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謝兄,再為我吹一曲可好?」
悠揚嗚咽的簫聲一起,四周仿佛霎時間安靜下來,只余這動聽旋律如流水般流淌在周遭,符潼吹簫望遠,心中滿是窅邈寂寥之感,在這一刻,他倍覺孤單。
曾經心心念念傾心之人,如今雖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兩人之間的情怨糾葛如深溝險壑般難以逾越,
先賢曾說「有情而無累」是聖人的境界,自己一介凡體,自是做不到對慕容鴻無視無累。
慕容鴻靜聽蕭音,眸子一黯,心下滿是淒楚之意,卻也不願再在離別時,徒惹阿潼傷悲,他為了救我,傷還沒好呢~
想到此處,展顏一笑,說道:「依依離別,只為日後更好相聚。謝兄,我自在鄴城苦候謝兄的佳音。」
嘴上說的雖然灑脫,實際上也有心若刀絞之感,最後幾個字越說越輕,幾不可聞。
慕容鴻的從人雖然距離二人有些距離,可是符潼內傷未愈,高氏兄弟就守護在一旁,符潼也只是輕輕的碰了碰慕容鴻的手臂,微笑道:「你且歸去,歲末我也將赴京口,安置此次檢籍之後的流民兵戶,到時我會再寫信給你。」
二人默默對視了一會,慕容鴻雖然覺得前路漫漫,道阻且長,但是阿潼待自己是越來越軟和,自己也沒什麼可憂慮的,只要真心相待,他總有一天會明白當日我的苦衷,明了今朝我的執念,原諒於我。
慕容鴻自懷裡掏出一個素麵錦囊,把裡面的東西倒在手中,赫然是那三枚金制古錢,遞向符潼說道:「這個我一直留著,你可想拿回去。」
符潼輕推慕容鴻手腕,只微微搖頭,並不答話。
慕容鴻知他還存心結,也不勉強,把古錢小心的放回錦囊中,貼身收好,笑道:「放在我這裡留個念想也好,總覺得像是你在我懷裡一樣的。」
說完不等符潼發怒,便翻身上馬,對符潼說道:「我在鄴城等你的信,當日我發誓言,絕無反悔之意。今生今世,願附驥尾,助你功成。」
符潼便看著他率隊遠去,痴痴出神,心下也頗覺悵然,直至再也看不見奔馬踏出的灰煙,才同高氏兄弟一同回城。
第62章
烏衣巷東最末的一座宅院,是外戚庾氏府邸,傳承到如今,主人已經是庾琛之孫,庾亮之侄,庾冰之子,徐州太守庾希。
當然,庾氏家主也是庾氏小娘子的長兄。
庾氏小娘子道愛乃是庾冰幼女,與長兄相差近二十歲,年近雙十依然待字閨中,不說建康城中諸世家傳著庾氏老女的風言風語嘲笑譏諷,便是自己嫡親的兄嫂,對小庾娘子在婚事上的執拗和挑揀,也頗多微詞。何況現在的潁川庾氏,已經與太寧或咸和年間,權傾朝野,一門三公的盛景相差甚遠了。
穆皇后庾文君,孝皇后庾道憐離世之後,庾氏的娘子們,在婚姻大事上的選擇,也逐漸的少了許多。
烏衣巷中庾氏的衰微,代表了江東豪門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如今簡在帝心的,是北方氏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衣冠南渡之後的門閥,逐漸代替東吳豪強,在朝堂掌握了中樞話語權。
寅時一刻,烏衣巷中的太守府上已然是一派燈火通明。這庾府乃是先帝特旨敕造,地勢風水都極佳,距皇宮只兩里余路程。府中僕役抬了十數筐黃土,細細鋪灑府門前的街道。府南小門內已經有肉鋪菜農漁家的挑夫們依次遞上牌子,當日現宰的各色家禽家畜,新摘的果子蔬菜,以及河鮮魚蚌林林總總。有序的由門子僕婦繼續用擔子抬往府內各處廚房。
聽雪軒中,先是穿過數掛水晶珠簾,接著便是層層綃紗懸垂的側廳,最後進到一間女子寢閣,內中布置恍若蓬萊仙宮一般。鎏金古獸雙耳熏爐內,透出若有若無的沉水香味道,侍女們皆淡紗彩衣,一屋子的人卻靜得沒有半點聲音。
「什麼時辰了」綃紗帳內傳出年輕女子疑惑的聲音,那聲音瀝瀝如春水般,說不出的輕柔綿軟、悅耳動聽,令人情願沉溺。
那女子似乎悄聲低語了幾句,在床榻邊伺候的杏衣侍女轉臉傳話道:「娘子要起身了,今日有貴人降臨,讓燕舞幾個快快進來伺候,早些去公主和老太君那裡問安」
帳中的女子今日難得早早起身,在侍婢們的服侍下細細裝扮,貼身的侍婢朱顏素手芊芊,又輕又巧的為自家娘子挽了個燕雙飛,戴上新近官造的金雀啄花步搖冠,映襯的本就艷冠建康的小娘子凝脂點漆,明眸皓齒。
這少女看起來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一張俏臉象是美玉雕琢的一般,肌膚如雪,眉目如畫,身形雖然纖瘦,但肌理依然細密,在燈光下瑩瑩透明,因為瘦,眼睛尤其大,下巴顯得尖,舉止毫不做作,卻風致楚楚。
少女身著並非華麗繁複的宮裙,不過是穿了絳紫色細葛大袖衫,褒衣博帶,袖袍翩然,身形似柳,面色如月,鼻高春紅,長眉入鬢,神采飛揚間,只覺得姿容不俗。
她端坐在妝檯前,銅鏡之中清麗絕倫的臉上愁容滿滿,無論身畔的侍女們怎樣的舌燦蓮花的哄著女君開顏,銅鏡中的人依然愁眉不展,一臉的泫然欲泣。她並不回頭,對著鏡中貼身侍女問道:「最近可有謝郎君什麼消息傳來?不知道謝郎君的頭疾可好些了?」
說罷略一停頓,手指在胭脂盒子中無序的劃著名,接著用只有近身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低喃道:「長兄去謝氏問疾,不知謝郎君可曾問起了我?」
悠揚嗚咽的簫聲一起,四周仿佛霎時間安靜下來,只余這動聽旋律如流水般流淌在周遭,符潼吹簫望遠,心中滿是窅邈寂寥之感,在這一刻,他倍覺孤單。
曾經心心念念傾心之人,如今雖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兩人之間的情怨糾葛如深溝險壑般難以逾越,
先賢曾說「有情而無累」是聖人的境界,自己一介凡體,自是做不到對慕容鴻無視無累。
慕容鴻靜聽蕭音,眸子一黯,心下滿是淒楚之意,卻也不願再在離別時,徒惹阿潼傷悲,他為了救我,傷還沒好呢~
想到此處,展顏一笑,說道:「依依離別,只為日後更好相聚。謝兄,我自在鄴城苦候謝兄的佳音。」
嘴上說的雖然灑脫,實際上也有心若刀絞之感,最後幾個字越說越輕,幾不可聞。
慕容鴻的從人雖然距離二人有些距離,可是符潼內傷未愈,高氏兄弟就守護在一旁,符潼也只是輕輕的碰了碰慕容鴻的手臂,微笑道:「你且歸去,歲末我也將赴京口,安置此次檢籍之後的流民兵戶,到時我會再寫信給你。」
二人默默對視了一會,慕容鴻雖然覺得前路漫漫,道阻且長,但是阿潼待自己是越來越軟和,自己也沒什麼可憂慮的,只要真心相待,他總有一天會明白當日我的苦衷,明了今朝我的執念,原諒於我。
慕容鴻自懷裡掏出一個素麵錦囊,把裡面的東西倒在手中,赫然是那三枚金制古錢,遞向符潼說道:「這個我一直留著,你可想拿回去。」
符潼輕推慕容鴻手腕,只微微搖頭,並不答話。
慕容鴻知他還存心結,也不勉強,把古錢小心的放回錦囊中,貼身收好,笑道:「放在我這裡留個念想也好,總覺得像是你在我懷裡一樣的。」
說完不等符潼發怒,便翻身上馬,對符潼說道:「我在鄴城等你的信,當日我發誓言,絕無反悔之意。今生今世,願附驥尾,助你功成。」
符潼便看著他率隊遠去,痴痴出神,心下也頗覺悵然,直至再也看不見奔馬踏出的灰煙,才同高氏兄弟一同回城。
第62章
烏衣巷東最末的一座宅院,是外戚庾氏府邸,傳承到如今,主人已經是庾琛之孫,庾亮之侄,庾冰之子,徐州太守庾希。
當然,庾氏家主也是庾氏小娘子的長兄。
庾氏小娘子道愛乃是庾冰幼女,與長兄相差近二十歲,年近雙十依然待字閨中,不說建康城中諸世家傳著庾氏老女的風言風語嘲笑譏諷,便是自己嫡親的兄嫂,對小庾娘子在婚事上的執拗和挑揀,也頗多微詞。何況現在的潁川庾氏,已經與太寧或咸和年間,權傾朝野,一門三公的盛景相差甚遠了。
穆皇后庾文君,孝皇后庾道憐離世之後,庾氏的娘子們,在婚姻大事上的選擇,也逐漸的少了許多。
烏衣巷中庾氏的衰微,代表了江東豪門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如今簡在帝心的,是北方氏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衣冠南渡之後的門閥,逐漸代替東吳豪強,在朝堂掌握了中樞話語權。
寅時一刻,烏衣巷中的太守府上已然是一派燈火通明。這庾府乃是先帝特旨敕造,地勢風水都極佳,距皇宮只兩里余路程。府中僕役抬了十數筐黃土,細細鋪灑府門前的街道。府南小門內已經有肉鋪菜農漁家的挑夫們依次遞上牌子,當日現宰的各色家禽家畜,新摘的果子蔬菜,以及河鮮魚蚌林林總總。有序的由門子僕婦繼續用擔子抬往府內各處廚房。
聽雪軒中,先是穿過數掛水晶珠簾,接著便是層層綃紗懸垂的側廳,最後進到一間女子寢閣,內中布置恍若蓬萊仙宮一般。鎏金古獸雙耳熏爐內,透出若有若無的沉水香味道,侍女們皆淡紗彩衣,一屋子的人卻靜得沒有半點聲音。
「什麼時辰了」綃紗帳內傳出年輕女子疑惑的聲音,那聲音瀝瀝如春水般,說不出的輕柔綿軟、悅耳動聽,令人情願沉溺。
那女子似乎悄聲低語了幾句,在床榻邊伺候的杏衣侍女轉臉傳話道:「娘子要起身了,今日有貴人降臨,讓燕舞幾個快快進來伺候,早些去公主和老太君那裡問安」
帳中的女子今日難得早早起身,在侍婢們的服侍下細細裝扮,貼身的侍婢朱顏素手芊芊,又輕又巧的為自家娘子挽了個燕雙飛,戴上新近官造的金雀啄花步搖冠,映襯的本就艷冠建康的小娘子凝脂點漆,明眸皓齒。
這少女看起來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一張俏臉象是美玉雕琢的一般,肌膚如雪,眉目如畫,身形雖然纖瘦,但肌理依然細密,在燈光下瑩瑩透明,因為瘦,眼睛尤其大,下巴顯得尖,舉止毫不做作,卻風致楚楚。
少女身著並非華麗繁複的宮裙,不過是穿了絳紫色細葛大袖衫,褒衣博帶,袖袍翩然,身形似柳,面色如月,鼻高春紅,長眉入鬢,神采飛揚間,只覺得姿容不俗。
她端坐在妝檯前,銅鏡之中清麗絕倫的臉上愁容滿滿,無論身畔的侍女們怎樣的舌燦蓮花的哄著女君開顏,銅鏡中的人依然愁眉不展,一臉的泫然欲泣。她並不回頭,對著鏡中貼身侍女問道:「最近可有謝郎君什麼消息傳來?不知道謝郎君的頭疾可好些了?」
說罷略一停頓,手指在胭脂盒子中無序的劃著名,接著用只有近身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低喃道:「長兄去謝氏問疾,不知謝郎君可曾問起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