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這段時間張百戶都在演戲,他早已背叛了衛如流。

  「張百戶,衛如流是否曾經派你去過邊境平城?」

  「是。」

  「衛如流是否命你調查接觸過平城守將?」

  「是。」

  一連問了幾個問題,張百戶都開口應「是」,而衛如流對張百戶的回答,依舊沒有提出異議。

  上完人證,便到了物證。

  第一件物證,是衛如流的武器——那把彎刀。

  老仵作被請了上來。

  這位老仵作並不是一般的仵作,他出生於仵作世家,祖上三代人都是做這一行的,從入行開始,手裡驗過的屍體數不勝數。

  沮浚的屍體正是由他來驗的。

  他兩手托著彎刀,恭聲道:「小人確信,沮浚脖頸處的致命傷正是這把刀留下來的。」

  衛如流眉梢微微一挑。

  慕秋冷笑。

  簡言之氣得直想翻白眼。

  郁墨盯著老仵作,恨不得現在衝過去把他打趴,往他臉上狠狠呸幾口。

  一直安然坐著的平王換了個坐姿。

  他們五人對真相再清楚不過,沮浚絕不可能死於這把形制詭異的彎刀。

  但老仵作就是敢站在這裡顛倒是非黑白。

  他有恃無恐。

  因為沮浚是北涼人,他的屍體早就被運回北涼安葬了。

  也因為驗屍時記錄的內容早就被篡改過。

  他說什麼,自然就是什麼。

  第二件證物,是幾封書信。

  ——這是衛如流與北涼新帝聯絡,出賣大燕機密的書信。

  遠遠瞥見信封上的字跡,慕秋已忍不住皺起眉頭。

  她確信衛如流沒有寫過這些書信,但信封上的那手字跡,當真是臨摹得與衛如流的字跡有九成九相似,連她都無法分辨出真偽來。

  刑部尚書命人取來衛如流的墨寶。

  擅書法的兩位翰林學士被請上來比對字跡,良久,兩位翰林學士都下了結論,確定這是同一人的字跡。

  刑部尚書收好書信,問衛如流:

  「如今人證物證俱全,衛如流,你可認罪?」

  第九十章 「我何罪之有?」

  面對刑部尚書的喝問,衛如流的回答依舊是:「我何罪之有?」

  「本官問過你,你對人證所說的話可有異議,你當時答的分明是沒有異議!」

  「因為人證說的話確實沒有問題。」衛如流與刑部尚書對視,「我做過的事情,全都認了,沒做過的,自然不會認。」

  「也就是說,你承認了人證,卻否認了物證?」

  「我的確在茶莊見過沮浚,簡言之也的確來西山找過我,張百戶也曾奉我的命令前去平城調查,但這並不能說明我殺了沮浚,更不能說明我與北涼有所勾結。」

  刑部尚書露出思索狀,沒等他繼續詢問,坐在刑部尚書右手邊的刑部右侍郎已按捺不住,喝道:「荒謬,人證還有造假的可能,物證如何做得了假!?」

  簡言之嘟囔:「這官衙里,哪一件物品不是人憑空造出來的?能憑空造物,又如何不能在物上造假?」

  刑部右侍郎:「強詞奪理!」

  簡言之回敬:「這叫忠言逆耳。大人不喜歡聽,不代表我說得沒有道理。」

  刑部右侍郎橫眉冷對,就要再罵。

  刑部尚書抬手,不滿道:「行了。犯人可以出聲為自己爭辯。」

  制止住刑部右侍郎,刑部尚書垂眸看著衛如流:「衛如流,你說物證是假的,理由呢?」

  衛如流立於大堂中央。

  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他依舊冷靜,能在最短時間內抓住言語間的漏洞。

  「第一個物證,說是物證,實則應該算是人證。」

  「沮浚的屍體早已回到北涼,無法再次開棺驗屍。我們只能從仵作的口中知曉屍體的具體情況,如果仵作記岔了呢?如果仵作被人收買了呢?」

  刑部尚書暗暗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本官看過仵作的驗屍記錄,並無二次塗改痕跡。」

  衛如流問:「不能塗改,但若是在末尾稍稍補上幾句話,大人又如何能分辨出來?」

  刑部尚書揮手,命人取來驗屍記錄。

  一旁的老仵作臉色霎白。

  在刑部尚書重新翻看驗屍記錄時,衛如流又道:「大人可曾研究過我這把彎刀?」

  刑部尚書隨口道:「研究過一二。」

  「這把彎刀形制奇異,殺人時留下的刀痕會呈內寬外窄之勢。但寬也是相對而言,它的痕跡只比絲線粗上一些,所以刀痕會格外特別。」衛如流輕輕笑了下,「大人可以拿我這把刀和隨便一把刀去割死囚的手臂,比對一番,就知道差別有多大了。」

  刑部尚書抬起頭來:「你的意思是……」

  衛如流肯定道:「沒錯,我若真想悄無聲息殺死沮浚,就絕不會用這把武器!」

  刑部右侍郎再次插話進來:「沮浚身死一案是由大理寺負責,就算他們看出來刀痕不對,也不會開口點出來。你這話只能再次證明大理寺確實包庇了你。」

  刑部尚書惱怒地瞪了刑部右侍郎一眼。

  他知道刑部右侍郎投靠了端王,但再怎麼說,刑部右侍郎也是刑部的一份子。

  現在陛下就坐在不遠處旁聽,刑部右侍郎屢次這麼插話,只會影響陛下對刑部的觀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