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陛下是知道了那件事?」蘇閣老飲下一口茶,順手撫過自己花白的鬍鬚,直言道。
興隆帝嗤笑一聲,「蘇閣老覺得,朕該知道哪一樁事?」
「那事當年也就先帝與老朽知曉,倒不知陛下是從何處得知?」蘇閣老捂著胸口,淺咳兩聲,「世人都以為當年淄縣縣令之妻貪圖富貴為了攀上先帝謀害了自家夫君。」
「是啊,世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所有人都厭棄她,最後她失了寵愛,趴在冷宮求不來任何一個人的憐憫。蘇閣老啊,您權勢滔天謀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可你卻連死的體面也不給她。」興隆帝眼眶泛紅,聲嘶力竭。
興隆帝的母妃原是淄縣縣令的妻子,當年先帝還是太子之時微服出巡巧遇佳人,隨即見色起意,欲將佳人強掠回宮,誰知佳人竟寧死不屈。
那時的先帝尚且稚嫩,自己頭一遭喜歡上的人,怎可能輕易放手?
強掠不成,於是乾脆待在淄縣不走了,眼看著著這事就要敗露。蘇澤安一身榮辱皆繫於先帝,對於這事自不能袖手旁觀。
他用計逮捕了淄縣縣令,而後威脅興隆帝的母妃就範。在先帝順利將人帶走之後更是為了滅口,狠心地將縣令一家幾十口人全數殺害。
興隆帝的母妃也曾得寵過幾年,先帝後來順利繼位,慢慢的後宮充盈起來,他便見不慣那從來冷言冷語的美人,以至於最後將人廢去了冷宮。
因著有那攀龍附鳳的名聲,一朝失勢便是牆倒眾人推,宮女太監都能踩上一腳,最終是病死在了冷宮。
在興隆帝的記憶里一直徘徊著那樣一幕。
濃重的天幕灑下漫天的大雨,電閃雷鳴間,他的母妃在冷宮的長道上爬行,一頭青絲雜亂覆在面容之上,破舊的華服拖過低洼的水坑,被污泥浸濕逐漸變得厚重。
電光一閃,乍見那血色全無的絕色面容,她緊咬著嘴唇仍在拼盡全力地向前爬去。路遇過太監一腳將她踹翻,也巧見宮女,譏諷幾句捂著嘴幾步退開。
幼時的興隆帝光著腳丫追去,萬念俱灰的女人緊緊將她攬在懷中,「娃娃,你還沒長大,娘不想死……」
那是母妃第一次抱他。她總是在他冷得發抖時,隨手丟給他一張薄毯;也在他飢餓難耐時,剩下半塊冷硬的饅頭。
他其實知道,母妃很早就想隨先夫而去,最初是因著先帝以家人性命相迫,後來則是因為他。母妃恨極了他,卻也狠不下心讓他早夭。一直到了最後,他才享了兩天母親的溫情,卻只是曇花一現。
「轟隆」,驚雷再起,母妃面容埋在水窪之中再沒了生息。
他呆呆坐著,直到天光大亮,旭日東升。霞光普照之下,四周有了些暖意,可他絲毫未覺。等了許久,終於見了人,他們卻只將他的母妃拖走,他想著要追去,到底也趕不及那些冷心的大人。
後來興隆帝繼位之時方才得知,當年母妃逝世,先帝念著年少情分是想追諡她的,是蘇澤安將先帝攔了下來,只說他人之婦不可入祖宗宗廟。
興隆帝如何能不恨蘇澤安?
他自幼不知愛恨情仇,不明是非道理,他只會由著自己好惡肆意妄為,不是他心腸有多壞,只是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該如何做正確的事。
少時的江靖遙,是第一回讓他感受溫暖的人;後來的元川,才讓他漸漸學會了做個人。
歸根究底,都是先帝與蘇澤安的罪。
「那是老朽此生唯一昧心的事,淄縣縣令全家四十七口,是老朽親自看著斬殺殆盡的。陛下的母妃,是老朽親手捆縛送上了先帝的車駕。」蘇澤安無顏面對興隆帝,垂首低語,「當年先帝雖為正統,做了儲君,可卻不受寵愛。先祖是想讓寵妃之子繼位的。而您的母妃便是那位皇子的計謀,他想用您的母妃算計先帝。」蘇澤安繼續咳了好幾聲,「江山社稷,宗族禮法,身為臣子為正統盡心,老朽無悔。」
不可否認,為君做賢臣,護江山匡社稷,蘇澤安配得上忠臣名士的讚譽。但那些君權下可憐的人,又有誰來替他們喊一句冤,正一次名?
「他只是一個弱女子,本該夫妻和睦,安穩一生的。蘇閣老……」興隆帝惱怒地將茶盞擲於地面,目眥欲裂地拎起蘇閣老的前襟,右章上運足了內力。
靳遙怕興隆帝真的對蘇閣老下了殺手,是以在茶盞墜地之聲響起之時便推開楚衛奔赴而來,此刻恰好推門。
「陛下息怒。」她上前攥住興隆帝的手,小心翼翼地開口,「別這樣。」
蘇閣老閉了閉眼,適時艱難張嘴,「陛下,有朝一日,臣自會以死謝罪。還請陛下容臣多活幾日。」
「好,朕等著你自戕謝罪那一天。」興隆帝鬆開蘇閣老,手上余勁掃過,四周座椅盡數坍塌碎裂,可以想像,這一掌若是落在蘇閣老身上,他早便沒了活路。
興隆帝並未再與蘇閣老糾纏,只下了諭旨,革了他的官職。他知道江山百姓在蘇閣老心中的分量,讓一人死很容易,若讓人生不如死便得要他活得好好的。
今日一場風波,蘇閣老革職,蘇恆下獄,歷經此事這告密之風更是盛行。
余後半月里,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被相互揭發了一遍。世家之間更是藉此相互傾軋,今日你折損了一名侍郎,來日我必牽連你一位尚書。
興隆帝對此十分樂見,自不會心慈手軟,有時甚至不論真偽便將人處置了。一時間,楚都可謂血流成河。
興隆帝嗤笑一聲,「蘇閣老覺得,朕該知道哪一樁事?」
「那事當年也就先帝與老朽知曉,倒不知陛下是從何處得知?」蘇閣老捂著胸口,淺咳兩聲,「世人都以為當年淄縣縣令之妻貪圖富貴為了攀上先帝謀害了自家夫君。」
「是啊,世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所有人都厭棄她,最後她失了寵愛,趴在冷宮求不來任何一個人的憐憫。蘇閣老啊,您權勢滔天謀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可你卻連死的體面也不給她。」興隆帝眼眶泛紅,聲嘶力竭。
興隆帝的母妃原是淄縣縣令的妻子,當年先帝還是太子之時微服出巡巧遇佳人,隨即見色起意,欲將佳人強掠回宮,誰知佳人竟寧死不屈。
那時的先帝尚且稚嫩,自己頭一遭喜歡上的人,怎可能輕易放手?
強掠不成,於是乾脆待在淄縣不走了,眼看著著這事就要敗露。蘇澤安一身榮辱皆繫於先帝,對於這事自不能袖手旁觀。
他用計逮捕了淄縣縣令,而後威脅興隆帝的母妃就範。在先帝順利將人帶走之後更是為了滅口,狠心地將縣令一家幾十口人全數殺害。
興隆帝的母妃也曾得寵過幾年,先帝後來順利繼位,慢慢的後宮充盈起來,他便見不慣那從來冷言冷語的美人,以至於最後將人廢去了冷宮。
因著有那攀龍附鳳的名聲,一朝失勢便是牆倒眾人推,宮女太監都能踩上一腳,最終是病死在了冷宮。
在興隆帝的記憶里一直徘徊著那樣一幕。
濃重的天幕灑下漫天的大雨,電閃雷鳴間,他的母妃在冷宮的長道上爬行,一頭青絲雜亂覆在面容之上,破舊的華服拖過低洼的水坑,被污泥浸濕逐漸變得厚重。
電光一閃,乍見那血色全無的絕色面容,她緊咬著嘴唇仍在拼盡全力地向前爬去。路遇過太監一腳將她踹翻,也巧見宮女,譏諷幾句捂著嘴幾步退開。
幼時的興隆帝光著腳丫追去,萬念俱灰的女人緊緊將她攬在懷中,「娃娃,你還沒長大,娘不想死……」
那是母妃第一次抱他。她總是在他冷得發抖時,隨手丟給他一張薄毯;也在他飢餓難耐時,剩下半塊冷硬的饅頭。
他其實知道,母妃很早就想隨先夫而去,最初是因著先帝以家人性命相迫,後來則是因為他。母妃恨極了他,卻也狠不下心讓他早夭。一直到了最後,他才享了兩天母親的溫情,卻只是曇花一現。
「轟隆」,驚雷再起,母妃面容埋在水窪之中再沒了生息。
他呆呆坐著,直到天光大亮,旭日東升。霞光普照之下,四周有了些暖意,可他絲毫未覺。等了許久,終於見了人,他們卻只將他的母妃拖走,他想著要追去,到底也趕不及那些冷心的大人。
後來興隆帝繼位之時方才得知,當年母妃逝世,先帝念著年少情分是想追諡她的,是蘇澤安將先帝攔了下來,只說他人之婦不可入祖宗宗廟。
興隆帝如何能不恨蘇澤安?
他自幼不知愛恨情仇,不明是非道理,他只會由著自己好惡肆意妄為,不是他心腸有多壞,只是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該如何做正確的事。
少時的江靖遙,是第一回讓他感受溫暖的人;後來的元川,才讓他漸漸學會了做個人。
歸根究底,都是先帝與蘇澤安的罪。
「那是老朽此生唯一昧心的事,淄縣縣令全家四十七口,是老朽親自看著斬殺殆盡的。陛下的母妃,是老朽親手捆縛送上了先帝的車駕。」蘇澤安無顏面對興隆帝,垂首低語,「當年先帝雖為正統,做了儲君,可卻不受寵愛。先祖是想讓寵妃之子繼位的。而您的母妃便是那位皇子的計謀,他想用您的母妃算計先帝。」蘇澤安繼續咳了好幾聲,「江山社稷,宗族禮法,身為臣子為正統盡心,老朽無悔。」
不可否認,為君做賢臣,護江山匡社稷,蘇澤安配得上忠臣名士的讚譽。但那些君權下可憐的人,又有誰來替他們喊一句冤,正一次名?
「他只是一個弱女子,本該夫妻和睦,安穩一生的。蘇閣老……」興隆帝惱怒地將茶盞擲於地面,目眥欲裂地拎起蘇閣老的前襟,右章上運足了內力。
靳遙怕興隆帝真的對蘇閣老下了殺手,是以在茶盞墜地之聲響起之時便推開楚衛奔赴而來,此刻恰好推門。
「陛下息怒。」她上前攥住興隆帝的手,小心翼翼地開口,「別這樣。」
蘇閣老閉了閉眼,適時艱難張嘴,「陛下,有朝一日,臣自會以死謝罪。還請陛下容臣多活幾日。」
「好,朕等著你自戕謝罪那一天。」興隆帝鬆開蘇閣老,手上余勁掃過,四周座椅盡數坍塌碎裂,可以想像,這一掌若是落在蘇閣老身上,他早便沒了活路。
興隆帝並未再與蘇閣老糾纏,只下了諭旨,革了他的官職。他知道江山百姓在蘇閣老心中的分量,讓一人死很容易,若讓人生不如死便得要他活得好好的。
今日一場風波,蘇閣老革職,蘇恆下獄,歷經此事這告密之風更是盛行。
余後半月里,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被相互揭發了一遍。世家之間更是藉此相互傾軋,今日你折損了一名侍郎,來日我必牽連你一位尚書。
興隆帝對此十分樂見,自不會心慈手軟,有時甚至不論真偽便將人處置了。一時間,楚都可謂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