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皇后轉頭又問皇貴妃,「妹妹可有什麼喜歡的?本宮也給你單獨留著。」
皇貴妃沉吟片刻,道,「臣妾也米有什麼特別的喜好,不過每年進宮的有一種叫做鳳尾緞,是揚州府特有的,從前臣妾與純貴妃、還有薄妃都是常州一起陪陛下走出來的,皇后娘娘不如把這鳳尾緞分給咱們姐妹三個,也好全了咱們的思鄉之情。」
皇后下意識去看薄妃。
薄妃明顯有那麼一點慌亂。
皇后點頭,笑得溫柔,「是了,你們三人都是陛下潛邸老人,真叫人羨慕。」
散場之後,純貴妃首次出門不是第一位,待皇貴妃坐上了十人抬的步攆,她才緊隨其後,上攆離開。
下午午覺後,謝妃柔妃來皇后宮裡說話,到了吃飯時,謝妃先行告退。
柔妃服侍皇后吃飯才走。
晚上,陛下翻了柔妃的牌子。
不是椒房專寵的純貴妃,而是與純貴妃有幾分相似,卻比純貴妃年輕了十幾歲的柔妃。
皇后簡直志得意滿,她這一次攻心離間計,比想像中的效果好多了。
然而晚上無事,她叫人拿來九宮分發進貢料子的名錄時,一下想起今日孟氏說的那句話,就算孟氏是拉著那兩個一起扯大旗,但細想來,還是叫她心神不寧。
皇后的目光在鳳邀宮薄妃那裡,停留了許久。
薄妃說要把孩子先給她,結果孩子沒有了。
也不知她的忠心有幾分的可能。
再進一步想:皇后一下,皇貴妃、純貴妃、薄妃都是常州潛邸上來的舊人,楊貴妃向來都是投靠純貴妃的。
竟然宮裡幾個高位妃嬪,全都與她不在一條線上。
皇后心煩意亂,放下這些瑣事,抬頭讓人把謝妃喊來。
宮女小心翼翼稟報,「謝妃與謝昭儀聽說去了柔妃宮裡伴駕。」
皇后一愣,忽然想起好像她是這麼叮囑,叫柔妃在陛下面前多提謝氏姐妹。
次日眾人請安散場,柔妃謝妃被皇后留下。
葉玉杏走出鳳 * 儀宮,恭送了皇貴妃,自己坐上步攆,正待要走,楊貴妃卻來給她行禮,「姐姐。」
楊貴妃目光複雜,好似有話不敢說,她從來都是天真可愛,除了那次要救杜氏之外,未有過這樣的神色。
葉玉杏便道,「本宮著急送長平去太極宮北殿讀書,你隨本宮一起來吧。」
長平最近喜歡陪著劉啟一起讀書,不管能不能聽懂,反正乖乖從頭坐到尾,太傅孫正很喜歡這麼乖巧的小公主,叫人也給小公主置辦了桌椅,擺在房間角落陪讀。
是以這段時間每次請安完,她都懶得與這些妃嬪爭風吃醋,急匆匆回關雎宮,送女兒去「上學」。
楊貴妃開心「嗯」了一聲,緊隨其後往關雎宮走。
到了關雎宮,長平早就穿得整整齊齊,抱著她娘親手給她縫的小書包坐在關雎宮大門口的台階上,一意孤行哪裡都不去,就在這裡等她娘回來接她。
為了怕啟兒心中多想,葉玉杏還把啟兒小時候她縫的那個小書包還給了他,說明兩人都有,她沒刻意偏心長平。
可惜孩子大了,早也不用這樣的玩意兒。
一路來來往往的宮人,總得來給長平公主行禮。
葉玉杏說了好幾回這孩子都不聽。
這回見到母妃的步攆終於來了,長平飛身起來,跳上自己歇在宮牆下的步輦,拍著扶手就喊,「快起快起!」
純貴妃沒走到跟前,這裡都準備好了。
三抬步輦依次往太極殿北殿走去。
送走了歡天喜地上學去的女兒,純貴妃與楊貴妃還回了關雎宮,兩個端著茶吃著點心,說起了話。
楊貴妃一點不含糊,直接上來就是重點:「昨日陛下本來只翻了柔妃的牌子,結果後來螽斯宮出來幾個太監,去了先進宮,把謝氏姐妹一併接了過去。」
柔妃住在螽斯宮,與謝妃的先進宮只隔了一條長街。
葉玉杏點頭,「本宮有所耳聞。」
這不很正常麼。
楊貴妃卻低了頭,不知怎麼開口似的,憋足了勇氣,才道,「那一日姐姐安排妹妹與賈昭儀一起……,我們倆一起侍奉陛下,妹妹當時感覺有些不妥,後來事情太多就忘記了。昨晚聽說陛下那事兒,忽然想起當時情形,心裡怪不自在的,就來姐姐說一說。」
葉玉杏笑道,「咱們陛下力氣大精神足,是好事。你看宮裡孩子才幾個,陛下多辛苦,後宮多豐收麼。」
聽她這個角度來說,楊貴妃忽然一愣,繼而捂著嘴笑個不停。
葉玉杏不知有什麼好笑的,可能是人年輕,笑點低罷了。
不過她這笑起來,膽子就大了一點。
過了會兒,她好容易忍住笑,果然放開了些,把嘴巴遞到純貴妃耳邊,悄悄道,「那晚我與賈昭儀侍奉陛下時,陛下好像吃了什麼東西,也沒叫我們倆看見。」
葉玉杏嗑瓜子的手頓住。
楊貴妃說完,就離開了她耳邊,重新端莊的坐好。
葉玉杏好似沒事兒人一樣,繼續嗑瓜子,「我知道了。」
楊貴妃使命抵達,放心地說起了別的趣事,之後陪純貴妃接了下學的長平公主,回來一起吃了午飯才走。
這件事了無痕跡地過去了。
幾日後,陛下與前來太極殿接女兒的純貴妃,還有兒子劉啟一起吃飯,因劉啟讀書很好,因此賞了她不少珍貴的料子。
皇貴妃沉吟片刻,道,「臣妾也米有什麼特別的喜好,不過每年進宮的有一種叫做鳳尾緞,是揚州府特有的,從前臣妾與純貴妃、還有薄妃都是常州一起陪陛下走出來的,皇后娘娘不如把這鳳尾緞分給咱們姐妹三個,也好全了咱們的思鄉之情。」
皇后下意識去看薄妃。
薄妃明顯有那麼一點慌亂。
皇后點頭,笑得溫柔,「是了,你們三人都是陛下潛邸老人,真叫人羨慕。」
散場之後,純貴妃首次出門不是第一位,待皇貴妃坐上了十人抬的步攆,她才緊隨其後,上攆離開。
下午午覺後,謝妃柔妃來皇后宮裡說話,到了吃飯時,謝妃先行告退。
柔妃服侍皇后吃飯才走。
晚上,陛下翻了柔妃的牌子。
不是椒房專寵的純貴妃,而是與純貴妃有幾分相似,卻比純貴妃年輕了十幾歲的柔妃。
皇后簡直志得意滿,她這一次攻心離間計,比想像中的效果好多了。
然而晚上無事,她叫人拿來九宮分發進貢料子的名錄時,一下想起今日孟氏說的那句話,就算孟氏是拉著那兩個一起扯大旗,但細想來,還是叫她心神不寧。
皇后的目光在鳳邀宮薄妃那裡,停留了許久。
薄妃說要把孩子先給她,結果孩子沒有了。
也不知她的忠心有幾分的可能。
再進一步想:皇后一下,皇貴妃、純貴妃、薄妃都是常州潛邸上來的舊人,楊貴妃向來都是投靠純貴妃的。
竟然宮裡幾個高位妃嬪,全都與她不在一條線上。
皇后心煩意亂,放下這些瑣事,抬頭讓人把謝妃喊來。
宮女小心翼翼稟報,「謝妃與謝昭儀聽說去了柔妃宮裡伴駕。」
皇后一愣,忽然想起好像她是這麼叮囑,叫柔妃在陛下面前多提謝氏姐妹。
次日眾人請安散場,柔妃謝妃被皇后留下。
葉玉杏走出鳳 * 儀宮,恭送了皇貴妃,自己坐上步攆,正待要走,楊貴妃卻來給她行禮,「姐姐。」
楊貴妃目光複雜,好似有話不敢說,她從來都是天真可愛,除了那次要救杜氏之外,未有過這樣的神色。
葉玉杏便道,「本宮著急送長平去太極宮北殿讀書,你隨本宮一起來吧。」
長平最近喜歡陪著劉啟一起讀書,不管能不能聽懂,反正乖乖從頭坐到尾,太傅孫正很喜歡這麼乖巧的小公主,叫人也給小公主置辦了桌椅,擺在房間角落陪讀。
是以這段時間每次請安完,她都懶得與這些妃嬪爭風吃醋,急匆匆回關雎宮,送女兒去「上學」。
楊貴妃開心「嗯」了一聲,緊隨其後往關雎宮走。
到了關雎宮,長平早就穿得整整齊齊,抱著她娘親手給她縫的小書包坐在關雎宮大門口的台階上,一意孤行哪裡都不去,就在這裡等她娘回來接她。
為了怕啟兒心中多想,葉玉杏還把啟兒小時候她縫的那個小書包還給了他,說明兩人都有,她沒刻意偏心長平。
可惜孩子大了,早也不用這樣的玩意兒。
一路來來往往的宮人,總得來給長平公主行禮。
葉玉杏說了好幾回這孩子都不聽。
這回見到母妃的步攆終於來了,長平飛身起來,跳上自己歇在宮牆下的步輦,拍著扶手就喊,「快起快起!」
純貴妃沒走到跟前,這裡都準備好了。
三抬步輦依次往太極殿北殿走去。
送走了歡天喜地上學去的女兒,純貴妃與楊貴妃還回了關雎宮,兩個端著茶吃著點心,說起了話。
楊貴妃一點不含糊,直接上來就是重點:「昨日陛下本來只翻了柔妃的牌子,結果後來螽斯宮出來幾個太監,去了先進宮,把謝氏姐妹一併接了過去。」
柔妃住在螽斯宮,與謝妃的先進宮只隔了一條長街。
葉玉杏點頭,「本宮有所耳聞。」
這不很正常麼。
楊貴妃卻低了頭,不知怎麼開口似的,憋足了勇氣,才道,「那一日姐姐安排妹妹與賈昭儀一起……,我們倆一起侍奉陛下,妹妹當時感覺有些不妥,後來事情太多就忘記了。昨晚聽說陛下那事兒,忽然想起當時情形,心裡怪不自在的,就來姐姐說一說。」
葉玉杏笑道,「咱們陛下力氣大精神足,是好事。你看宮裡孩子才幾個,陛下多辛苦,後宮多豐收麼。」
聽她這個角度來說,楊貴妃忽然一愣,繼而捂著嘴笑個不停。
葉玉杏不知有什麼好笑的,可能是人年輕,笑點低罷了。
不過她這笑起來,膽子就大了一點。
過了會兒,她好容易忍住笑,果然放開了些,把嘴巴遞到純貴妃耳邊,悄悄道,「那晚我與賈昭儀侍奉陛下時,陛下好像吃了什麼東西,也沒叫我們倆看見。」
葉玉杏嗑瓜子的手頓住。
楊貴妃說完,就離開了她耳邊,重新端莊的坐好。
葉玉杏好似沒事兒人一樣,繼續嗑瓜子,「我知道了。」
楊貴妃使命抵達,放心地說起了別的趣事,之後陪純貴妃接了下學的長平公主,回來一起吃了午飯才走。
這件事了無痕跡地過去了。
幾日後,陛下與前來太極殿接女兒的純貴妃,還有兒子劉啟一起吃飯,因劉啟讀書很好,因此賞了她不少珍貴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