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小太子就坐在桌旁看著他們,他好像變了些樣子,比如嬰兒肥少了一些,身量拔高不少,不過神情卻沒有多大變化。
他看著兩人,抬手道:「請坐。」
姬恪二人坐下後他又不說話了,只是讓人把菜往他們那裡移了一些,隨後自己抬起碗吃了起來。
姜寧眨眨眼,看看姬恪,又看看小太子,隨後抬起碗打破了這份沉靜。
「殿下還真是長大了,點的菜都是我們愛吃的。」
小太子微微鬆了口氣,肩膀都松下來了:「愛吃就多吃一些,孤再讓人做……而且,孤已經十一歲了。」
姬恪聽了這話後也拿起筷子吃了起來:「殿下收到奴才送的禮了嗎?」
「收到了。」
小太子的生日在十一月,那時姬恪和姜寧還在前往玉城的路上。
姬恪照舊給他準備了一塊玉,姜寧卻送了他一大盒子禮物,裡面裝的都是一路上發現的稀奇古怪的東西。
話題由姜寧開啟,再次被這兩人快速結束。
小太子匆匆扒了幾口飯,越吃越覺得心中不安穩,總覺得有什麼要從自己身邊飛走了。
他看向姬恪,捏著筷子的手有些緊:「姬恪,宮中堆了好些摺子,都是孤拿不準的,等一會兒你教我……如何?」
「好。」姬恪回答得很平常。
他們平時吃飯時也不常聊天,小太子卻在這安靜中找回了那份熟悉感。
姬恪都答應了,他心中抗拒的事應該就不會發生……
姬恪此時吃飯全然不像和姜寧單獨吃那樣,現在的他吃得更快、更少,行動間的儀態挑不出一點錯。
二人吃好後就要去御書房,姜寧卻還在吃,姬恪看著她,手微微捏緊了衣袍,正要開口,她就隨意向姬恪擺擺手。
「安心,我會一直在門前等你。」
「好。」
攥著的袍子鬆開,姬恪帶著那些文書跟著小太子去了御書房。
姬恪一路上的行為和以前里沒什麼兩樣,走在小太子身後兩步遠處,手中拿著東西,腰背挺直,對著過路行禮的宮人微微點頭。
此時已是二月,路上的雪再沒有這麼大,太陽一出來便反著光,細細密密的,似是要被融化那般細碎。
走進御書房,斜打下的陽光被攔在屋檐下,再不能前進半分。
小太子步履輕鬆,把之前堆積的摺子都搬到姬恪面前,一本本地詢問,姬恪也拿著硃筆在白紙上一一寫出應對方法,一如往日。
小太子抿著唇,他看了看姬恪蒼白的面容,沉靜的眼眸,原本那點高興全都被拋之腦後,只余擔憂。
姬恪去玉城的這段時間,他聽鄭皇后說了姬恪的身世,心中一面是愧疚,另一面卻是慌亂。
他害怕,怕姬恪會就此一走了之,可姬恪的痛苦都源於他的親人,是他們把他變成這樣的。
按姬恪的才學,他本可以在前朝有一番大作為,卻在宮裡為奴為婢十幾年,他又要如何補償呢?
「……殿下?」
姬恪喚回他的思緒,隨後把手中的文書都交於他。
「這是此次戰役的所有材料,奴才都整理好了。」
細雪簇簇,陽光已由檐下慢慢爬到了窗台,雪地上亮著的暖光正投到御書房裡,將這裡照得更加明亮。
小太子把資料都放回案牘,姬恪輕咳幾聲後起身走到了窗前,他抬手點在那斜入的陽光上,輕聲問道。
「殿下這幾月政務處理得如何?」
小太子看著他清瘦的背影,訥訥回答:「尚可,有母后幫著孤,還算順利。」
「那便好。」他似乎還是在和他聊天。
姬恪在他印象中一直是這般消瘦,甚至在這兩年還有種風一吹就能把他吹走的錯覺。
但就是這樣清瘦的人為他撐起了一片天地,就是這樣病弱的人一直站在他的身前,為他遮風擋雨。
他也曾想過姬恪或許很累,但也只是想想,站在他身後的自己永遠不會往前踏出一步去分擔些什麼。
他很自私,他和他父皇沒有兩樣。
可姬恪教過他很多次,為君者,胸懷須得寬大,海納百川才能盤活一片死水。
他還未能做到。
姬恪轉身看他,朗日在後,光暈勾著他孤高清瘦的身影,照著那永遠穿得整齊的宮服,他的眸子背光時也煜煜生輝。
這就是姬恪。
無論他是奴才還是貴子,他心中永遠都有自己的一桿稱,以自己的天平去衡量這個世界,不被外物所擾。
他們本該是世仇,可姬恪從不認可父債子償的說法,是他們把他的脊樑打彎,他也從沒抱怨。
他以自己的天平去衡量所有人、審視所有人,一旦天平傾向對方,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鎖鏈都系在自己身上,背負起他的責任。
兩人對視著,都沒有說話。
小太子固執地仰頭看他,眼睛被陽光刺出淚水,模糊了他的身影。
朦朧間,姬恪撩開袍子,行了一個完整的宮禮,他跪在地上,額頭貼到手背,看似跪拜,口中的話卻依舊平靜,不卑不亢。
「此次出征便是最後一次。姬恪這麼多年的所作所為,應當夠還命恩,還請殿下容奴才自私一次,放奴才離宮。」
姬恪一直是他的風向標,是他的指路燈,他從沒想過這樣的人有朝一日會離開自己。
他看著兩人,抬手道:「請坐。」
姬恪二人坐下後他又不說話了,只是讓人把菜往他們那裡移了一些,隨後自己抬起碗吃了起來。
姜寧眨眨眼,看看姬恪,又看看小太子,隨後抬起碗打破了這份沉靜。
「殿下還真是長大了,點的菜都是我們愛吃的。」
小太子微微鬆了口氣,肩膀都松下來了:「愛吃就多吃一些,孤再讓人做……而且,孤已經十一歲了。」
姬恪聽了這話後也拿起筷子吃了起來:「殿下收到奴才送的禮了嗎?」
「收到了。」
小太子的生日在十一月,那時姬恪和姜寧還在前往玉城的路上。
姬恪照舊給他準備了一塊玉,姜寧卻送了他一大盒子禮物,裡面裝的都是一路上發現的稀奇古怪的東西。
話題由姜寧開啟,再次被這兩人快速結束。
小太子匆匆扒了幾口飯,越吃越覺得心中不安穩,總覺得有什麼要從自己身邊飛走了。
他看向姬恪,捏著筷子的手有些緊:「姬恪,宮中堆了好些摺子,都是孤拿不準的,等一會兒你教我……如何?」
「好。」姬恪回答得很平常。
他們平時吃飯時也不常聊天,小太子卻在這安靜中找回了那份熟悉感。
姬恪都答應了,他心中抗拒的事應該就不會發生……
姬恪此時吃飯全然不像和姜寧單獨吃那樣,現在的他吃得更快、更少,行動間的儀態挑不出一點錯。
二人吃好後就要去御書房,姜寧卻還在吃,姬恪看著她,手微微捏緊了衣袍,正要開口,她就隨意向姬恪擺擺手。
「安心,我會一直在門前等你。」
「好。」
攥著的袍子鬆開,姬恪帶著那些文書跟著小太子去了御書房。
姬恪一路上的行為和以前里沒什麼兩樣,走在小太子身後兩步遠處,手中拿著東西,腰背挺直,對著過路行禮的宮人微微點頭。
此時已是二月,路上的雪再沒有這麼大,太陽一出來便反著光,細細密密的,似是要被融化那般細碎。
走進御書房,斜打下的陽光被攔在屋檐下,再不能前進半分。
小太子步履輕鬆,把之前堆積的摺子都搬到姬恪面前,一本本地詢問,姬恪也拿著硃筆在白紙上一一寫出應對方法,一如往日。
小太子抿著唇,他看了看姬恪蒼白的面容,沉靜的眼眸,原本那點高興全都被拋之腦後,只余擔憂。
姬恪去玉城的這段時間,他聽鄭皇后說了姬恪的身世,心中一面是愧疚,另一面卻是慌亂。
他害怕,怕姬恪會就此一走了之,可姬恪的痛苦都源於他的親人,是他們把他變成這樣的。
按姬恪的才學,他本可以在前朝有一番大作為,卻在宮裡為奴為婢十幾年,他又要如何補償呢?
「……殿下?」
姬恪喚回他的思緒,隨後把手中的文書都交於他。
「這是此次戰役的所有材料,奴才都整理好了。」
細雪簇簇,陽光已由檐下慢慢爬到了窗台,雪地上亮著的暖光正投到御書房裡,將這裡照得更加明亮。
小太子把資料都放回案牘,姬恪輕咳幾聲後起身走到了窗前,他抬手點在那斜入的陽光上,輕聲問道。
「殿下這幾月政務處理得如何?」
小太子看著他清瘦的背影,訥訥回答:「尚可,有母后幫著孤,還算順利。」
「那便好。」他似乎還是在和他聊天。
姬恪在他印象中一直是這般消瘦,甚至在這兩年還有種風一吹就能把他吹走的錯覺。
但就是這樣清瘦的人為他撐起了一片天地,就是這樣病弱的人一直站在他的身前,為他遮風擋雨。
他也曾想過姬恪或許很累,但也只是想想,站在他身後的自己永遠不會往前踏出一步去分擔些什麼。
他很自私,他和他父皇沒有兩樣。
可姬恪教過他很多次,為君者,胸懷須得寬大,海納百川才能盤活一片死水。
他還未能做到。
姬恪轉身看他,朗日在後,光暈勾著他孤高清瘦的身影,照著那永遠穿得整齊的宮服,他的眸子背光時也煜煜生輝。
這就是姬恪。
無論他是奴才還是貴子,他心中永遠都有自己的一桿稱,以自己的天平去衡量這個世界,不被外物所擾。
他們本該是世仇,可姬恪從不認可父債子償的說法,是他們把他的脊樑打彎,他也從沒抱怨。
他以自己的天平去衡量所有人、審視所有人,一旦天平傾向對方,他便毫不猶豫地把鎖鏈都系在自己身上,背負起他的責任。
兩人對視著,都沒有說話。
小太子固執地仰頭看他,眼睛被陽光刺出淚水,模糊了他的身影。
朦朧間,姬恪撩開袍子,行了一個完整的宮禮,他跪在地上,額頭貼到手背,看似跪拜,口中的話卻依舊平靜,不卑不亢。
「此次出征便是最後一次。姬恪這麼多年的所作所為,應當夠還命恩,還請殿下容奴才自私一次,放奴才離宮。」
姬恪一直是他的風向標,是他的指路燈,他從沒想過這樣的人有朝一日會離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