府四處走走。

  顧家修繕一新後,遠比從前富麗堂皇,尤其以這園林為最。

  江南本就盛出名園,以水景擅長,水石相映,逶迤多姿,而太湖產奇石,植立庭中,甚為壯麗。園中水池之北,還有一座亭閣,顧鍾特意讓人照著慶帝的喜好修建,此亭被一排排黃琉璃瓦覆蓋著,又與曲型橋面相互連接,池中荷荇羅羽,珠簾繡幕,如神仙之境。

  慶帝站在顧府園中,賞玩了一會兒這無邊景致,一開始早晨還有霧氣沒有散去,直到旭日東升,水上微風乍起,掀起點點碎金,慶帝不禁點頭讚許道:「顧鍾,你有心了。」

  顧鍾見慶帝的心情正好,又對自己多有讚賞,心思火熱起來。

  幾個月前,顧鍾得了慶帝的密旨之後,就準備開始修繕顧府。

  原本主意已經打定,說好由劉公公從鹽商那裡拿錢一起用來建立行宮,然而此事卻被謝舒一手攪合,劉公公竟請了慶帝的旨意,到最後落到顧鍾手裡僅有十萬白銀。

  這十萬白銀再多,但也經不住花,這翻修尚且不說,皇帝衣食住行,哪一個不要最好的?銀子簡直像流水一樣,砸進去也聽不到一個響動。

  顧鐘不得不自掏腰包,將自己這些年攢下的身家填了不少進去。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誰料到,謝舒竟然把主意還打到了西園上來!

  想到這裡,顧鍾自然對謝舒恨之入骨,他還從來沒有栽過這樣的跟頭。

  趁此機會,顧鐘上前一步開口道:「微臣不敢當,自從幾月前,聽說陛下要來南巡,微臣就一直在做準備了。原本微臣還打算將一處郊外山莊西園翻整一番,恭候陛下前來,但誰知......」

  顧鍾說道這裡,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隱。

  慶帝眉梢微微一動,總覺得「西園」兩字十分耳熟,讓顧鍾接著說下去。

  過了一會兒,聽明了原委,慶帝頓時面色一沉,不悅道:「此事愛卿所言為真?那虞家鹽商竟敢如此膽大包天,行借花獻佛之舉,欺瞞於朕?」

  不過慶帝也不是完全不看證據的人,他叫人將負責行宮一事的劉強找來。

  此時劉公公剛安置好衛卿童,聽到皇帝傳召,哪裡不知道定是有事發生,偏偏呂大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他的臉刷的一下就白了,急的團團轉,可又不敢耽擱,只好讓人到時候通知呂朔一聲。

  劉公公到了之後,見顧鍾等人在皇上旁邊,心頭更是拔涼拔涼的。

  等劉公公躬身見禮後,顧鍾當眾與他對質道:「劉公公,你之前奉皇命修建行宮,卻將此事全權移交給為首的鹽商,又縱容此人占了西園,可有此事?」

  劉公公暗恨顧鍾過河拆橋,但此話又不能否認,劉公公只好解釋道:「聖上有所不知,此事另有隱情,當時選址的時候 ......」

  還沒待劉公公說完,顧鍾又冷笑著打斷道:「我奉旨問你,為陛下建造行宮是何等大事,劉公公你辦事不力,如今在陛下面前,還妄圖蒙蔽聖聰,巧言相辯,你如何這般大膽?」

  劉公公聞言,冷汗都下來了,這顧鍾實在是字字如刀,句句鋒利,最關鍵的是,劉公公心裡清楚,看陛下的樣子,明顯是偏向顧鐘的,若是他再辯解下去,反倒真應了顧鍾所說,可若是不辯解,下場又能好到哪裡去?

  見劉公公汗流浹背,無言以對,顧鍾總算狠狠出了口惡氣,這劉公公受了他們的恩惠,卻敢和謝舒合作,自然不能再留人了。

  這次除了謝舒以外,劉公公此人也要以絕後患。

  眼看著陛下即將要發話,顧鍾心頭暗喜,就在這時,忽然一個人身材高大,步伐不偏不倚地朝著這裡走來。

  當呂朔一出現,似乎周圍的氣氛也不像剛才那麼壓迫了。

  慶帝淡淡道:「呂朔,你到何處去了?」

  呂朔忙道:「不敢欺瞞陛下,剛才出府臣是去拜見恩師。」說道這裡,呂朔低頭苦笑道:「可惜恩師依舊閉門不見......」

  這時呂朔方才抬頭看向慶帝道:「陛下,臣一回來,怎麼劉公公跪在此處,難道是行宮出了什麼問題嗎?」

  慶帝原本好轉的臉色又不快起來。

  其實慶帝對劉強如何辦這趟差事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劉強之前說過,是鹽商自願捐獻銀兩修建行宮,可如今呢?怎麼變成了強占顧鐘的西園,傳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

  因此慶帝也不打算留情了。

  慶帝略一擺手,讓顧鍾代為陳述。

  顧鍾見到呂朔,心頭不知為何有些不安,剛才事情本來都快結束了,這呂朔卻突然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