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慕秋接下來的話更加放肆。
「您將衛如流的真實身份告訴沮浚,利用沮浚,將衛如流的調查目光引到江安和端王身上。」
「隨後,您派人去殺了沮浚,想要拿走沮浚身上的帳本。」
「可惜的是,您的人沒有找到帳本,調查了幾日,才發現帳本被北涼侍衛那飛翮偷走了,於是您派了四名死士去截殺那飛翮。但這一幕無意間被簡言之撞破,於是兜兜轉轉,帳本落到了我們手裡。」
這便是沮浚身死的真相。
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平王計劃里的一環。
簡言之聽得頭皮發麻,擔心平王會因此動怒,可令他意外的是,平王居然鼓起了掌。
「很精彩的分析。」
平王讚嘆,直接承認下來。
「你說得全都對。」
「但你今天悄悄來見本王,應該不是想把本王供出去救你的未婚夫吧。」
「當然不是。」
慕秋繃緊的後背悄悄放鬆下來。
「沮浚這個人在臣女看來早就該死了,他死在誰手裡並不重要。」
這樣背叛了同僚、背叛了國家的人,讓他回到北涼繼續錦衣玉食,那才叫天大的諷刺。
平王的手下將他一刀斃命,都是便宜了他。
所以慕秋沒有必要將平王供出去。
再說了,她上面提出的那些都是她的推測,雖說推測得與真相八.九不離十,但她可沒有證據證明。
慕秋繼續道:「衛如流身上的罪名是謀害沮浚、通敵叛國,要洗刷這兩項罪名救出衛如流說難也不難,真正難的是怎麼保證類似的事情不會重演。」
平王聞弦歌而知雅意:「所以你找到本王,是希望與本王聯手對付江時和端王?」
慕秋點頭:「是。」
只有解決掉江時和端王,才能一勞永逸。
僅憑衛如流一人查到的東西不足以對付端王和江時。
要是再加上平王手裡的東西呢?
平王野心勃勃,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謀奪儲君之心,攔在他面前最大的敵人是端王,而端王身後站著的是江時和江家,他不可能沒有任何準備。
他能查到沮浚,查到十年前山海關大戰的內情,足以說明他的情報力量並不比衛如流差多少,所以他手裡的東西一定夠份量。
哪怕不能完全扳倒端王和江時,慕秋相信藉此也足以從他們身上狠狠撕咬下一塊肉,令他們大傷元氣,短時間內自顧不暇!
平王笑了笑,笑聲里不帶什麼諷刺,卻像是在點破慕秋的天真:「你的想法很不錯,但本王為什麼要幫你?」
他沒有必要現在就去和江時、端王對著幹。
豈料慕秋聽到他的問題,不僅沒有泄氣,反倒精神一震。
她當然不指望三言兩語就能說服平王,只要平王願意去問一句「為什麼」,願意往下聽她的勸說,那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局面。
慕秋問道:「王爺覺得江時可怕嗎?」
平王直率評價:「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滿朝文武中找不出比他更可怕的存在。」
「王爺說得對,臣女也是這麼認為的。」
慕秋並不否認這位敵人的強大。
「江時是端王的表兄,兩人是政治上的同盟,要想對付江時,就必須對付端王;同理,要想解決掉端王,也必須一併解決掉江時。可他們一個是吏部尚書,一個是皇后嫡出,兩人聯手之下,朝中何人能擋其鋒芒?」
不等平王接話,慕秋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衛如流不能,王爺也不能。」
平王皺了皺眉:「你是想說,只有本王與衛如流聯手,才能有一線勝機?」
「難道不是嗎?」慕秋鎮定問道。
是。
平王慢慢收斂起臉上的笑容。
他無法反駁。
氣氛醞釀得剛剛好,慕秋迅速解下別在腰間的寶刀,兩手平舉奉到平王面前:「臣女與王爺有共同的敵人,如今願將刀刃親手奉上,助王爺剷除敵人。」
平王抬手接刀。
他一手握著刀鞘,一手握住刀柄,緩緩拔出刀刃。
冰涼刀刃倒映出他的容貌,平王低下頭,看見自己眼裡躍動的勃勃野心。
他是唯一一位在冷宮中出身的皇子,從小就不被建元帝看重,也沒有被任何人期待過,就連封號都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平」。
可再平平無奇的人,也會不甘,也有野心。
都是建元帝的兒子,為什麼他就一定要屈於人後?
平王突然用力,將刀身徹底抽出刀鞘。
輕薄的刀身在虛空顫抖、震鳴,散發出飽飲敵人血的渴望。
「好刀。」平王用欣賞的目光打量著它,讚嘆道。
「這是臣女外祖父的珍藏。」慕秋道。
「原來是容老將軍留下的刀。」平王看嚮慕秋,終於問出這句慕秋最想聽到的話,「你需要本王幫你做些什麼?」
「臣女不需要王爺露面。」
慕秋先是用一句話打消平王的顧慮。
她相信,在大局將定前,平王肯定是更希望隱藏在幕後,而不是走到台前成為眾矢之的,
「王爺這些年,肯定收集到不少端王和江時的罪證,臣女想要走這些東西。」
片刻沉默後,慕秋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應——
「您將衛如流的真實身份告訴沮浚,利用沮浚,將衛如流的調查目光引到江安和端王身上。」
「隨後,您派人去殺了沮浚,想要拿走沮浚身上的帳本。」
「可惜的是,您的人沒有找到帳本,調查了幾日,才發現帳本被北涼侍衛那飛翮偷走了,於是您派了四名死士去截殺那飛翮。但這一幕無意間被簡言之撞破,於是兜兜轉轉,帳本落到了我們手裡。」
這便是沮浚身死的真相。
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平王計劃里的一環。
簡言之聽得頭皮發麻,擔心平王會因此動怒,可令他意外的是,平王居然鼓起了掌。
「很精彩的分析。」
平王讚嘆,直接承認下來。
「你說得全都對。」
「但你今天悄悄來見本王,應該不是想把本王供出去救你的未婚夫吧。」
「當然不是。」
慕秋繃緊的後背悄悄放鬆下來。
「沮浚這個人在臣女看來早就該死了,他死在誰手裡並不重要。」
這樣背叛了同僚、背叛了國家的人,讓他回到北涼繼續錦衣玉食,那才叫天大的諷刺。
平王的手下將他一刀斃命,都是便宜了他。
所以慕秋沒有必要將平王供出去。
再說了,她上面提出的那些都是她的推測,雖說推測得與真相八.九不離十,但她可沒有證據證明。
慕秋繼續道:「衛如流身上的罪名是謀害沮浚、通敵叛國,要洗刷這兩項罪名救出衛如流說難也不難,真正難的是怎麼保證類似的事情不會重演。」
平王聞弦歌而知雅意:「所以你找到本王,是希望與本王聯手對付江時和端王?」
慕秋點頭:「是。」
只有解決掉江時和端王,才能一勞永逸。
僅憑衛如流一人查到的東西不足以對付端王和江時。
要是再加上平王手裡的東西呢?
平王野心勃勃,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謀奪儲君之心,攔在他面前最大的敵人是端王,而端王身後站著的是江時和江家,他不可能沒有任何準備。
他能查到沮浚,查到十年前山海關大戰的內情,足以說明他的情報力量並不比衛如流差多少,所以他手裡的東西一定夠份量。
哪怕不能完全扳倒端王和江時,慕秋相信藉此也足以從他們身上狠狠撕咬下一塊肉,令他們大傷元氣,短時間內自顧不暇!
平王笑了笑,笑聲里不帶什麼諷刺,卻像是在點破慕秋的天真:「你的想法很不錯,但本王為什麼要幫你?」
他沒有必要現在就去和江時、端王對著幹。
豈料慕秋聽到他的問題,不僅沒有泄氣,反倒精神一震。
她當然不指望三言兩語就能說服平王,只要平王願意去問一句「為什麼」,願意往下聽她的勸說,那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局面。
慕秋問道:「王爺覺得江時可怕嗎?」
平王直率評價:「運籌帷幄,算無遺策,滿朝文武中找不出比他更可怕的存在。」
「王爺說得對,臣女也是這麼認為的。」
慕秋並不否認這位敵人的強大。
「江時是端王的表兄,兩人是政治上的同盟,要想對付江時,就必須對付端王;同理,要想解決掉端王,也必須一併解決掉江時。可他們一個是吏部尚書,一個是皇后嫡出,兩人聯手之下,朝中何人能擋其鋒芒?」
不等平王接話,慕秋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衛如流不能,王爺也不能。」
平王皺了皺眉:「你是想說,只有本王與衛如流聯手,才能有一線勝機?」
「難道不是嗎?」慕秋鎮定問道。
是。
平王慢慢收斂起臉上的笑容。
他無法反駁。
氣氛醞釀得剛剛好,慕秋迅速解下別在腰間的寶刀,兩手平舉奉到平王面前:「臣女與王爺有共同的敵人,如今願將刀刃親手奉上,助王爺剷除敵人。」
平王抬手接刀。
他一手握著刀鞘,一手握住刀柄,緩緩拔出刀刃。
冰涼刀刃倒映出他的容貌,平王低下頭,看見自己眼裡躍動的勃勃野心。
他是唯一一位在冷宮中出身的皇子,從小就不被建元帝看重,也沒有被任何人期待過,就連封號都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平」。
可再平平無奇的人,也會不甘,也有野心。
都是建元帝的兒子,為什麼他就一定要屈於人後?
平王突然用力,將刀身徹底抽出刀鞘。
輕薄的刀身在虛空顫抖、震鳴,散發出飽飲敵人血的渴望。
「好刀。」平王用欣賞的目光打量著它,讚嘆道。
「這是臣女外祖父的珍藏。」慕秋道。
「原來是容老將軍留下的刀。」平王看嚮慕秋,終於問出這句慕秋最想聽到的話,「你需要本王幫你做些什麼?」
「臣女不需要王爺露面。」
慕秋先是用一句話打消平王的顧慮。
她相信,在大局將定前,平王肯定是更希望隱藏在幕後,而不是走到台前成為眾矢之的,
「王爺這些年,肯定收集到不少端王和江時的罪證,臣女想要走這些東西。」
片刻沉默後,慕秋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