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以為我走了?”

  王煥臉色微窘。

  “你別怪我多想,當初你本也不是心甘情願留下來的,如今罪我耗盡修為還你因果,我不敢相信你會放棄。”

  他沒辦法不這麼想啊。

  他甚至連一點點的自信都沒有,他做得太差。離京的時候,他甚至沒能將她平安帶走,他任她留在京城的漩渦之中,幾番陷入危險。這樣的自己,又有什麼值得她留戀。

  石聆沉默

  能說什麼呢?

  事實上,連她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放棄這次機會。朝思暮想了這麼久,為的不過就是今天,卻在聽聞王煥歸來後,將見他排在了這個願望之前。

  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她甚至在聽聞王煥受傷之後,連隔著寺門看一眼都沒有做到,急匆匆地趕了回來,生怕遲到一步就是一生的遺憾。

  冷情了這麼久,才發現早已情根深種。

  她不是石琮秀,卻也不再是從前的石聆了。認識的人,經歷的事,過去的時間都在讓她慢慢改變,而她也早在抗拒中接受了嶄新的自己,要她如何割捨命運,如同割捨靈魂。

  石聆反握住王煥的手,堅定地道:“王煥,我不走了。”

  王煥一怔,看向石聆,眸色越發深沉。

  “我想清楚了,要我放下一切回去,我做不到,要我放下你不管不顧,不聞不問,我也做不到。”石聆俯下身,將臉埋在他胸前,“王煥,這半年你不在京城,我想了很多事……但是想得最多的,還是你,想起我初來時第一個見到你,想起我們過往種種……我割捨不掉。”

  罪我說過,王煥本該是神州浩劫百年之後的救世之星,如今他空降明珠,命格被改,當真能安安穩穩地順應天意嗎?同是外來的靈魂,石聆最明白被世界排斥的感覺,她怕王煥跟她經受一樣的苦楚。罪我的天譴讓她心驚,她怕她走了,下一個經受這些的就是王煥。

  “王煥,我不走了,我想跟你在一起。”

  這一路王煥為她做了許多,剩下的,便由他們一起面對吧。

  王煥的嘴角浮上暖意:“好,一言為定。”

  他回抱住懷中的女子,低下頭,深深地吻下去。

  他生下來命途坎坷,受盡冷眼,即便性格溫和,並未走上極端,卻也缺少必要的感恩之心,從未敬過天地鬼神。

  而今他由衷地感謝上蒼,感謝天意念他朝思暮想,終究得償所願。

  天順九年,景仁帝駕崩。皇六子趙征繼位登基,成為明珠朝的新一任皇帝,景熙帝,國號泰慶。

  景熙帝繼位後,相繼推出多台新政,降低賦稅,重視民生,同時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深德百姓愛戴。蔡徵告老還鄉後,女官石琮秀以女子之身被破格提拔,榮升戶部尚書,這位民間的“財神娘子”對朝廷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屢立奇功,在百姓尤其是商戶中深受愛戴。天公作美,泰慶元年長河沿岸大豐收,明珠朝國庫日漸充盈,百姓富裕美滿。至於邊州,靺鞨被如今的小淮陽侯王煥打得回了姥姥家,僅有的幾次蠢蠢欲動,也在王煥的威壓下夾著尾巴學了老實,在嚴寒入境之後,終於為了糧食放下尊嚴,與明珠朝簽下了臣服條款。

  內有良臣,外有名將,景熙帝在位五十年,明珠朝國力達到鼎盛,盛世由此開啟,神州大地在歷史的長河中宛如明珠,熠熠奪目。

  唯一讓人惋惜的是,石琮秀作為明珠朝第一位女性重臣,卻只活到了三十一歲。她十六歲入戶部為官,二十歲接替蔡徵成為明珠朝第一位女尚書,政見開明,對百姓一視同仁,為她的許多努力都為推動明珠朝的經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泰慶元年,石氏長女嫁於淮陽世子,當時的西北兵馬大將軍王煥。婚後夫妻和睦,琴瑟和鳴。只是,王煥駐守西北,石琮秀在朝為官,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始終沒有子嗣。王母因此事略有微詞,都被王小將軍壓下,更是絕口不提納妾之事。

  王煥一生駐守邊陲,平生未嘗敗績,卻在三十四歲那年舊傷復發,過世於回京的路上。當時已是戶部尚書的石琮秀於城門枯坐一夜,第二日一早迎來亡夫骨灰,不到三十歲的女子已是滿頭華發。

  當時還有傳聞王將軍夫婦常年分居,感情不和,見石琮秀一夜白頭,謠言不攻自破。

  世人無不感慨淮陽侯夫婦伉儷情深。

  王煥去世後,石琮秀全身心投入到戶部,將畢生所學傳授於林相養子,狀元林方胥和身邊的隨侍,當時已是九品官身的旬臘九,三年後,明珠朝第一位女尚書終於也追隨亡夫而去。

  當夜,帝自夢中驚醒,伏床大哭,隨侍聞其由,言秀卿去也。隨侍慰之夢魘,殿外忽有人奔走而來,報之,石卿卒矣。

  隨侍無言。

  翌日,景熙帝親自致悼,並以國喪之禮待之,封石琮秀萬金侯,可惜王煥夫婦並無子嗣,爵位無人可繼承。一代奇女子,終成百姓口口相傳的一段傳奇,一段故事。

  現代,市立綜合醫院,517病房。

  最先動作的是小指,隨即更多身體的感覺回歸,眼瞼吃力地動了動,終於睜開,可又立刻閉上。

  入目皆是白,映著屋後的陽光,這件屋子亮得有些刺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