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賓雖然不樂意,但看秦肅表情嚴肅,也只能從了他,跟著一起離開。

  待走遠後,梁賓忍不住問道:「老秦,這是好事啊,你幹嗎攔著不讓我說?」

  秦肅涼涼地說道:「記者的職責就是去實地採訪,探查究竟,不要搶別人的飯碗。」

  梁賓:「行吧,你說得都對。」

  又過了兩天,趙記者終於踏上了去韓李村的路。

  春末夏初的韓李村景色特別美,背靠青山,三面環水,河邊楊柳依依,路旁鮮花盛開,村口的高地上矗立著一間造型別致美觀的竹棚,牌子上寫著一行大字:韓李村政治夜校。旁邊有一行小字,上課時間:晚7點-9點。

  趙記者探頭往裡看,裡面有講台有黑板,還有桌椅板凳。

  趙記者拿出本子飛快地記錄下來。

  他進了村子,就發現村民們腳步匆匆,滿面春風。

  他在村口遇到了三個戴著紅袖章的大娘,他出口詢問:「大娘,你們為什麼戴著紅袖章?是人人都戴嗎?你們這是在巡邏嗎?」

  其中一個大娘驕傲地舉舉胳膊:「喲,小伙子一看你就是外來的,這紅袖章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哪能人人都戴?只有我們這些治安聯防隊能帶。」

  趙記者大感興趣:「治安聯防隊是什麼組織?」

  另一個大娘得意地給趙記者科普:「治安聯防隊,一聽名字就知道,那是管治安的,像解決社員糾紛啦,家庭矛盾啊,衛生問題啦,都歸我們管。」

  趙記者頻頻點頭,接著再問:「那治安隊招人不限歲數嗎?」

  另一個大娘說道:「限啊,只招五十五周歲以上的,我們韓隊長說了,一是讓我們老同志發揮餘熱,二是我們經驗豐富,什麼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在我們面前統統現形,而且我們上能管老,下能管小。」

  趙記者佩服地點頭:「有道理有道理。」

  他接著把話題轉到韓隊長身上,「你們的韓隊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剛才還滔滔不絕的大娘突然閉口不言,再問就說:「我們韓隊長做的事,本隊的社員明白就行了。這叫悶聲為人民服務。」

  趙記者是肅然起敬,這韓隊長覺悟就是高,為人民服務還是悶聲的。

  趙記者不死心,還想多了解一些情況,不料大娘們開始問他了:「小伙子,你是來幹啥的?磨麵?但也沒看你帶麥子。修機器也不像?你是探親的吧?你姓啥叫啥?親戚叫啥?」

  趙記者現在還不想暴露身份,於是靈機一動,道:「我來看望朋友,我朋友……姓秦,是個知青。」秦肅的弟弟可不姓秦嘛。

  大娘熱情地說道:「原來你找秦直同志,他在村南的農機修理廠,這會兒正忙著呢。」

  趙記者趕緊說道:「我這就去找他。」

  大娘們終於放過了他。

  趙記者進了村,被磨坊那邊隆隆的響聲吸引了,他快步走過去,就看見磨坊前面排著長長的隊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排隊來磨麵的。

  趙記者鑽進人群打探消息:「老伯,你是磨麵的?這裡磨的面細嗎?價格貴不貴?」

  老伯瞥了趙記者一眼,說道:「小伙子,面不一定是細得好,還有人想要粗的呢,這磨坊里工作人員態度好,你想要粗就粗,想要細就細,每次都把磨盤裡的面掃得乾乾淨淨,不占你一點便宜。價格也不貴,別人啥價他啥價。」

  其他人也嘰嘰喳喳議論道:「就是啊,俺們寧願跑遠些也愛來這裡,磨得快,態度好,又是熱茶又是瓜子的。上回俺們村有個大娘冒雨來磨麵,韓隊長見了,派個小伙子幫大娘把面給扛回去,把大娘感動得稀里嘩啦的,見了人就夸韓隊長人好,韓李村的人心善。」

  趙記者接著問:「那你們見過韓隊長嗎?覺得他的人如何?」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我第一次來,沒見過他人。有的人見過。聽說長得可俊了,人又和氣。」

  「我跟他熟,我是韓隊長未來大嫂鄰居的表姨的表妹。」

  趙記者:這關係可真熟。

  趙記者跟這些人聊了半天,只在外圍打轉,還是沒打聽到實質消息。

  他退出人群,圍著磨坊轉悠一圈,這才發現,磨坊的入口處還寫著對聯:「春水映笑臉,東風拂塵埃。」

  趙記者出了磨坊繼續往村里走去,發現這村中是遍插紅旗,標語到處都是。

  農田邊寫著領袖的話:「以糧為綱,全面發展。」

  磚窯旁邊寫著:「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為廣大社員造一個幸福新家。」

  食品廠寫著:「沒有經驗靠實踐,沒有專家靠大家。」

  趙記者看到這些標語趕緊刷刷記下來,這些留著以後寫文章用,稍稍改一改就能當標題。

  這村裡的人都是人才呀。

  趙記者想找秦直聊一聊,結果沒找到人。

  他轉了一圈,最後去了生產隊的院子裡,在這裡,趙記者看到了張會計、何保管、李滿堂三人,就是沒看到韓隊。一問就是人家太忙了,一大早過來把工作安排好就去搞實地調查了。

  趙記者挨個詢問三人同一個問題:「你覺得韓隊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張會計說:「是一個……聰明能幹的人。」把李滿福都干趴下了,能不能幹嗎?

  何保管說:「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說幹啥就幹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