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只是如今這個軀殼中的靈魂,早已不是重武輕文的謝幼度,反而是一直被符先給予厚望,被顧燊當做未來明君著意培養的符潼。
顧燊不喜符先的窮兵黷武,好戰喜功,是以對符潼的教誨,更多是在文治,諸子百家,傾囊相授,若說之前的謝玄,可能對書法繪畫弈棋等只是精通,那符潼對此道則可稱之為精擅。
范東陽執白後行,(古圍棋本執白先行,但范符二人不是平輩,所以阿潼執黑,反而下先手。)前面二十手,皆是不假思索,落子如飛,反而符潼不驕不躁,每一步俱細細思量。
到三十餘手後,范東陽收起傲慢之心,也開始慎重起來,心下暗想:「謝奕這個兒子棋路新奇有趣,倒是個妙人。」又續下二十手後,范東陽竟然緊鎖眉頭,每一步都需要細細思考很久,反觀符潼,則愈下愈是順手,臉現輕鬆之意。
「沒想到這兵家子於弈棋一道竟有如斯的玲瓏心竅!」范東陽下至中盤,不由收起了輕視之心,凝神思量棋步。
第60章
本來是比武所用的擂台高搭二柱,二柱之間有一橫樑,橫樑之上懸掛一幅明黃細娟,竟有丈余。細絹娟之上畫有縱橫十九道,合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竟是一塊放大數十倍的棋盤。
符潼與范東陽每落一子,則有從人在棋道之上也畫上一子,務求能讓三側看台上諸人都能看到亭中對弈的戰況。
符潼開局不久,突然頭暈目眩,神思不能集中,他心下暗叫不好,此刻也不是示弱之時,只好暗暗掐住腿根,用激痛迫自己凝神再思棋路。
慕容邵並不善弈,側頭問向左方探首觀戰的慕容鴻道:「皇兄,戰況如何,你覺得誰輸誰贏?」
慕容鴻轉頭不耐煩地說道:「開局那范東陽顯然是瞧不上我們阿潼,很是有些輕敵,如今阿潼步步為營,逐漸扭轉了頹勢,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慕容邵忙表白道:「臣弟自然是希望謝郎君旗開得勝,殺殺范東陽的銳氣,看他那眼高於頂,白眼都要翻到天邊的鬼樣子,臣弟就與皇兄一般,氣不打一處來呢。」
慕容鴻關心符潼,並不理會慕容邵的揶揄,反而憂心忡忡。
慕容邵這會子倒是很沒有眼色,繼續追問道::「我觀白棋局勢更佳,也不知謝郎君怎麼樣扭轉乾坤……」
慕容鴻搖頭說道:「黑子雖然勢劣,但最終還是黑子可勝。」
慕容邵覺得慕容鴻此言頗為費解,既然是黑子局勢堪憂,為何最終還是黑子能勝?!難不成我皇兄關係則亂,以至於胡言亂語起來。
只是此時不好多問,看慕容鴻一臉不耐煩,仿佛自己再多問一句,便要發作的可惡樣子,自己也不敢再多問一句,只靜觀棋局,看最終皇兄的推論是否能夠應驗。
慕容鴻早就看出符潼開局有些魂不守舍,以前二人對弈,他也是個落子飛快,絕無反悔的性子,很少在前半局冥思苦想良久,直下了六十餘手,符潼才漸漸穩住局面。
遭逢亂世,時局動盪,戰亂與災荒的痛苦喚醒了士人階層強烈的生命意識。這也是為何高門士族為何終日放縱行樂,以掩蓋內心深切的不甘與恐懼。他們徹夜飲酒,通宵達旦,服散煉丹,說著奇怪的話語,放縱言行,用短暫的快樂逃避對死亡永恆的畏懼。
圍棋,也就恰恰在這個時候,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成為與書畫,音樂並稱的豪門必備之藝。而它的別稱「紋枰」「手談」「坐隱」「忘憂」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曾把手談與服散同列,稱之為忘憂散。
是以此局,雖然不是定品之局,卻人人關注,都要看看究竟是范東陽棋高一招,還是謝幼度更勝一籌。
行至終局,白子中腹及上角邊被符潼黑子衝殺的丟盔卸甲般七零八落,范東陽正要推秤認輸。符潼卻率先站起出言道:「先生棋藝精湛,阿羯多有不及,若非終盤時苦思許久,扳回劣勢,恐在范師面前丟醜而不自知。此局便以和局論,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范東陽捻須微笑道:「圍棋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我觀阿羯布局,能知你胸中丘壑萬丈,乃當世之豪,已達入神之界,假以時日,老夫也非阿羯敵手。」
符潼躬身恭敬回道:「幼時嘗聽家父說范伯父與左思玄為當世國手,推崇備至,阿羯今日能與先生手談一局,終身受益。」
除去開局之時,符潼突覺焦躁激憤,此時已經與平時無二,淡泊從容,彬彬有禮。除了慕容鴻,在座諸人誰也沒有捕捉到,符潼眼中閃過的憂色。
庾道愛眼神清亮,腰肢挺直,一瞬不瞬的緊緊盯著這細絹棋盤,心中也為謝玄擔憂。
曹魏時的大儒李康曾作《命運論》,言道:「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鑒不遠,覆車繼軌。」謝郎君功高蓋世,名揚四海,又俊美多才,孤標傲世,自然是遭人妒忌。他是如此篤定從容,即便中盤之時還在頹勢,也不曾輕言放棄。
謝道韞自然也關注棋局,只是分神把庾道愛的神態也都看在眼裡,不禁微微而笑,思討道:「小庾娘子很關心阿羯嘞,若非要從尚主和她之間選擇,庾氏倒是阿羯的良配。」
顧燊不喜符先的窮兵黷武,好戰喜功,是以對符潼的教誨,更多是在文治,諸子百家,傾囊相授,若說之前的謝玄,可能對書法繪畫弈棋等只是精通,那符潼對此道則可稱之為精擅。
范東陽執白後行,(古圍棋本執白先行,但范符二人不是平輩,所以阿潼執黑,反而下先手。)前面二十手,皆是不假思索,落子如飛,反而符潼不驕不躁,每一步俱細細思量。
到三十餘手後,范東陽收起傲慢之心,也開始慎重起來,心下暗想:「謝奕這個兒子棋路新奇有趣,倒是個妙人。」又續下二十手後,范東陽竟然緊鎖眉頭,每一步都需要細細思考很久,反觀符潼,則愈下愈是順手,臉現輕鬆之意。
「沒想到這兵家子於弈棋一道竟有如斯的玲瓏心竅!」范東陽下至中盤,不由收起了輕視之心,凝神思量棋步。
第60章
本來是比武所用的擂台高搭二柱,二柱之間有一橫樑,橫樑之上懸掛一幅明黃細娟,竟有丈余。細絹娟之上畫有縱橫十九道,合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竟是一塊放大數十倍的棋盤。
符潼與范東陽每落一子,則有從人在棋道之上也畫上一子,務求能讓三側看台上諸人都能看到亭中對弈的戰況。
符潼開局不久,突然頭暈目眩,神思不能集中,他心下暗叫不好,此刻也不是示弱之時,只好暗暗掐住腿根,用激痛迫自己凝神再思棋路。
慕容邵並不善弈,側頭問向左方探首觀戰的慕容鴻道:「皇兄,戰況如何,你覺得誰輸誰贏?」
慕容鴻轉頭不耐煩地說道:「開局那范東陽顯然是瞧不上我們阿潼,很是有些輕敵,如今阿潼步步為營,逐漸扭轉了頹勢,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慕容邵忙表白道:「臣弟自然是希望謝郎君旗開得勝,殺殺范東陽的銳氣,看他那眼高於頂,白眼都要翻到天邊的鬼樣子,臣弟就與皇兄一般,氣不打一處來呢。」
慕容鴻關心符潼,並不理會慕容邵的揶揄,反而憂心忡忡。
慕容邵這會子倒是很沒有眼色,繼續追問道::「我觀白棋局勢更佳,也不知謝郎君怎麼樣扭轉乾坤……」
慕容鴻搖頭說道:「黑子雖然勢劣,但最終還是黑子可勝。」
慕容邵覺得慕容鴻此言頗為費解,既然是黑子局勢堪憂,為何最終還是黑子能勝?!難不成我皇兄關係則亂,以至於胡言亂語起來。
只是此時不好多問,看慕容鴻一臉不耐煩,仿佛自己再多問一句,便要發作的可惡樣子,自己也不敢再多問一句,只靜觀棋局,看最終皇兄的推論是否能夠應驗。
慕容鴻早就看出符潼開局有些魂不守舍,以前二人對弈,他也是個落子飛快,絕無反悔的性子,很少在前半局冥思苦想良久,直下了六十餘手,符潼才漸漸穩住局面。
遭逢亂世,時局動盪,戰亂與災荒的痛苦喚醒了士人階層強烈的生命意識。這也是為何高門士族為何終日放縱行樂,以掩蓋內心深切的不甘與恐懼。他們徹夜飲酒,通宵達旦,服散煉丹,說著奇怪的話語,放縱言行,用短暫的快樂逃避對死亡永恆的畏懼。
圍棋,也就恰恰在這個時候,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成為與書畫,音樂並稱的豪門必備之藝。而它的別稱「紋枰」「手談」「坐隱」「忘憂」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曾把手談與服散同列,稱之為忘憂散。
是以此局,雖然不是定品之局,卻人人關注,都要看看究竟是范東陽棋高一招,還是謝幼度更勝一籌。
行至終局,白子中腹及上角邊被符潼黑子衝殺的丟盔卸甲般七零八落,范東陽正要推秤認輸。符潼卻率先站起出言道:「先生棋藝精湛,阿羯多有不及,若非終盤時苦思許久,扳回劣勢,恐在范師面前丟醜而不自知。此局便以和局論,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范東陽捻須微笑道:「圍棋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我觀阿羯布局,能知你胸中丘壑萬丈,乃當世之豪,已達入神之界,假以時日,老夫也非阿羯敵手。」
符潼躬身恭敬回道:「幼時嘗聽家父說范伯父與左思玄為當世國手,推崇備至,阿羯今日能與先生手談一局,終身受益。」
除去開局之時,符潼突覺焦躁激憤,此時已經與平時無二,淡泊從容,彬彬有禮。除了慕容鴻,在座諸人誰也沒有捕捉到,符潼眼中閃過的憂色。
庾道愛眼神清亮,腰肢挺直,一瞬不瞬的緊緊盯著這細絹棋盤,心中也為謝玄擔憂。
曹魏時的大儒李康曾作《命運論》,言道:「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鑒不遠,覆車繼軌。」謝郎君功高蓋世,名揚四海,又俊美多才,孤標傲世,自然是遭人妒忌。他是如此篤定從容,即便中盤之時還在頹勢,也不曾輕言放棄。
謝道韞自然也關注棋局,只是分神把庾道愛的神態也都看在眼裡,不禁微微而笑,思討道:「小庾娘子很關心阿羯嘞,若非要從尚主和她之間選擇,庾氏倒是阿羯的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