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確定最合適的劑量,必定要經過反覆試驗。

  也就是說,被秦府抓去府上試毒的人,必定不止趙氏兄弟兩個。

  雲棲原以為秦後多年來頂著一張好人面孔,只在宮中興風作浪,沒成想這毒婦在宮外還欠著許多血債。

  秦後此人真是在不斷刷新著她對人性醜惡的認識。

  這般惡毒殘暴,畜生不如的東西,縱使千刀萬剮也不足以抵消其犯下的罪孽。

  雲棲越想越是憤慨,睡是睡不著了,索性來到書案前,鋪紙研墨,將迄今為止,她所知曉的秦後犯下的罪孽,一條一條羅列下來。

  待困意襲來,筆有些拿不穩了,雲棲才放下筆,吹乾紙上的墨跡,而後將紙折好,小心藏起來。

  且等著,雲棲心道,要不了太久,秦後必定會為她所犯下的罪孽付出代價。

  ……

  稱病近一個月閉門不出的太子,終於重返朝堂。

  皇帝雖然沒說什麼,但再遲鈍的人也看得出,皇帝為此很高興。

  這幾日無論是上早朝,還是早朝後在勤政殿議事,皇帝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連關於嶺南水災的奏報都聽得漫不經心,目光總是盯著太子。

  是誰說陛下與太子父子離心,陛下厭棄太子,已生了易儲之心?

  大伙兒可都看出來了,任陛下與太子再多爭執,陛下心裡最疼惜的人終究還是太子。

  在最初的幾日裡,太子對皇帝總是不假辭色,任皇帝如何主動示好,太子都不予回應。

  最近這幾日,太子對皇帝的態度漸漸緩和了不少。

  昨日,在勤政殿議完事後,太子還與皇帝一同用了些茶點。

  皇帝為此欣喜不已,順勢邀太子今日與他共進午膳。

  原以為太子會毫不留情的拒絕,沒成想太子竟然點頭答應了。

  皇帝臉上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今日早朝,皇帝幾乎全程都面帶笑容。

  朝臣們都為此感到十分困惑不解。

  要知道,他們今日所奏就沒有一樁好事,尤其是關於嶺南水災的事。

  嶺南一帶受災最嚴重的渝州,彭州,及茲州三州,又連降數日大雨。

  原本已經得到控制的災情,又徒生變數,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關於嶺南水災又生變數的事,雲棲也聽說了。

  陪太子妃用午膳時,太子妃也說起了這事,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為防患於未然,朝廷已經派出太醫院幾位精幹的太醫趕赴嶺南,一旦有疫病爆發,也好及時擬定出對症的方子。

  卻怕京都城距離嶺南路途迢迢,太醫們趕不及在疫病爆發之前趕到。

  就算太醫們能及時趕到,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想出能夠治癒疫病的藥方也未可知。

  最重要的是,水災之後的疫病,通常蔓延極快,即便有能治癒疫病的法子,病患眾多,人力物力皆有限,許多患病的災民恐怕等不到救命的藥,就會被疫病奪去性命。

  不必親眼去看,光用想的,也知眼下嶺南的災民們,身在怎樣水深火熱的絕望境地。

  太子妃道,她一介女流又幽居深宮,實在無法為那些災民做些什麼,就只能去泰和殿為災民們祈福祝禱,儘儘心意。

  聽太子妃說午後要去泰和殿祈福,雲棲當即表示要與太子妃同行。

  太子妃求之不得,用過午膳後,兩人簡單收拾了一下,換了身顏色素淨的衣裳,便要動身前往泰和殿,臨行前卻忽聞宮人來報,說是鳳儀宮來人了。

  太子妃與皇后一向是表面和睦親近,私下裡卻很少往來。

  皇后忽然派人過來,太子妃不免疑惑。

  而雲棲不僅疑惑,還很警惕。

  事出反常必有妖,皇后一定沒安好心。

  即便明知皇后沒安好心,但也不能將其派來的人拒之門外。

  太子妃只得吩咐,將鳳儀宮的人迎進來。

  皇后派來的人不是生面孔,是與雅若一般常伴皇后左右的宮女雅薈。

  雅薈行至殿中站定,沖太子妃一禮,言簡意賅道:“奴婢奉皇后娘娘之命,召殿下去鳳儀宮一趟。”

  是召而不是請。

  太子妃雖性子和軟,卻不是逆來順受任人揉捏的慫包。

  只見她微微揚起下巴,不甚客氣的問雅薈,不知皇后突然召她過去所為何事。

  若是無關緊要的事,太子妃並不打算去這一趟。

  得此一問,雅薈頓了頓,道:“敢問殿下,北宸宮可有一喚作凝霜的二等宮女。”

  太子妃微微一怔,坦蕩道:“是有這個人。”

  雅薈又接著說:“殿下怕是不知,這個凝霜與七公主身邊的宮女秋露是同鄉,私交甚篤,這二人膽大包天,狼狽為奸,竟裡應外合,偷盜七公主的財物,托內侍監的人出宮變賣。今日被七公主逮了個正著。七公主當即將二人拿下,押送到皇后娘娘跟前,哭求皇后娘娘為其做主,嚴懲兩個刁奴。眼下凝霜與秋露二人暫且被關在暴室待審,皇后娘娘召殿下過去,是念那凝霜是北宸宮的人,想當面與殿下商議商議,究竟該如何處置凝霜才妥當。”

  聽完雅薈的話,太子妃在短暫的驚訝之後,很快就冷靜下來。

  只道要去換身衣裳再去鳳儀宮,便起身朝內室走去。

  臨走前,沖身旁的雲棲打了個眼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