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刑部尚書記性不差,下午時何寺丞剛露面做了人證,他當然記得:「你是想說,當時簡言之去西山找衛如流,正是將這本帳冊給了衛如流?」

  「不錯。」慕秋肯定了刑部尚書的推測,「這本帳冊是簡言之從北涼侍衛那飛翮那裡找到的,而那飛翮是從沮浚那裡偷來的。」

  刑部尚書看向簡言之。

  簡言之附和慕秋的說法:「事情確實如慕姑娘所言。那飛翮如今還被關在大理寺牢房裡,大人若是不信,可以隨時去提審那飛翮。」

  「那沮浚又是從何處得到這本帳冊的?」在端王的示意下,刑部右侍郎頂著刑部尚書不善的目光,硬著頭皮問道。

  衛如流回道:「前年沮浚從江安手裡買走過大批私鹽,他能接觸並偷走帳冊並不奇怪。」

  刑部右侍郎站起身,想去拿慕秋手裡的帳本,刑部尚書抬手揮退了刑部右侍郎,他咽了咽口水,親自走到慕秋身邊,小心翼翼接過那本並不算厚的帳冊。

  「大人,做這本帳冊的人為了保密,每筆帳目都記得比較凌亂,我這有已經梳理好的帳本可供大人翻閱。」慕秋適時將另一本整理過的帳本也交給刑部尚書。

  刑部尚書翻開帳冊第一頁,看清第一筆交易的時間,心情五味雜陳。

  「本官記得,北涼那邊沒有大型鹽場,所以北涼一直很缺鹽用。以前為了供應足夠的鹽,北涼每年都會從大燕買鹽……」

  「但從十年前開始,北涼似乎是找到了供應鹽的辦法,再也沒有向大燕買過一斗鹽……」

  刑部尚書抬起頭,看向角落裡的戶部尚書,聲音苦澀:「你可記得具體是在哪一年哪一月?」

  戶部尚書懵了半晌:「……若沒記錯的話,是建元三十八年五月。」

  這個時間點聽著有些耳熟啊。

  不少官員都這麼想著。

  很快,有反應過來的人狠狠一拍大腿。

  可不是耳熟嗎。

  建元三十八年五月,正是揚州私鹽運往全國各地的時間點。

  「就在建元三十八年五月,北涼從江安手裡——」刑部尚書撕開了老好人的面具,狠狠怒視江安,「以極低的價格購買了五百石的鹽!」

  「有了價格如此低廉的揚州私鹽買,北涼人又怎麼可能來買價格昂貴的官鹽!?」

  原本還有些顧忌著端王,但現在,刑部尚書連端王的面子都不給了,他冷聲道:「來人,把江安給本官拿下!」

  幾個衙役迅速上前制服江安。

  江安身為端王的幕僚,就坐在端王的身後,衙役過來制服江安,江安掙扎時,不慎將端王面前的茶盞撞翻。

  已經放涼的淺紅色茶水蔓得到處都是。

  端王起身,拍拍被茶水濺濕的衣擺,目光看向江時,帶著些詢問。

  江時皺著眉頭,心情已不復最初的平靜。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江安基本是保不住了,就連他和端王都有可能會受到牽連。

  江時用了極短的時間分析清楚利弊,輕而堅定地搖了搖頭。

  端王用帕子擦了擦手,重新坐回椅子。

  江安眼裡的光熄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已經成為了一枚棄子。他失去了所有掙扎的力氣,任由刑部衙役像拖死狗般,將他拖到大堂中央,趴跪在衛如流身側。

  江淮離將江安的神情納入眼底,兩人關係一般,但眼下這幕,依舊讓他有種兔死狐悲的哀戚——

  要知道,江安可是江時精心培養的晚輩,該放棄的時候,江時卻比任何人都要果決。

  他這個養子,在江時心裡的份量,還不如江安。

  第九十三章 重提山海關舊事!

  寒冷的風攜月色穿過夜空。

  打更人敲響銅鑼,嘹亮的聲音從衙門外那條巷道傳進來。

  此時已是戌時,在場眾人足足四個時辰滴水未沾,像慕秋、簡言之這些年輕人還撐得住,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已經開始覺得有些不舒服。

  但讓他們現在離開是絕對不可能的。

  任誰都看得出來,江安雖已伏法,今晚這件事情還沒完。

  畢竟,衛如流狀告的,是江時與端王衛燃勾結北涼,江安充其量只是個馬前卒。

  衙役抬著幾大籮筐的乾糧匆匆跑進來,將乾糧和水分發給每個人。

  刑部的人當然不可能讓建元帝和皇后吃這些粗食,但其他人可就顧不上了,要想吃好的就自己回家去吃,留在刑部只能吃這些乾糧。哪怕是王爺也不例外。

  衛如流也分到了兩塊乾糧,他沒什麼胃口,被關在北暗牢里這麼長時間,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極大負擔,不過慕秋就站在他身邊,衛如流不想讓她看出異常,就著熱水勉強用了些。

  「再喝些水吧。」

  慕秋將手裡的竹筒遞給他。

  她只喝了幾口,竹筒還剩了大半的水。

  衛如流接過,壓低聲音問她:「累嗎?」

  慕秋仰著臉,用力搖頭:「不累,我很興奮。」

  看著她這般模樣,衛如流眼眸微彎。

  這段時間他被關在北暗牢里,一直是她在外面奔波,也是她替他完成了所有後手。

  他不知道她做了多少,也不清楚她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什麼,但衛如流可以肯定,她比他預期的還要厲害。

  這裡不是個適合談話的地方,衛如流不緊不慢喝著水,餘光瞥見神遊天外的江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