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之後幾年看到寧玥錦衣玉食,過著跟她女兒完全不同的生活,就更是如此了,總覺得那一切原本都該是屬於她女兒的,是被寧玥搶走了她女兒的機緣。
所以當寧大老爺離世以後,她便故意把林氏去上香的時間透露給了許懷,挑撥他去羞辱林氏。
許懷本就因為當初林氏不肯給他做妾的事情耿耿於懷,何況林氏嫁入寧家之後,許多人為了討好寧家故意打壓他,他心裡自然更不痛快了。
如今寧大老爺去了,沒人護著林氏了,他又知道寧老太爺其實自始至終都不喜歡林氏這個兒媳,根本就不會為她出頭,於是聽了宋氏的挑撥便等在路上羞辱了林氏一番,污衊林氏私下偷偷給他傳信,想改嫁到他許家,還當著一眾下人的面說自己好馬不吃回頭草,絕不會再收她云云。
這消息自然很快傳到寧老太爺耳朵里,寧老太爺大怒,覺得是林氏不安分,剛死了丈夫沒多久便開始勾搭男人。
宋氏藉機又挑撥寧老太爺,在跟著寧二老爺一起去請安的時候故意做出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說懷疑寧玥不是寧家的種,不然林氏既與原配所生的嫡子關係不錯,又有被視若明珠的年幼女兒,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想要改嫁呢?是不是想隱藏什麼,所以才急於離開寧家?
寧老太爺雖然不大相信,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將寧玥抱過去驗了血,想要滴血認親,免得亂了自家血脈。
宋氏一早便做好準備,等寧玥被抱過去的時候,以下人沒有輕重為由,親自給寧玥滴了血。
但實際上寧玥手指上的血都被她蹭到衣袖上了,真正滴入水中的是她從一個老道那裡得來的一種不溶於水的紅墨。
所以被做了手腳的其實根本就不是水,而是血。
而寧老太爺心中本就存了疑,當即便大怒要將林氏趕出家門,哪裡會去驗證血的真假。
之後的事情便是寧琰所知,林秀才上門與寧老太爺理論,並且最終一怒之下將林氏和寧玥一起帶走了,死前還逼著林氏改了嫁,讓她跟他那學生一起離開鳳陽。
但是林秀才一死,寧老太爺怎麼會放過亂了他寧家血脈的女人和孩子,尤其這兩人與寧琰的關係都很好,若是慫恿了寧琰什麼,讓他不相信滴血驗親的結果,那不是又要生亂?
何況這種丟人的事,他根本就不想讓寧琰知道,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買通幾個歹人,讓他們去殺了林氏母女。
但是這些人動手前被林秀才的學生,也就是林氏改嫁的那人發現了。
那人雖然學識一般,也未能考取功名,但為人正直,娶林氏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老師能安心離去罷了。
他見有人跟蹤,便將此事告訴了林氏,讓她帶著寧玥和一些值錢的細軟偷偷離開客棧,還說自己不想被他們拖累,要跟他們分開往另一個方向走,不將他們直接交給對方已經是他仁慈了。
林氏自己也知道自己對別人而言其實根本就是累贅,沒有多說什麼,當即便帶著女兒離開了。
那人卻並未如他所言那般立刻往相反的方向走,而是一直在屋子裡待著,直到第二日都沒有出門。
等那幾個歹人發現不對勁前來查看的時候,發現房中只有一人,林氏和寧玥早已不知去向,自然大怒,幾番拷問也從那人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惱怒之下竟將這人殺了。
林氏對此一無所知,帶著女兒一路奔逃,不敢回寧家,也不敢給寧琰寫信,因為他知道當時年幼的寧琰還保護不了他們,這樣非但沒用,還會暴露自己的行蹤。
她唯一的辦法只有帶著女兒在外面過幾年,盼著幾年後寧琰能夠撐起門庭當家做主,這樣她或許還有回去的機會。
可是還沒等寧琰長大考取功名,她就先香消玉殞了,連寧玥也險些命喪歹人刀下,要不是當初林氏心善順手救了餘刃一命,也就沒有後來寧玥被救的事了。
寧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雙拳幾次握緊又鬆開,掌心被掐出幾個血印。
信中關三告訴他,寧老太爺買通那幾個殺手之後,二夫人宋氏還私下又給那幾個殺手加了一筆銀子,讓他們用香燭燙掉寧玥額頭上那顆硃砂痣。
那幾人只以為這是為了不讓人知道寧玥的身份,但寧琰知道,她其實只是心思惡毒,覺得這顆痣不該長在玥兒頭上,而該長在她自己的女兒頭上,所以想用當初老太爺差點兒加諸到她女兒身上的事來毀掉這顆痣。
難怪玥兒那麼不喜歡那顆硃砂痣,即便失憶了也要一直把它擋上,或許她當年就是無意聽到了什麼。
又或者在逃亡途中母親為了不讓她暴露身份,故意將這顆痣擋起來了,她自己便也知道這顆痣不好,會帶來麻煩,心裡便厭惡了。
寧琰並不知道真正的寧玥其實早就已經死了,現在的寧玥也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喜歡這顆痣。
他只知道他的繼母和妹妹當年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趕出家門,後來更是一個死於非命,一個流落在外十餘載,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宋氏和老太爺。
至於寧二老爺……
跟宋氏同床共枕十餘年,若說他真的傻到什麼都不知道,寧琰是絕不相信的。
他就算不是主謀,也是從犯,眼看著他的母親和妹妹被人欺辱,不僅悶不吭聲,還坐享其成。
寧琰深吸一口氣,當即寫了封信,將這件事交給了趙乾處理。
所以當寧大老爺離世以後,她便故意把林氏去上香的時間透露給了許懷,挑撥他去羞辱林氏。
許懷本就因為當初林氏不肯給他做妾的事情耿耿於懷,何況林氏嫁入寧家之後,許多人為了討好寧家故意打壓他,他心裡自然更不痛快了。
如今寧大老爺去了,沒人護著林氏了,他又知道寧老太爺其實自始至終都不喜歡林氏這個兒媳,根本就不會為她出頭,於是聽了宋氏的挑撥便等在路上羞辱了林氏一番,污衊林氏私下偷偷給他傳信,想改嫁到他許家,還當著一眾下人的面說自己好馬不吃回頭草,絕不會再收她云云。
這消息自然很快傳到寧老太爺耳朵里,寧老太爺大怒,覺得是林氏不安分,剛死了丈夫沒多久便開始勾搭男人。
宋氏藉機又挑撥寧老太爺,在跟著寧二老爺一起去請安的時候故意做出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說懷疑寧玥不是寧家的種,不然林氏既與原配所生的嫡子關係不錯,又有被視若明珠的年幼女兒,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想要改嫁呢?是不是想隱藏什麼,所以才急於離開寧家?
寧老太爺雖然不大相信,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將寧玥抱過去驗了血,想要滴血認親,免得亂了自家血脈。
宋氏一早便做好準備,等寧玥被抱過去的時候,以下人沒有輕重為由,親自給寧玥滴了血。
但實際上寧玥手指上的血都被她蹭到衣袖上了,真正滴入水中的是她從一個老道那裡得來的一種不溶於水的紅墨。
所以被做了手腳的其實根本就不是水,而是血。
而寧老太爺心中本就存了疑,當即便大怒要將林氏趕出家門,哪裡會去驗證血的真假。
之後的事情便是寧琰所知,林秀才上門與寧老太爺理論,並且最終一怒之下將林氏和寧玥一起帶走了,死前還逼著林氏改了嫁,讓她跟他那學生一起離開鳳陽。
但是林秀才一死,寧老太爺怎麼會放過亂了他寧家血脈的女人和孩子,尤其這兩人與寧琰的關係都很好,若是慫恿了寧琰什麼,讓他不相信滴血驗親的結果,那不是又要生亂?
何況這種丟人的事,他根本就不想讓寧琰知道,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買通幾個歹人,讓他們去殺了林氏母女。
但是這些人動手前被林秀才的學生,也就是林氏改嫁的那人發現了。
那人雖然學識一般,也未能考取功名,但為人正直,娶林氏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老師能安心離去罷了。
他見有人跟蹤,便將此事告訴了林氏,讓她帶著寧玥和一些值錢的細軟偷偷離開客棧,還說自己不想被他們拖累,要跟他們分開往另一個方向走,不將他們直接交給對方已經是他仁慈了。
林氏自己也知道自己對別人而言其實根本就是累贅,沒有多說什麼,當即便帶著女兒離開了。
那人卻並未如他所言那般立刻往相反的方向走,而是一直在屋子裡待著,直到第二日都沒有出門。
等那幾個歹人發現不對勁前來查看的時候,發現房中只有一人,林氏和寧玥早已不知去向,自然大怒,幾番拷問也從那人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惱怒之下竟將這人殺了。
林氏對此一無所知,帶著女兒一路奔逃,不敢回寧家,也不敢給寧琰寫信,因為他知道當時年幼的寧琰還保護不了他們,這樣非但沒用,還會暴露自己的行蹤。
她唯一的辦法只有帶著女兒在外面過幾年,盼著幾年後寧琰能夠撐起門庭當家做主,這樣她或許還有回去的機會。
可是還沒等寧琰長大考取功名,她就先香消玉殞了,連寧玥也險些命喪歹人刀下,要不是當初林氏心善順手救了餘刃一命,也就沒有後來寧玥被救的事了。
寧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雙拳幾次握緊又鬆開,掌心被掐出幾個血印。
信中關三告訴他,寧老太爺買通那幾個殺手之後,二夫人宋氏還私下又給那幾個殺手加了一筆銀子,讓他們用香燭燙掉寧玥額頭上那顆硃砂痣。
那幾人只以為這是為了不讓人知道寧玥的身份,但寧琰知道,她其實只是心思惡毒,覺得這顆痣不該長在玥兒頭上,而該長在她自己的女兒頭上,所以想用當初老太爺差點兒加諸到她女兒身上的事來毀掉這顆痣。
難怪玥兒那麼不喜歡那顆硃砂痣,即便失憶了也要一直把它擋上,或許她當年就是無意聽到了什麼。
又或者在逃亡途中母親為了不讓她暴露身份,故意將這顆痣擋起來了,她自己便也知道這顆痣不好,會帶來麻煩,心裡便厭惡了。
寧琰並不知道真正的寧玥其實早就已經死了,現在的寧玥也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喜歡這顆痣。
他只知道他的繼母和妹妹當年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趕出家門,後來更是一個死於非命,一個流落在外十餘載,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宋氏和老太爺。
至於寧二老爺……
跟宋氏同床共枕十餘年,若說他真的傻到什麼都不知道,寧琰是絕不相信的。
他就算不是主謀,也是從犯,眼看著他的母親和妹妹被人欺辱,不僅悶不吭聲,還坐享其成。
寧琰深吸一口氣,當即寫了封信,將這件事交給了趙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