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娘親沒事。過幾日便能下地陪小寶玩了。」
小寶聽了這話終於放下了心,貼著靳遙開始撒嬌,「小寶很想您……」嘴上嘟囔著,卻是漸漸閉上了眼,不多時便睡熟了。
元川上前將小寶抱起,解釋道:「娃娃記掛著您,近日睡得不好。」
靳遙不禁莞爾,向元川招了招手,「讓他歇在這便是,離了熟悉的地方,小寶怕是不習慣。有我陪著也讓他好好睡一覺。」
「是,如此也好。」元川應過聲,轉頭將娃娃放在了窗前的軟塌上,拿厚褥子將小寶捂了個嚴實。
他可不敢將小寶放在靳遙的榻上,他家陛下的心思他最懂,若是見著了說不定又想將娃娃扔了了事。
「這是?」靳遙看向元川,十分不解。
「娘娘莫怪,陛下不大喜歡小寶。」元川心虛得很,興隆帝何止是不大喜歡,只怕心裡就想著將人丟回別院才算。
「我知道了。勞煩公公將我那婢子喚來。」
「是,奴才遵命。」元川垂首退去。
靳遙斜倚身子,將沉沉目光投向窗外。金釗來時恰見光束將靳遙籠罩,為其添上幾抹暖意。
「主子。」
靳遙順著聲音來處看去,金釗頂著了無的面容冷清地立在內殿堂中。
「傻姑娘,笑一笑啊,你這模樣哪像你家門主。」靳遙擺了擺頭,不由得笑道。
金釗捏著裙擺彆扭上前,「主子恕罪,屬……奴婢,還不太習慣這些。」
「無礙,昏君即便知道也不會戳穿的。」靳遙安撫過金釗,繼續道,「我此番病重你是如何救治的?」
「用了門主留下的藥。」金釗說著自懷中掏出青玉瓷瓶遞給靳遙。
靳遙伸手接過,順著瓶身摩挲過一遍,而後高聲道:「念珠斷了,斷在小院至東臨閣的路上,你若身子好些便去替我尋一尋。」
嘴上說是尋念珠,手裡卻將一份密信塞進了金釗袖中。
「奴婢遵命。」
金釗頷首退去,回了自己屋裡方才謹慎掏出那頁紙張。信上沒說旁的,只讓她回別宮尋一尋婁況的蹤跡,順便探一探北狄的戰況。
在小院的三月,靳遙無人可用,且興隆帝派了不少人看管別宮,她難以查到關於戰事的消息索性便一心同婁況琢磨機括和與小寶玩鬧。
後來又因著雪災消息更是閉塞,關於合關一役便更難聽到風聲。如今回了皇城,守在她四周的暗衛反而少了許多,這時行事正適宜。
按理說,冬日來時,北狄便會退兵。只是朝廷的始終動向不明,一副全然被蒙在鼓裡的模樣,都城百姓甚至不知有此戰事。靳遙猜想,會否興隆帝故意將此戰事隱瞞了下來,若真是如此,他又打的什麼算盤?
這其中齟齬,靳遙探尋良久也沒能明白。如今只能寄希望於金釗能夠查得一星半點。
靳遙吩咐金釗去辦事後,自己則迷迷糊糊再次睡去。當她醒來,窗邊榻上已無小寶的蹤跡,寢殿燈燭未明,周遭俱是昏暗。
她竭力起身順著牆角摸向殿門,隱隱約約聽到殿外廊下似有對話之聲。
透過門縫向外窺去,燭火之下,兩道身影綽綽立於殿前。端看背影靳遙便知其中一人是興隆帝,另有一人卻是她從未見過的。
兩人在她靠近之時便已察覺,倏然停下了談論之語。靳遙也不避諱,伸手推開殿門,側頭直愣愣地打量那陌生的男子。
興隆帝身前之人,青藍長衫,劍眉星目,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陛下。這位是?」靳遙貼向興隆帝,啞聲詢問。
興隆帝對於靳遙下意識的依賴頗為受用,體貼地解下披風包裹住靳遙,「這位是我大楚國師。」
「國師?」靳遙心中一頓,這國師非遇大事是不會輕易現身的,此番而來所為何事?
「嬈妃娘娘。」國師掛上笑意微微點頭以示尊敬,緩步靠近靳遙,「娘娘先回殿內,外頭寒涼,您不宜久處。」
靳遙抬眼看向興隆帝,興隆帝則是與國師對視一眼隨即彎腰抱上美人轉身進殿,國師跟著閉門而來。
這大楚國師姓李名悅然,尚在不惑之年,是先帝在時親自冊封的國師。自古以來,大楚從未有過國師一職,這李悅然能得先帝重用全是因著他所煉製之藥替先帝續了幾月性命。
不過,今日看來,興隆帝與李悅然的關係也是不同尋常,會否當年先帝突然離世其中就有這李悅然的手筆?要不然,這續命之藥也太過名不副實。
當然這一切只是靳遙暗自猜測,此刻她要做的,便是看看這神出鬼沒的國師大人到底為何而來。
靳遙被興隆帝再次安置在榻上,李悅然也不多言,垂目捏過靳遙手腕,摸上她的脈搏。
殿中一時靜謐,良久後,李悅然面露驚懼側首看向興隆帝,「陛下,您給娘娘用過什麼藥?」
「什麼藥?」興隆帝頗為擔憂,「可是阿遙有什麼不好?」
李悅然擺了擺手,「非也。這藥卻是救了娘娘一命,是以臣想知道,陛下是從哪處尋來了那藥?」
興隆帝尚在迷惑,靳遙心裡已有計較,這李悅然怕是探出了了無的救命藥丸。
「一向是阿遙的婢子貼身照料,朕也不知內情。」
「陛下可否將那人喚來,臣有些事想問一問。」李悅然顯然是有些急了,也不顧什麼禮節,直直盯著興隆帝懇切道。
小寶聽了這話終於放下了心,貼著靳遙開始撒嬌,「小寶很想您……」嘴上嘟囔著,卻是漸漸閉上了眼,不多時便睡熟了。
元川上前將小寶抱起,解釋道:「娃娃記掛著您,近日睡得不好。」
靳遙不禁莞爾,向元川招了招手,「讓他歇在這便是,離了熟悉的地方,小寶怕是不習慣。有我陪著也讓他好好睡一覺。」
「是,如此也好。」元川應過聲,轉頭將娃娃放在了窗前的軟塌上,拿厚褥子將小寶捂了個嚴實。
他可不敢將小寶放在靳遙的榻上,他家陛下的心思他最懂,若是見著了說不定又想將娃娃扔了了事。
「這是?」靳遙看向元川,十分不解。
「娘娘莫怪,陛下不大喜歡小寶。」元川心虛得很,興隆帝何止是不大喜歡,只怕心裡就想著將人丟回別院才算。
「我知道了。勞煩公公將我那婢子喚來。」
「是,奴才遵命。」元川垂首退去。
靳遙斜倚身子,將沉沉目光投向窗外。金釗來時恰見光束將靳遙籠罩,為其添上幾抹暖意。
「主子。」
靳遙順著聲音來處看去,金釗頂著了無的面容冷清地立在內殿堂中。
「傻姑娘,笑一笑啊,你這模樣哪像你家門主。」靳遙擺了擺頭,不由得笑道。
金釗捏著裙擺彆扭上前,「主子恕罪,屬……奴婢,還不太習慣這些。」
「無礙,昏君即便知道也不會戳穿的。」靳遙安撫過金釗,繼續道,「我此番病重你是如何救治的?」
「用了門主留下的藥。」金釗說著自懷中掏出青玉瓷瓶遞給靳遙。
靳遙伸手接過,順著瓶身摩挲過一遍,而後高聲道:「念珠斷了,斷在小院至東臨閣的路上,你若身子好些便去替我尋一尋。」
嘴上說是尋念珠,手裡卻將一份密信塞進了金釗袖中。
「奴婢遵命。」
金釗頷首退去,回了自己屋裡方才謹慎掏出那頁紙張。信上沒說旁的,只讓她回別宮尋一尋婁況的蹤跡,順便探一探北狄的戰況。
在小院的三月,靳遙無人可用,且興隆帝派了不少人看管別宮,她難以查到關於戰事的消息索性便一心同婁況琢磨機括和與小寶玩鬧。
後來又因著雪災消息更是閉塞,關於合關一役便更難聽到風聲。如今回了皇城,守在她四周的暗衛反而少了許多,這時行事正適宜。
按理說,冬日來時,北狄便會退兵。只是朝廷的始終動向不明,一副全然被蒙在鼓裡的模樣,都城百姓甚至不知有此戰事。靳遙猜想,會否興隆帝故意將此戰事隱瞞了下來,若真是如此,他又打的什麼算盤?
這其中齟齬,靳遙探尋良久也沒能明白。如今只能寄希望於金釗能夠查得一星半點。
靳遙吩咐金釗去辦事後,自己則迷迷糊糊再次睡去。當她醒來,窗邊榻上已無小寶的蹤跡,寢殿燈燭未明,周遭俱是昏暗。
她竭力起身順著牆角摸向殿門,隱隱約約聽到殿外廊下似有對話之聲。
透過門縫向外窺去,燭火之下,兩道身影綽綽立於殿前。端看背影靳遙便知其中一人是興隆帝,另有一人卻是她從未見過的。
兩人在她靠近之時便已察覺,倏然停下了談論之語。靳遙也不避諱,伸手推開殿門,側頭直愣愣地打量那陌生的男子。
興隆帝身前之人,青藍長衫,劍眉星目,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陛下。這位是?」靳遙貼向興隆帝,啞聲詢問。
興隆帝對於靳遙下意識的依賴頗為受用,體貼地解下披風包裹住靳遙,「這位是我大楚國師。」
「國師?」靳遙心中一頓,這國師非遇大事是不會輕易現身的,此番而來所為何事?
「嬈妃娘娘。」國師掛上笑意微微點頭以示尊敬,緩步靠近靳遙,「娘娘先回殿內,外頭寒涼,您不宜久處。」
靳遙抬眼看向興隆帝,興隆帝則是與國師對視一眼隨即彎腰抱上美人轉身進殿,國師跟著閉門而來。
這大楚國師姓李名悅然,尚在不惑之年,是先帝在時親自冊封的國師。自古以來,大楚從未有過國師一職,這李悅然能得先帝重用全是因著他所煉製之藥替先帝續了幾月性命。
不過,今日看來,興隆帝與李悅然的關係也是不同尋常,會否當年先帝突然離世其中就有這李悅然的手筆?要不然,這續命之藥也太過名不副實。
當然這一切只是靳遙暗自猜測,此刻她要做的,便是看看這神出鬼沒的國師大人到底為何而來。
靳遙被興隆帝再次安置在榻上,李悅然也不多言,垂目捏過靳遙手腕,摸上她的脈搏。
殿中一時靜謐,良久後,李悅然面露驚懼側首看向興隆帝,「陛下,您給娘娘用過什麼藥?」
「什麼藥?」興隆帝頗為擔憂,「可是阿遙有什麼不好?」
李悅然擺了擺手,「非也。這藥卻是救了娘娘一命,是以臣想知道,陛下是從哪處尋來了那藥?」
興隆帝尚在迷惑,靳遙心裡已有計較,這李悅然怕是探出了了無的救命藥丸。
「一向是阿遙的婢子貼身照料,朕也不知內情。」
「陛下可否將那人喚來,臣有些事想問一問。」李悅然顯然是有些急了,也不顧什麼禮節,直直盯著興隆帝懇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