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滿福今天沒來,打鈴的是劉衛國。

  劉衛國見社員們都到齊了,拿著大喇叭開始講話:「現在是冬閒,正是搞農田基本建設的好時候。」

  大家都最習以為常,反正往年也這樣。

  劉衛國接著說:「下面,我分配一下工作。由我帶領50名社員,去村子西邊平整田地;老張負責北邊的,村東頭的由前進和何七負責,大家各自選擇社員。哦對了,還有小韓,你負責清理村南頭池塘的淤泥。」

  劉衛國這話一出,周圍一片譁然。

  有人問道:「村南頭池塘里的淤泥又厚又深,這天寒地凍的,怎麼下去清理?」

  「對啊,有的人家沒有男勞動動,只有女同志,這要是一下去,還不得婦科病?」

  劉衛國不耐煩地說道:「天寒地凍怎麼了?學大寨,就是學人家那種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人家大寨,天大旱,照樣大幹苦幹,只有艱苦的環境才能磨鍊意志。」

  眾人嗤之以鼻,就你會說。

  劉衛國不想跟這些人糾纏,趕緊點齊五十個社員快步離開;那些社員一看,相較清理池塘,平整田地簡直是美差,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跟著其他四人去上工。

  韓姓社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又看向韓兌,按道理來講,他們是應該支持自家人的。可是想想大冷天要跳進冰冷的淤泥里幹活,大家不禁打了個寒顫。

  最讓人絕望的是,相比較往日上工的拖拖拉拉,今天李家人是出奇的迅速,這會兒已經不見人了,打穀場上只剩下韓姓社員和韓兌。

  大家都看著韓兌,問道:「小銳,你說這可咋辦?」

  韓兌先是沉思不語,接著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大家放心,我不會拿你們的生命和健康開玩笑,這池塘咱不挖了。」

  陳月香急聲問:「那你怎麼交差?」

  韓兌兩手一攤:「交什麼差?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刨紅薯。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村南頭那幾口池塘早廢了,淤泥太深,清理難度太大,而且我們村子也不缺水,三面環河,還有好多池塘湖泊。我看不如咱們把這廢塘給填了。」

  填塘也很費勁,得擔很多擔土,也是個累活,但總比跳進冷水裡挖塘強啊。

  大家一聽也只能這樣了,他們一起朝村南頭走去,大家圍著這幾口池塘觀察地形。

  有人拿鐵鍬試試,拿竹竿捅捅。有的池塘淤泥很厚,土也凍得硬邦邦的。

  這種的直接填了完事,還能多開墾一塊田呢。

  也有的淤泥不太多,還有水,韓兌圍著池塘轉了一會兒,又詢問了一些老人的意見,最後拍板決定:「這個池塘不填了,咱們明年種藕,那口也是。」

  大家又問去哪兒挖土填池塘?韓兌昨天晚上就有了主意,他指著前面不遠處的一個土墩子說道:「就從那兒挖土。分成兩隊,一隊負責挖土,一隊負責擔土。下午再調換過來。」

  大家廢話不多說,拿起鐵鍬就開挖,有人從家裡找來破竹筐,用來裝土。

  韓剛乾得最起勁,一趟又一趟地擔土,韓兌全家齊上陣。趙永進和秦直他們也來幹活。

  秦直沒幹過這麼重的活,但既然來了,他也只能咬牙硬挺。

  挖著挖著土就聽韓鐵喊道:「哎喲,這土墩上裡面有好多樹根吶,正好挖出來拿回家當柴燒。」

  大家也跟著興奮起來。

  韓兌過去一看,連忙制止道:「大家聽我說,那李滿福正拿著放大鏡找咱們大家的錯呢。你們要是把樹根拿回去,不正好落了口實嗎?他一定會說這些東西是集體的,咱們這是占用集體財產。」

  有人說:「就幾個樹根至於嗎?」

  陳月香接道:「至於,李滿福是啥人你們還不知道?」

  大家沉默了。

  韓剛是無條件支持弟弟,對大夥說道:「小銳說啥就是啥,這破樹根咱不要,你們誰家缺柴燒,我幫你們拾柴。」

  其實誰家也不缺這點柴火,只不過覺得是便宜不占白不占。

  既然不能拿回去就不拿唄。

  韓兌又說道:「咱們不能拿回去,但也不能便宜了別人。這樣吧,大家把刨出來的柴根集中起來,我到時看看有多少,要是多的話我拿到鎮上去賣,賣掉的錢就是集體資產,我再拿來買藕種,要是再多些,我就等明年春天買鴨仔買樹苗。反正得把錢用在大傢伙身上。」眾人也十分贊同。

  大家接著幹活,韓兌也親自去干,跟著大家幹了一小時後,他和韓竹回去燒了一大桶熱茶,抬過來給大家喝。

  隨著挖的土越來越多,旁邊堆的樹根柴根也越來越多。

  韓兌看了一眼,這些東西要當柴火賣,真賣不了幾個錢。他盯著樹根看了一會兒,突然有了新的想法,這些樹根長得形態各異,要是再一雕琢,不就是藝術品嗎?當初他在鄉下扶貧時,有個腿腳不好的村民就靠根雕藝術吃飯,韓兌還特意在網上給他宣傳了一波,這個師傅成了遠近聞名的紅人。

  韓兌立即召集大家說了這個新想法,大夥聽完一臉茫然,根雕是啥玩意?沒聽過。

  韓兌又問:「你們誰會雕刻些東西?會點手藝?」

  過了一會兒,韓兌的二大爺韓大根,弱弱地說道:「我平常會弄些小玩意,可是大家都說我不務正業。」

  韓兌一看,他這個二大爺性子有些軟弱,平常話也不多。他們話都沒說過幾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