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說著,他有些明白過來了, 難道孩子不是元家的?

  他起身驚道:「老三,可弟妹不是一入府就懷上了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孩子來歷有什麼問題?」

  元永業只好自揭短處:「華貞是懷著身孕嫁給我的……只不過才有孕月余, 絲毫不顯。」

  元永固大驚,半晌說不出話, 看著兩個兄弟咋舌:「這、這、這是怎麼回事!母親在時, 怎麼會同意?」

  元永業羞赧道:「我當時痴心華貞, 自願娶她的。何況以她家世匹配與我,當是下嫁,若無此事,我怎麼能娶得到她?」

  說到底,為美色所誤矣。

  元永固不禁問道:「那枝姐兒……」

  元永業說:「枝姐兒當然是我的女兒!」

  元永固鬆了口氣, 可別一個兩個三個的,都不是元家血脈,全替旁人養了孩子。況且現在枝姐兒要入宮為後了,養了這麼大的孩子,沒得白白便宜了別人。

  「大哥,怎麼這事連你都知道,我卻不知道?」

  元永平沒好氣說:「這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嗎?」

  元永固無語。

  元永平嘆氣道:「若不是母親那時候拿不定主意與我商量,這樣的事情,老三也未必願意讓我知道。只是沒想到這孩子還會回來,你如今也當家了,知道就知道吧。」

  元永業覺得臉上無光,自顧坐著喝茶。

  元永固忖量片刻,說:「既然是聖僧入京,他若無歸宗之意,咱們也別攀那份親情了。」

  元永業說:「出家之人,哪裡來的親情一說。」

  孩子畢竟不是他的,他答應原配妻子養到孩子元本穩固,已經做到了,再讓他做便宜爹,掛「元」一姓氏,他不願意。

  元永平點著頭,贊同兄弟的說話,就道:「想來高僧也不會主動來認我們,如果沒有人生事,元家姑且裝作不知。便是鬧出風聲來了,他既已是出家人,我們只敬著他就是了。還有,這事老二你不要往外說。」

  元永固道:「大哥,您當弟弟是傻子嗎!」

  元永平道:「我是說,你的妻子孩子都不要說!」

  元永固和妻子王氏關係和睦,長話短話都說的,他聲音低了:「是。」

  兄弟三人正要散了,躲在書房外的元若枝連忙退去。

  她原是聽說聖僧似乎來處與兄長一致,她已許多年不曾收到兄長家書,想找元永業問一問究竟,沒料到父親身邊伺候的人說,人被大老爺叫去了,她便自作主張偷溜過來,卻聽到了有關哥哥身世的事情。

  「母親……您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元若枝回到人語堂,捧著郎華貞年輕時候的畫像端詳,心中無限疑問。

  她更好奇,兄長到底是誰的孩子?為什麼要送入佛門?

  佛門清苦,如果元家不想養,哪怕送去莊子上或者給人做繼子也好,為何要入佛門?難道這也是母親的意思嗎?

  畫像中的女子生得絕美,她坐在廊下神色平靜,只是眼角眉梢都缺了生機一般。

  -

  聖僧入京,因治瘟疫有功,朝廷將以禮待之。

  聶延璋也吩咐了禮部在城門口迎接聖僧,準備邀其入宮赴賞功宴。

  聖僧進了京,萬人空巷,比新科狀元遊街那日還熱鬧。

  所有人都圍出去見聖僧。

  元若枝也心神意動,十分想出去見一見聖僧。

  只是她正準備大婚之事,原又陷在天府星風波之中,不好露面罷了,便打發了丫鬟出去看。

  玉璧玉勾紛紛上街圍觀聖僧,街上人流如織,摩肩接踵,堪堪只能看得見聖僧的灰色僧袍。

  玉璧竭力扒開人群,勉強看到了一點點聖僧的側臉,只一眼,她就呆了,直到被擠出人群,都還在愣神。

  玉勾焦急地問:「你看見了?長什麼樣子?」

  玉璧痴痴地說:「聖僧生得真好看,不知道他笑沒笑,瞧了他便覺得如沐春風,心都寧靜了。」

  玉勾沒看到,覺得玉璧說得神乎其神,置之一笑,催促道:「好了,回去復命吧!」

  玉璧照樣拿原話說給元若枝聽。

  元若枝心想,母親長得就很好看,若兄長生父也好看,兄長自是不差的。

  玉璧偷偷地小聲說:「姑娘,其實奴婢覺得聖僧長得與您還有幾分像,下巴真像。」

  元若枝心口跳了一下,呵斥道:「以後這樣的胡話不要再說了!」

  玉勾笑道:「咱們只是私下說。」又說玉璧:「當是姑娘像聖僧,聖僧怎的好像姑娘?」

  元若枝這會兒倒是沒指責玉勾說得不對,兄長比她出生早,當然是她像兄長。

  玉璧說:「不說聖僧像誰的事情了,現在聖僧進宮,如果有宮宴,或許會請百官和官眷,姑娘沒準兒有機會見到呢!」

  元若枝笑著搖了搖頭,即便邀請百官,她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出面的。

  -

  皇宮。

  禮部來人稟報聶延璋說,已經安排了聖僧在官邸下榻。

  陳福也回來了。

  聶延璋打發了閒人走,問陳福:「瞧見了?」

  陳福笑:「瞧見了!圍觀的人可不少,奴婢湊近了瞧的。」

  聶延璋擱下硃筆,撫摸著拇指上的玉扳指,道:「你覺得怎麼樣?」

  陳福又笑:「皇上是問哪個方面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