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阿哥回過神來,看著襁褓里皺巴巴的兒子,遞迴給穩婆道:「福晉還好吧?」

  穩婆還是第一次聽見大阿哥問起大福晉,笑著點頭道:「福晉只有些脫力,擦身後喝了點參湯就睡過去了。」

  聞言,大阿哥點點頭,交代穩婆和奶嬤嬤照顧好小阿哥,轉頭就讓侍從去宮裡給皇帝報信。

  皇帝摸著鬍子頗為高興,自己的孫兒又多了一個。

  這邊剛收到大阿哥的喜訊,另一邊三福晉也發動了,報喜的人幾乎是前後腳來的,三福晉也生了個小阿哥。

  皇帝高興壞了,覺得一天得了兩個孫兒,簡直是雙喜臨門,派人分別送去兩個長命鎖,轉身就告訴了皇太后。

  皇太后也十分高興,得知兩個福晉都沒什麼難受,平安順利就生下了孩子,恨不能進佛堂叩謝一回,又道:「都是托皇上洪福,只盼著以後孩子們也順順利利。」

  這年頭的孩子實在太容易夭折了,能平安長大才是真正的福氣。

  皇太后又想起被閉門思過的太子,後院的側福晉也懷上了,算了算也是這陣子就得臨盆,也不知道裡邊怎麼樣,生怕宮人怠慢了。

  太醫請平安脈是沒斷過,穩婆和奶嬤嬤都準備好了,產房也是每天打掃乾淨的。

  皇太后依舊擔心因為太子如今被皇帝勒令思過,這些下人偶有怠慢,還是讓栗嬤嬤去敲打了一番。

  皇帝是知道此事的,只無奈道:「讓皇額娘費心了。」

  皇太后聽後就笑笑道:「皇上管著國家大事,日理萬機,後院這點小事我幫忙分憂怎麼了,不是應該的?都是我的小輩,我也盼著他們都好好的。」

  阿哥們不管明面上或者私底下有沒爭,在皇太后這裡就是她的孫兒罷了。

  皇帝一聽就嘆氣道:「太子明明是朕手把手教導長大的,長大後卻被身邊人教唆而長歪了,越發讓朕失望。」

  這話皇太后不好接,只能道:「總歸是皇上的孩子,會慢慢想明白的。」

  皇帝只能道:「希望如此了。」

  他回到御書房,知道明珠得到密信,全是索額圖這些年來的罪證。

  暗衛私下抄錄了一份送來,皇帝越看越是生氣:「這些都查探過了?」

  聞言,暗衛答道:「是,大部分屬實,唯獨這個虐殺家中奴僕,並沒有找到屍身和人證。」

  仿佛只是謠傳,壓根就沒人知道這個下人怎麼失蹤,人又去了哪裡。

  但其他事是真的,這個下人就無足輕重,皇帝又問道:「知道明珠的密信從哪裡來的嗎?」

  暗衛連忙告罪:「皇上恕罪,對方十分小心,輾轉了幾次,又小心隱藏自己,根本無跡可尋。」

  皇帝沉吟道:「想必對方也不願意暴露身份,該是明珠認識的人,更可能是索額圖身邊的,那就暫且放下吧。」

  不管如何,此人送來的證據是真的,那就沒必要刨根問底,對方遲早會出現:「那就等明珠把證據交給宗人府,這一份就先留下了。」

  皇帝不打算先出手,就等著明珠,看他接下來會怎麼辦。

  得知明珠先去直郡王府找了大阿哥,然而當時大福晉正生孩子,兩人商議一半,大阿哥就被叫走了,算是無疾而終。

  皇帝眯了眯眼,只覺得明珠之前被發落了還是賊心不死,總是要忽悠大阿哥跟太子不對付。

  大阿哥是真的沒腦子,心腸倒是不壞,對明珠這個長輩也是信任有加才會聽他的話。

  只看看這次他究竟是聽明珠的,還是真的能拒絕得了這份誘惑!

  四福晉聽說後,讓廖嬤嬤分別給大福晉和三福晉送去了一對刻著平安的玉牌。

  大福晉坐完月子後,還特意請四福晉和耿奕上門做客。

  耿奕見著大福晉,看她面色紅潤,顯然月子做得不錯。

  還沒看到小阿哥,遠遠就聽見他嘹亮的哭聲,就知道是個身子骨壯實的男孩子。

  大福晉就笑道:「這孩子不怎麼愛哭,但是每次哭起來嗓門特別大,生怕人聽不見一樣。」

  孩子康健,她就比誰都高興。

  丫鬟上了茶點,上的是蓮花糕和奶茶。

  大福晉就道:「我坐月子的時候就聽身邊的丫鬟說外頭酒樓一家家都賣這個奶茶,點的人絡繹不絕,去得晚了還要等好一會才行。」

  客人實在太多,供不應求,羊奶得煮一段時間,放涼了就不好喝,來晚了就要重新煮一鍋,就得等上一會兒了。

  耿奕心想各大酒樓都上了奶茶,九阿哥入股的酒樓賺得就少了,知道後也許在宮裡躲著生悶氣的。

  大福晉轉頭跟四福晉說起話來,沒說幾句,那邊就有嬤嬤過來在大福晉耳邊低語幾句,她就笑著道:「我幾個女兒過來了,給大的兩個請了個女先生,不拘教什麼,上午的時候給她們念念書,下午讓嬤嬤教她們規矩。」

  耿奕想著年紀那么小的姑娘就要開始讀書和學規矩,這果真不容易。

  大阿哥最小的女兒剛會走,走路搖搖晃晃的就是不喜歡被嬤嬤抱著,愣是自己走過來抱住大福晉。

  大福晉就摟著最小的女兒,招呼另外兩個女兒過來見禮。

  耿奕就見紅光忽然出現在大格格的嘴邊,轉了一圈後鑽入她的肚子就不見了。

  不必紅光出現,其實耿奕也看出大福晉的這個大女兒臉色有些泛黃,精神頭不是太好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