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這點跟老三相比,實在也是比不過的。
皇帝從慈寧宮出來,還在回想太后的話時,遠遠看見了陸想容正帶著孩子過來,看那樣子應該是剛從舒妃宮中出來。
兩人看到皇帝後,都自覺停了下來,規矩同他行禮。
皇帝記性還算不錯,雖然只見過衡哥兒一面,但還認得他。
「你是……衡哥兒吧?許久不見都長得這樣高了。」
衡哥兒站直了腰杆答道:「回皇祖父的話,正是孫兒。」
皇帝道:「你堂兄如今正在你曾祖母宮裡小住,你若是喜歡,到時只管去慈寧宮中同他一處玩便是。只是一樣,你曾祖母如今年紀也不小了,也怕你們頑皮,你若是到了慈寧宮中,可一定記得要聽曾祖母的話。你父王從前在府上,是不是也教導你要聽曾祖母的話?」
陸想容微微蹙眉。
她活了兩輩子,跟慈寧宮打了無數次交道也吃過了不少的虧,知道太后這個人絕非善類,即便是對著自己的兒孫也不例外。
她並不希望衡哥兒和太后那邊有太多接觸,雖然有心阻止,但奈何這是皇帝問衡哥兒話,她也不好趕在他前頭回答,只能站在一旁靜靜聽著,期待著衡哥兒能給出一個漂亮的答覆。
衡哥兒緩緩抬起頭,看了皇帝一眼,慢條斯理地回答道:「父王和母妃都曾對孫兒說過,皇祖父才是天下最大的人,如若平日裡有事進宮,一定要事事以皇祖父的旨意為尊。」
說到這裡,衡哥兒稍稍停頓了一下,繼而迎著皇帝的目光說道,「只是從前在府上的時候,父王和母妃只教過我要聽皇祖父的話,並未教過我要聽曾祖母的話。」
一番話說得皇帝心花怒放。
第86章 把握 怕不是跟立太子的事情有關?……
皇帝想起剛才他和老三家孩子對話的情形。
想是父母在家中也教得不錯, 那孩子表現得少有的聽話懂事,對他的問話也能很好應對,並懂得給自己的父親說好話。
「父王在家中都教過孫兒了, 入宮後一定要好好聽曾祖母的話, 替父親盡孝心,不能惹曾祖母生氣,也不能給宮裡添麻煩。」
皇帝開始的時候覺得這孩子的話聽起來挺順耳的,沒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還覺得老三這孩子聽話孝順, 教出來的孩子也是如此。
可如今這麼一看,老三對太后倒是真的孝順,對自己怎樣還真不好說。
而方才太后說的關於「老四夫妻兩個教不好孩子」的一番話, 這會兒見到衡哥兒後也站不住腳了。
老三家的孩子聽太后的,而老四家的孩子卻只聽自己的。
這麼一看, 高下立判。
皇帝俯下身子,又問了衡哥兒一番的讀書騎射功課之類的。
衡哥兒對答如流。
陸想容站在一旁聽著,又擔憂變成了坦然。她甚至懷疑,如果蕭攸當初能有衡哥兒這口才, 應該不會混這麼慘,到了十八歲後搭上太子才開始好過一點兒。
等到皇帝問話過後, 滿意地離開, 陸想容才蹲了下來, 將衡哥兒拉到一邊,對著他低聲問道:「這些話都是你父王交給你的麼?」
反正不是她這個母親教的。
衡哥兒卻道:「父王只說皇祖父是如今天下最有權勢的人,曾祖母只想著欺負母親,不是個好人,只是這話我不能直說, 卻又不想違心的說要孝順曾祖母,便也只能這麼說了。娘親覺得,我這樣回答是可以的麼?」
「可以的。」陸想容拿自己額頭輕輕親了親他的。
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明識時務,日後長大了定然也非等閒之輩。
= =
慈寧宮。
太后這幾日過得很是有些迷茫。
明明那天皇帝過來用膳之時,氣氛十分之好,皇帝看起來對老三家孩子是滿意而喜歡的,而自己說給皇帝聽得那些話,皇帝也是有所觸動的,想來也對老四夫妻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可這幾天來,太后明顯感覺到了皇帝對自己和老三的疏離,那天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太后覺得實在奇怪,怎麼好端端的,突然間皇帝就變成這樣了呢?
太后懷疑是許氏又上了眼藥,卻沒有證據。
畢竟貴妃和皇帝幾乎日日都待在一處,賞花看畫下棋玩牌。
兩人並沒有什麼太出格的舉動,自己作為一個太后也無權干預此事,她這個身份的人和一個歌女出身的許氏計較太多,也顯得實在掉價。
太后覺得,對於許氏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把她做掉,日後見不到了自然不會心煩。
可這種事情她已經做過一次,上次一擊不中,這會兒卻不好再出手了。
想到自己如今混成了這樣,連一個小小的許氏也解決不了,太后再次煩躁了起來。
不過事已至此,她再是心煩,也決對不能退縮。
老四若是上去了,她和承恩公府一定就不會有安生日子了。
趁著這會兒皇帝立老四的心還不堅定,老三如今還是皇帝最寵信的皇子,在皇帝心中地位較高,有著他獨有的優勢,讓皇帝早些立下老三為太子,把事情定下來才是正經。
只是這事她一個人並不能成,終歸還是要讓承恩公府出力才是。
想到這裡,太后對著薛姑姑吩咐道:」你派人去請七皇子妃過來慈寧宮一趟,就說我這兒來了些新鮮的果子,勞煩她跑一趟,帶給她外祖和承恩公府上下一起嘗嘗。」
皇帝從慈寧宮出來,還在回想太后的話時,遠遠看見了陸想容正帶著孩子過來,看那樣子應該是剛從舒妃宮中出來。
兩人看到皇帝後,都自覺停了下來,規矩同他行禮。
皇帝記性還算不錯,雖然只見過衡哥兒一面,但還認得他。
「你是……衡哥兒吧?許久不見都長得這樣高了。」
衡哥兒站直了腰杆答道:「回皇祖父的話,正是孫兒。」
皇帝道:「你堂兄如今正在你曾祖母宮裡小住,你若是喜歡,到時只管去慈寧宮中同他一處玩便是。只是一樣,你曾祖母如今年紀也不小了,也怕你們頑皮,你若是到了慈寧宮中,可一定記得要聽曾祖母的話。你父王從前在府上,是不是也教導你要聽曾祖母的話?」
陸想容微微蹙眉。
她活了兩輩子,跟慈寧宮打了無數次交道也吃過了不少的虧,知道太后這個人絕非善類,即便是對著自己的兒孫也不例外。
她並不希望衡哥兒和太后那邊有太多接觸,雖然有心阻止,但奈何這是皇帝問衡哥兒話,她也不好趕在他前頭回答,只能站在一旁靜靜聽著,期待著衡哥兒能給出一個漂亮的答覆。
衡哥兒緩緩抬起頭,看了皇帝一眼,慢條斯理地回答道:「父王和母妃都曾對孫兒說過,皇祖父才是天下最大的人,如若平日裡有事進宮,一定要事事以皇祖父的旨意為尊。」
說到這裡,衡哥兒稍稍停頓了一下,繼而迎著皇帝的目光說道,「只是從前在府上的時候,父王和母妃只教過我要聽皇祖父的話,並未教過我要聽曾祖母的話。」
一番話說得皇帝心花怒放。
第86章 把握 怕不是跟立太子的事情有關?……
皇帝想起剛才他和老三家孩子對話的情形。
想是父母在家中也教得不錯, 那孩子表現得少有的聽話懂事,對他的問話也能很好應對,並懂得給自己的父親說好話。
「父王在家中都教過孫兒了, 入宮後一定要好好聽曾祖母的話, 替父親盡孝心,不能惹曾祖母生氣,也不能給宮裡添麻煩。」
皇帝開始的時候覺得這孩子的話聽起來挺順耳的,沒覺得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還覺得老三這孩子聽話孝順, 教出來的孩子也是如此。
可如今這麼一看,老三對太后倒是真的孝順,對自己怎樣還真不好說。
而方才太后說的關於「老四夫妻兩個教不好孩子」的一番話, 這會兒見到衡哥兒後也站不住腳了。
老三家的孩子聽太后的,而老四家的孩子卻只聽自己的。
這麼一看, 高下立判。
皇帝俯下身子,又問了衡哥兒一番的讀書騎射功課之類的。
衡哥兒對答如流。
陸想容站在一旁聽著,又擔憂變成了坦然。她甚至懷疑,如果蕭攸當初能有衡哥兒這口才, 應該不會混這麼慘,到了十八歲後搭上太子才開始好過一點兒。
等到皇帝問話過後, 滿意地離開, 陸想容才蹲了下來, 將衡哥兒拉到一邊,對著他低聲問道:「這些話都是你父王交給你的麼?」
反正不是她這個母親教的。
衡哥兒卻道:「父王只說皇祖父是如今天下最有權勢的人,曾祖母只想著欺負母親,不是個好人,只是這話我不能直說, 卻又不想違心的說要孝順曾祖母,便也只能這麼說了。娘親覺得,我這樣回答是可以的麼?」
「可以的。」陸想容拿自己額頭輕輕親了親他的。
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明識時務,日後長大了定然也非等閒之輩。
= =
慈寧宮。
太后這幾日過得很是有些迷茫。
明明那天皇帝過來用膳之時,氣氛十分之好,皇帝看起來對老三家孩子是滿意而喜歡的,而自己說給皇帝聽得那些話,皇帝也是有所觸動的,想來也對老四夫妻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可這幾天來,太后明顯感覺到了皇帝對自己和老三的疏離,那天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太后覺得實在奇怪,怎麼好端端的,突然間皇帝就變成這樣了呢?
太后懷疑是許氏又上了眼藥,卻沒有證據。
畢竟貴妃和皇帝幾乎日日都待在一處,賞花看畫下棋玩牌。
兩人並沒有什麼太出格的舉動,自己作為一個太后也無權干預此事,她這個身份的人和一個歌女出身的許氏計較太多,也顯得實在掉價。
太后覺得,對於許氏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把她做掉,日後見不到了自然不會心煩。
可這種事情她已經做過一次,上次一擊不中,這會兒卻不好再出手了。
想到自己如今混成了這樣,連一個小小的許氏也解決不了,太后再次煩躁了起來。
不過事已至此,她再是心煩,也決對不能退縮。
老四若是上去了,她和承恩公府一定就不會有安生日子了。
趁著這會兒皇帝立老四的心還不堅定,老三如今還是皇帝最寵信的皇子,在皇帝心中地位較高,有著他獨有的優勢,讓皇帝早些立下老三為太子,把事情定下來才是正經。
只是這事她一個人並不能成,終歸還是要讓承恩公府出力才是。
想到這裡,太后對著薛姑姑吩咐道:」你派人去請七皇子妃過來慈寧宮一趟,就說我這兒來了些新鮮的果子,勞煩她跑一趟,帶給她外祖和承恩公府上下一起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