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慕容鴻本就是外族,對漢家士族的領袖也是殊無敬意,言語間更是肆意點評,符潼也為他百無禁忌的大膽言辭而暗暗咋舌,輕笑道:「看不出來你倒是喜歡臧否各家人物,對南朝風物知之甚詳。」
慕容鴻「呵呵」一笑,好看的眉眼彎了又彎,說道:「自從知道你在建康,我自是打定了主意要來尋你,留意了一下這城中諸人諸事,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最重名聲和雅量,實際上小肚雞腸睚眥必報者眾多,挾私報復的事情,在我看來是層出不窮,我若是一頭霧水的撞在誰的手上,豈不是又起波瀾?!」
建康城北的瓦官寺,規模宏大,主殿面闊七楹,進深七間,內六架,前置搌廊,高達四丈有餘,四周磨角石刻高柱,內鑲嵌楠木,精妙絕倫。
怎奈城中篤信天師道,香火卻不繁盛,香客信眾寥寥無幾,二人相攜於寺中為親人祈福,浴佛獻花。
符潼在大雄寶殿虔誠禮佛參拜,起身之後,慕容鴻已經代為向執事僧言明要布施些香火錢,執事僧正求之不得,見二人雖只著了素袍,那袍服竟是絲綢緙絲,暗繡紋飾也精美,氣度更是不凡,忙引二人至偏殿中奉茶。
卻見一個面冠如玉的少年人正趾高氣揚的指使著隨從將禮佛供僧的三百緡五銖錢搬進偏殿來,三百緡就是三十萬錢,這少年也不知是誰家子弟,出手如此海闊。
符潼今日帶了一萬錢布施,其實這也足夠三口之家幾年的開銷,也不是小數,若論平時,那僧眾定然是欣喜若狂,千恩萬謝,今日這少年豪奢出手在前,竟是顯得符潼布施的有些小氣了。
符潼自己倒是神色恬淡,意態如往日無貳,並沒有因為那少年布施的是自己的數十倍而有任何窘迫尷尬,那少年卻是神情倨傲,特意輕蔑的看了看一旁的符潼和慕容鴻,輕輕小聲嘲笑道:「小氣。」
慕容鴻和符潼二人俱是耳聰目明功力深厚之人,何況那少年聲音也並未刻意壓低,這奚落嘲笑意味的話,真真的被二人聽個一清二楚。
慕容鴻本就是個無事生非,無理時尚且要辯三分,得理時從不輕易饒人的個性,如今看那少年如此傲慢無禮,哪裡能忍得了這個。只是符潼不願多生事端,輕輕拍了拍慕容鴻肩膀,安撫於他。
那慕容鴻近些日子對符潼無不言聽計從,哪裡還敢隨便呲牙,於是在符潼耳邊說道:「不如我們捐上五百緡。」
符潼輕笑道:「你多大了?和個孩子置什麼氣!他也是替自己家主人辦事,我本就是偷偷過來禮佛,不要橫生枝節,還是算了。」
慕容鴻輕聲道:「你背著謝家人來拜佛,怕安石公回去打你屁股吧!~阿潼,你怎麼知道他是個下仆,看他那趾高氣揚的囂張樣兒,我還以為是司馬氏的王子呢!!!!」說完還輕輕的「哼」了一聲。
符潼回他道:「他是個閹人你看不出麼?」
慕容鴻這才仔細打量這少年,總是他年少尚未有須,可舉手投足間的確是更趨於陰柔,眼神也呈嫵媚之態,卻是個內侍無疑。
他低聲輕問符潼道:「你在宮裡看過他麼?是小皇帝身邊近侍?」
符潼說道:「不曾看過此人,看手筆,當是哪位寵妃的內侍。」
執事僧收了符潼捐獻的一萬錢,請他在功德簿上留名。看符潼略一躊躇,慕容鴻就知曉他是不知道要寫誰的名字為好。畢竟是為苟氏祈福,若是寫謝玄名諱,天下皆知謝玄尊奉天師道,虔誠至極,傳揚出去,極為不便。於是慕容鴻拿過筆來,對那執事僧說道:
「我二人是替故友敬奉先人,寫故友名字吧。」說完也不等那執事僧開口,提筆用符潼字跡寫了氐秦文字的「符潼」二字。
擱下筆後,慕容鴻拉著符潼向執事僧合十施禮,一起往外而去。
那少年見這二人姿容俊逸,風度也灑脫,便湊過來往功德簿上看了一眼,卻是兩個異族文字,他並不識得,輕蔑的笑道:「還以為是哪家高門郎君,卻是胡狗,今日真是晦氣。若是再讓小爺瞧見這兩人,倒要讓他倆好看。」
那執事僧唯唯諾諾不敢搭話,心內卻是替剛才那溫和有禮的郎君擔憂。
作話:
今天三更~
第55章
出了寺門,慕容鴻調笑道:「阿潼,你是佛寺也拜,道觀也拜,你到底信什麼?求什麼?」
符潼笑道:「佛道相通,唯在一心。我都拜的虔誠,當皆保佑我所求才是。」
忽聽得街上一聲斥喝:「小人之言,一派胡言亂語,佛道怎能相通?!這世上哪裡有你這種左右逢源三心二意的信眾。」
二人抬頭一看,呵斥二人的卻是一個女郎。
這女郎雖然皮膚不若世家貴女們白皙,卻晶瑩有光,明眸皓齒,眉目間極有英氣,坐在馬上姿態瀟灑,黑裘,紅唇,銀鞍,赤鞭,這種異樣的明艷,即便是符潼也覺耳目一新。
符潼略一拱手揖身,說道:「萬世之前,可有聖賢?萬世之後,定能再出聖賢!佛道亦然。可同此心,同此理,」
那女郎挑眉問道:「同何心?同何理?我看你妖言惑眾,俱是歪理邪說。今日你若說不清楚,本宮手中這鞭子,定不饒你!!!!」
符潼心下暗笑,好個刁蠻的妮子。從容回道:「道法自然,佛說般若,此謂道心與佛心,卻也皆是人心。子曰『天下何思而處?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如此說來,儒釋道豈無相通之處。」
慕容鴻「呵呵」一笑,好看的眉眼彎了又彎,說道:「自從知道你在建康,我自是打定了主意要來尋你,留意了一下這城中諸人諸事,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最重名聲和雅量,實際上小肚雞腸睚眥必報者眾多,挾私報復的事情,在我看來是層出不窮,我若是一頭霧水的撞在誰的手上,豈不是又起波瀾?!」
建康城北的瓦官寺,規模宏大,主殿面闊七楹,進深七間,內六架,前置搌廊,高達四丈有餘,四周磨角石刻高柱,內鑲嵌楠木,精妙絕倫。
怎奈城中篤信天師道,香火卻不繁盛,香客信眾寥寥無幾,二人相攜於寺中為親人祈福,浴佛獻花。
符潼在大雄寶殿虔誠禮佛參拜,起身之後,慕容鴻已經代為向執事僧言明要布施些香火錢,執事僧正求之不得,見二人雖只著了素袍,那袍服竟是絲綢緙絲,暗繡紋飾也精美,氣度更是不凡,忙引二人至偏殿中奉茶。
卻見一個面冠如玉的少年人正趾高氣揚的指使著隨從將禮佛供僧的三百緡五銖錢搬進偏殿來,三百緡就是三十萬錢,這少年也不知是誰家子弟,出手如此海闊。
符潼今日帶了一萬錢布施,其實這也足夠三口之家幾年的開銷,也不是小數,若論平時,那僧眾定然是欣喜若狂,千恩萬謝,今日這少年豪奢出手在前,竟是顯得符潼布施的有些小氣了。
符潼自己倒是神色恬淡,意態如往日無貳,並沒有因為那少年布施的是自己的數十倍而有任何窘迫尷尬,那少年卻是神情倨傲,特意輕蔑的看了看一旁的符潼和慕容鴻,輕輕小聲嘲笑道:「小氣。」
慕容鴻和符潼二人俱是耳聰目明功力深厚之人,何況那少年聲音也並未刻意壓低,這奚落嘲笑意味的話,真真的被二人聽個一清二楚。
慕容鴻本就是個無事生非,無理時尚且要辯三分,得理時從不輕易饒人的個性,如今看那少年如此傲慢無禮,哪裡能忍得了這個。只是符潼不願多生事端,輕輕拍了拍慕容鴻肩膀,安撫於他。
那慕容鴻近些日子對符潼無不言聽計從,哪裡還敢隨便呲牙,於是在符潼耳邊說道:「不如我們捐上五百緡。」
符潼輕笑道:「你多大了?和個孩子置什麼氣!他也是替自己家主人辦事,我本就是偷偷過來禮佛,不要橫生枝節,還是算了。」
慕容鴻輕聲道:「你背著謝家人來拜佛,怕安石公回去打你屁股吧!~阿潼,你怎麼知道他是個下仆,看他那趾高氣揚的囂張樣兒,我還以為是司馬氏的王子呢!!!!」說完還輕輕的「哼」了一聲。
符潼回他道:「他是個閹人你看不出麼?」
慕容鴻這才仔細打量這少年,總是他年少尚未有須,可舉手投足間的確是更趨於陰柔,眼神也呈嫵媚之態,卻是個內侍無疑。
他低聲輕問符潼道:「你在宮裡看過他麼?是小皇帝身邊近侍?」
符潼說道:「不曾看過此人,看手筆,當是哪位寵妃的內侍。」
執事僧收了符潼捐獻的一萬錢,請他在功德簿上留名。看符潼略一躊躇,慕容鴻就知曉他是不知道要寫誰的名字為好。畢竟是為苟氏祈福,若是寫謝玄名諱,天下皆知謝玄尊奉天師道,虔誠至極,傳揚出去,極為不便。於是慕容鴻拿過筆來,對那執事僧說道:
「我二人是替故友敬奉先人,寫故友名字吧。」說完也不等那執事僧開口,提筆用符潼字跡寫了氐秦文字的「符潼」二字。
擱下筆後,慕容鴻拉著符潼向執事僧合十施禮,一起往外而去。
那少年見這二人姿容俊逸,風度也灑脫,便湊過來往功德簿上看了一眼,卻是兩個異族文字,他並不識得,輕蔑的笑道:「還以為是哪家高門郎君,卻是胡狗,今日真是晦氣。若是再讓小爺瞧見這兩人,倒要讓他倆好看。」
那執事僧唯唯諾諾不敢搭話,心內卻是替剛才那溫和有禮的郎君擔憂。
作話:
今天三更~
第55章
出了寺門,慕容鴻調笑道:「阿潼,你是佛寺也拜,道觀也拜,你到底信什麼?求什麼?」
符潼笑道:「佛道相通,唯在一心。我都拜的虔誠,當皆保佑我所求才是。」
忽聽得街上一聲斥喝:「小人之言,一派胡言亂語,佛道怎能相通?!這世上哪裡有你這種左右逢源三心二意的信眾。」
二人抬頭一看,呵斥二人的卻是一個女郎。
這女郎雖然皮膚不若世家貴女們白皙,卻晶瑩有光,明眸皓齒,眉目間極有英氣,坐在馬上姿態瀟灑,黑裘,紅唇,銀鞍,赤鞭,這種異樣的明艷,即便是符潼也覺耳目一新。
符潼略一拱手揖身,說道:「萬世之前,可有聖賢?萬世之後,定能再出聖賢!佛道亦然。可同此心,同此理,」
那女郎挑眉問道:「同何心?同何理?我看你妖言惑眾,俱是歪理邪說。今日你若說不清楚,本宮手中這鞭子,定不饒你!!!!」
符潼心下暗笑,好個刁蠻的妮子。從容回道:「道法自然,佛說般若,此謂道心與佛心,卻也皆是人心。子曰『天下何思而處?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如此說來,儒釋道豈無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