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是。」婁況言語肅然,彎腰叩頭,恭送靳遙離開。
另一邊,宮宴已至尾聲,興隆帝與寧安王並排踏出凝輝殿沿著昏黃的宮道緩步而行。
因在冬夜,到了此時外頭隱隱有了些霧氣,興隆帝攏了攏身上的披風,腳步快了幾分。
寧安王察覺後亦抬步跟從。
楚都西面,外城邊上的街道此時才將熱鬧起來。嫣紅的燈籠高高掛著,雜亂的樂聲混入耳畔,各色女子正倚欄嬌笑。
興隆帝與寧安王順著暗地裡的小巷到了一處院子,那院落處於腌臢之地卻格外清雅,湊近些門前兩叢寒梅迸發出陣陣清香,平添幾分傲然。
寧安王衝著興隆帝眨了眨眼,「川叔在此地?」
「非也。」興隆帝上前輕叩門扉,「先陪我小酌幾杯。」
寧安王有些疑惑,卻並未反駁。
兩人進得院內,一女子已在廊下垂首恭候。
「金屋藏嬌?」寧安王取下背上的大刀,隨手倚在柱身上。
「去你的,這店家的酒不錯,邀你來嘗嘗。」
寧安王順勢打量周遭,只見院裡零星布置了幾處桌椅,各有不同,且造景別致,確是一營生之地。
興隆帝帶著他在一株紅梅旁落座,紅木桌椅上飄零著數瓣梅花,瞧著有些喜人。
寧安王隨手揮過,梅瓣順風飄散,「李悅然怎的突然回來了?」
興隆帝示意店家上酒,繼而開口,「阿遙前些日子病重,川叔讓他回來的。」
「今日宮宴也不見川叔,怎麼回事?」寧安王輕蹙眉頭,顯然頗為憂心。
興隆帝隨即將元川、李悅然還有楚衛三人的事仔細向寧安王解釋過一遍。
「幾日前羽衛探得川叔隨李悅然在此處飲酒,而後便不見蹤跡。」興隆帝倒是不急,以元川的身手,還不至於有什麼危險。
「我再命人查一查。」寧安王有些不安地道。
正說著,店家已將酒水端來,誰也不曾瞧見,店家眼裡因著這寧安王閃過幾絲驚訝。
這店在此花街柳巷開了不久,似乎就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店家一直戴著面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她也不會開口攬客,只在客人落座後默然呈上酒水。
這酒水亦是特別,每日供應皆有不同,全看店家自己的心意,有時是女兒紅、有時是青梅酒、有時是燒刀子、有時甚至是隔年雪水或清晨甘露。
今夜這酒,是豫北邊境最烈的高粱酒,邊疆戰士最愛的這一口。
寧安王端起眼前的粗碗豪飲一口,酒水熱烈地順著咽喉滑下,直讓他心頭一熱,憋紅了眼。「好酒。」
興隆帝見此亦淺飲一口,他不懂這酒有何不同,在他嘴裡只是比尋常的高粱酒烈了幾分。
三碗酒下肚,寧安王有些飄飄然,「楚珩,你那寵妃不簡單。」
興隆帝只喝過最初那一口便再沒動那酒碗,「我知道。」
「也是,反正你也只想將這楚國敗了了事。」寧安王似乎更醉了,面龐貼著桌面慢慢閉了眼,隨風而落的花瓣點綴在他粗陋的短打上。
興隆帝召來羽衛,吩咐他們將人送回楚都的寧安王府,隨後踏著夜色回了皇城。
他倒沒再去常曦殿,天色已晚,興隆帝不願讓寒霜侵染那處溫暖地界。
踱步而歸,他獨自坐在正寧殿前的玉階之上任冰涼的夜風侵襲,他第一次有些急切,想要快些將這江山耗盡,而後帶著心上的姑娘歸隱山川。
他沒有去想過靳遙會否恨他,興許也想過,在靳遙身處別宮的三月里。那時興隆帝每日以酒水麻痹自身,怯懦地不敢去正視。
直到他請求靳遙回宮,她也親口答應之後,興隆帝便將這一切壓於心底再不敢提及。他以此安慰自己,他的姑娘不曾拒絕,或許心裡是不記恨他的。
因此他得儘快將一切處置好,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待她。
平素興隆帝只把這江山當做玩物,打發枯燥的歲月,如今尋到了自己最珍視的人,自是要以她為重。
現下的三大世家是大楚最後的支撐,興隆帝本打算讓他們內耗而亡,畢竟他們之間的權力傾軋還未擺到明面上。
當然,如此行事的弊端便是耗時過長,還有,當日他下旨讓靳家掌管長明渠日後的經營其餘兩家也並未反對。這其間是否還有他不知道的糾葛?他一開始的計劃怕是早就難以施行了。
忽地,興隆帝目光凌厲地穿透寒霧,一團黑色的人影疾步現身,而後單膝跪於玉階之下,「陛下,屬下查到了。工部尚書私底下與陳家、趙家似乎是約定了什麼,所以其餘兩家並未對靳家經營長明渠碼頭表現出不滿。」
「約定了什麼?」興隆帝修長的兩指輕觸下頜,「朕當時故意將阿遙拘在別宮了,莫非,在此之前她便料到了……」
「陛下,還有一樁事,趙家欲向陳家聯姻,求娶陳家嫡孫女陳婉。若是兩家再度聯姻,世家便更不好破了。」楚衛也不住開始緊張起來。
靳遙之母乃是陳家嫡系三房長女,陳家與靳家已是關係匪淺,若這趙家再與陳家結親,三大世家之間的關係只會更加牢不可破。
「無妨。陳家嫡孫女?這事朕會處置。」興隆帝疲憊地衝著楚衛擺了擺手,楚衛識趣地退下。
正寧殿再次歸於寧靜,興隆帝依舊沒有入殿安寢的意思,如今他離了靳遙實在難以入眠,還不如就在此坐著,好好謀劃如何將一切迅速瓦解。
另一邊,宮宴已至尾聲,興隆帝與寧安王並排踏出凝輝殿沿著昏黃的宮道緩步而行。
因在冬夜,到了此時外頭隱隱有了些霧氣,興隆帝攏了攏身上的披風,腳步快了幾分。
寧安王察覺後亦抬步跟從。
楚都西面,外城邊上的街道此時才將熱鬧起來。嫣紅的燈籠高高掛著,雜亂的樂聲混入耳畔,各色女子正倚欄嬌笑。
興隆帝與寧安王順著暗地裡的小巷到了一處院子,那院落處於腌臢之地卻格外清雅,湊近些門前兩叢寒梅迸發出陣陣清香,平添幾分傲然。
寧安王衝著興隆帝眨了眨眼,「川叔在此地?」
「非也。」興隆帝上前輕叩門扉,「先陪我小酌幾杯。」
寧安王有些疑惑,卻並未反駁。
兩人進得院內,一女子已在廊下垂首恭候。
「金屋藏嬌?」寧安王取下背上的大刀,隨手倚在柱身上。
「去你的,這店家的酒不錯,邀你來嘗嘗。」
寧安王順勢打量周遭,只見院裡零星布置了幾處桌椅,各有不同,且造景別致,確是一營生之地。
興隆帝帶著他在一株紅梅旁落座,紅木桌椅上飄零著數瓣梅花,瞧著有些喜人。
寧安王隨手揮過,梅瓣順風飄散,「李悅然怎的突然回來了?」
興隆帝示意店家上酒,繼而開口,「阿遙前些日子病重,川叔讓他回來的。」
「今日宮宴也不見川叔,怎麼回事?」寧安王輕蹙眉頭,顯然頗為憂心。
興隆帝隨即將元川、李悅然還有楚衛三人的事仔細向寧安王解釋過一遍。
「幾日前羽衛探得川叔隨李悅然在此處飲酒,而後便不見蹤跡。」興隆帝倒是不急,以元川的身手,還不至於有什麼危險。
「我再命人查一查。」寧安王有些不安地道。
正說著,店家已將酒水端來,誰也不曾瞧見,店家眼裡因著這寧安王閃過幾絲驚訝。
這店在此花街柳巷開了不久,似乎就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店家一直戴著面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她也不會開口攬客,只在客人落座後默然呈上酒水。
這酒水亦是特別,每日供應皆有不同,全看店家自己的心意,有時是女兒紅、有時是青梅酒、有時是燒刀子、有時甚至是隔年雪水或清晨甘露。
今夜這酒,是豫北邊境最烈的高粱酒,邊疆戰士最愛的這一口。
寧安王端起眼前的粗碗豪飲一口,酒水熱烈地順著咽喉滑下,直讓他心頭一熱,憋紅了眼。「好酒。」
興隆帝見此亦淺飲一口,他不懂這酒有何不同,在他嘴裡只是比尋常的高粱酒烈了幾分。
三碗酒下肚,寧安王有些飄飄然,「楚珩,你那寵妃不簡單。」
興隆帝只喝過最初那一口便再沒動那酒碗,「我知道。」
「也是,反正你也只想將這楚國敗了了事。」寧安王似乎更醉了,面龐貼著桌面慢慢閉了眼,隨風而落的花瓣點綴在他粗陋的短打上。
興隆帝召來羽衛,吩咐他們將人送回楚都的寧安王府,隨後踏著夜色回了皇城。
他倒沒再去常曦殿,天色已晚,興隆帝不願讓寒霜侵染那處溫暖地界。
踱步而歸,他獨自坐在正寧殿前的玉階之上任冰涼的夜風侵襲,他第一次有些急切,想要快些將這江山耗盡,而後帶著心上的姑娘歸隱山川。
他沒有去想過靳遙會否恨他,興許也想過,在靳遙身處別宮的三月里。那時興隆帝每日以酒水麻痹自身,怯懦地不敢去正視。
直到他請求靳遙回宮,她也親口答應之後,興隆帝便將這一切壓於心底再不敢提及。他以此安慰自己,他的姑娘不曾拒絕,或許心裡是不記恨他的。
因此他得儘快將一切處置好,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待她。
平素興隆帝只把這江山當做玩物,打發枯燥的歲月,如今尋到了自己最珍視的人,自是要以她為重。
現下的三大世家是大楚最後的支撐,興隆帝本打算讓他們內耗而亡,畢竟他們之間的權力傾軋還未擺到明面上。
當然,如此行事的弊端便是耗時過長,還有,當日他下旨讓靳家掌管長明渠日後的經營其餘兩家也並未反對。這其間是否還有他不知道的糾葛?他一開始的計劃怕是早就難以施行了。
忽地,興隆帝目光凌厲地穿透寒霧,一團黑色的人影疾步現身,而後單膝跪於玉階之下,「陛下,屬下查到了。工部尚書私底下與陳家、趙家似乎是約定了什麼,所以其餘兩家並未對靳家經營長明渠碼頭表現出不滿。」
「約定了什麼?」興隆帝修長的兩指輕觸下頜,「朕當時故意將阿遙拘在別宮了,莫非,在此之前她便料到了……」
「陛下,還有一樁事,趙家欲向陳家聯姻,求娶陳家嫡孫女陳婉。若是兩家再度聯姻,世家便更不好破了。」楚衛也不住開始緊張起來。
靳遙之母乃是陳家嫡系三房長女,陳家與靳家已是關係匪淺,若這趙家再與陳家結親,三大世家之間的關係只會更加牢不可破。
「無妨。陳家嫡孫女?這事朕會處置。」興隆帝疲憊地衝著楚衛擺了擺手,楚衛識趣地退下。
正寧殿再次歸於寧靜,興隆帝依舊沒有入殿安寢的意思,如今他離了靳遙實在難以入眠,還不如就在此坐著,好好謀劃如何將一切迅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