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幕後主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顧常在以一條絹帕為證,輕輕鬆鬆地便將莫須有的罪名扣在了墨魚的頭上,要想甩掉這屎盆子,可是極不容易。就算墨魚一時間不能被定罪,也必會受流言蜚語的紛擾,清譽受損。

  帕子是顧氏提前派人塞進小川衣內的,而小川也早已被她綁了起來,藏在了後殿的一間耳房中……為了誣陷墨魚,顧氏可是做到了無所不用其極。

  此計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收穫莫大的成效,一解顧氏積累在心頭的恨意,實在是高招。不過,其中的幕後主使可並非年輕氣盛的顧常在,而是另有高明,熹妃。【】

  這要追溯回幾日前的一天夜裡。

  三天前,亥時,景仁宮。

  熹妃輕聲低語了一番,而後裹了裹身上的薄毯,雖已入夏,可這夜裡難免還有些殘餘的涼意。

  宜斕聽完後臉色大變,她吃驚地看著手裡的帕子,不解地望向了熹妃,:「您是說,我們要幫顧常在來陷害蘇常在,這是為何?您不是一直想除掉顧常在嗎,怎麼現在倒願意幫著她了,若是真的扳倒了蘇常在,那我們之前的做過的種種努力不就都白費了嗎。」

  熹妃讓宜斕去怡元殿助顧氏一臂之力,同她合謀來害墨魚,這讓宜斕很是不能理解,越來越無法猜透娘娘的心思。

  正所謂下棋看三步,謀事早三年,熹妃遠慮,哪是宜斕能夠猜得透的?她早已設好了長遠的計劃,這計劃關乎著未來皇位的歸屬,以及她日後的榮華盛譽。【】

  熹妃笑看宜斕,悠閒有度地說道,:「顧氏剛入宮時春風得意,使本宮誤以為她深得皇上的心,擔心她會恩寵加身懷上龍種,她的父親顧長偃在前朝勢力不小,所以本宮才會對她頗有顧忌,不過現在看來是本宮高看她了。皇上早已對顧氏厭惡至極,想必她也再難以復寵,咱們可以省點力氣,不用再對付她了。」

  宜斕轉了轉腦筋,似是明白了些什麼,她不自覺地壓低了聲音,試探性地問道,:「所以您是有了新的打算,想要利用顧常在來清除掉蘇常在嗎。」

  熹妃聽罷神色一冷,哼笑了兩聲,:「什麼蘇常在,她就是個微不足道的丫鬟,豈用得著本宮動手?若非本宮當初一時判斷有誤,她又怎會有如今這般風光的日子可過。」

  那時,熹妃本想打著充實後宮綿延龍嗣的名頭,招幾位家世普通的八旗女子入宮,藉機分了顧常在的恩寵,可沒想到,皇上並無意於此,反而以政務比兒女情長更加要緊為藉口,駁回了熹妃要選秀的建議。

  熹妃眼看著顧常在享有獨寵,卻無力阻止,就在她焦急無策之際,就發生了墨魚假冒主子赴賀春宴一事,那日熹妃見墨魚容貌上佳氣質不俗,便在心裡有了主意。

  熹妃意欲讓墨魚出現在皇上的身邊,以此來分走顧氏的恩寵,為了落實此計劃使之沒有後顧之憂,她便派人去長春宮殺害了真正的蘇珏蘇答應,所以,墨魚才能不得已頂著主子的名分。

  「要是早知道顧氏如此不堪一擊,本宮就不多此一舉了,倒讓那個丫鬟撿到了便宜。」熹妃把玩著手裡的串珠,臉上的神情掩在一片昏暗之中,她動了動嘴皮子,繼續道,:「皇上光顧著忙於政務,連真真假假都分不出了,也罷,既然顧氏已算不上威脅,本宮看那丫鬟的福分也該享夠了,她這枚棋子已廢,是時候棄掉了。」

  宜斕點頭,:「娘娘是想要除掉蘇常在,只是光憑一條帕子,就能坐實蘇常在的偷情之罪嗎?若是到時候她去苦求皇上,說不定皇上真會護著她,那樣反而對咱們不利啊。」

  宜斕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墨魚如今已為寵妃,皇上斷然不會讓她輕易蒙冤受辱。

  熹妃撇了一眼宜斕,眼神深不可測,她幽幽地回道,:「此事要做,就要做得夠絕,只要那個顧小川死了,就可以說他是畏罪自殺,到時候就更加撲朔迷離了。絹帕為物證,死人即為人證,如果你是皇上,你會相信蘇常在是清白的嗎。」

  宜斕頓悟,她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喜意,忍不住在心裡暗自佩服娘娘的果敢和謀略,好一招死無對證!就算不能立馬定罪,也會使皇上心存隔閡生出疑心。

  熹妃起身走至了床邊,漫不經心地理著床褥上的細小褶皺,她看起來與往常並無兩樣,完全瞧不出有半分緊張之感,好似即將要做的事情,同吃飯喝水一般平常無異。

  「宜斕,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不必操別的心,按照本宮說的去做,定能萬無一失。至於春香那邊,無論結果如何,都要讓她繼續演下去,當個好丫鬟繼續跟在蘇常在身邊,算是為咱們留條後路。」

  說完這兩句吩咐,熹妃就拉上了雲紋床幔,以示她要就寢休息。宜斕低應一聲,輕步退了出去,心裡已經有了分寸。行事那天,她只要帶上絹帕,再把娘娘的主意告知於顧常在,一切就算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顧氏負責告密陷害,以及處理顧小川,而皇后娘娘作為後宮之主,審問此事當然是責無旁貸,所以涉事其中的就只有她們兩人,不會同熹妃有任何的關係。

  墨魚要是想恨,就只會恨顧常在,皇上若是怪罪下來,也只會怪顧氏無端生事,皇后斷案糊塗。

  不管怎樣,熹妃都可以全身而退。

  宜斕也曾問過娘娘,如若此計不成,那該如何應對。

  熹妃很是淡然,並不擔心,她還留了一手,不怕對付不了墨魚。畢竟墨魚的身份有假,到時候只要將此事告訴皇上,並且公之於眾,便能立即毀了墨魚所得來的一切。

  她可是手握大權心計甚重的熹妃,不怕對付不了一個冒牌的常在。

  熹妃一直在暗中觀察局勢等待時機,適逢不久後怡親王重病,皇上無瑕顧及其他,正應了她的心意。

  於是,便有了三天後永壽宮的這齣好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