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他瞥了容老王爺一眼,容老王爺道:「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本王沒有接到陛下旨意。」
英王徹底懵了,因為他沒想到容老王爺會完全不顧陛下旨意,他心中糾結是忠於陛下,還是睜眼說瞎話,他斟酌一番,睜眼說瞎話對不起陛下,他良心過不去,可說實話可能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所以他堅定的搖頭:「本王也沒聽說過楚王所說之事。」
揚老大人和太傅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
楚王慌了,意識到自己這是被騙了,剛要說什麼,便從殿外竄進來守衛把他押住。
趙譽道:「父皇一直都尊敬魯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去後父皇悲痛欲絕,皇兄今日造謠父皇要抄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實屬對父皇的不敬。」
楚王胸前升起涼意,嚷道:「趙譽你胡說八道,你不顧父皇旨意,被女人吹了枕邊風,你才是對父皇的不敬。」
「押下去。」
「誰敢,本王是皇子,陛下才剛走,你就這般對自己的皇兄,你是要造反嗎?」
「要造反的只怕是楚王殿下吧,陛下已經留下旨意將皇位傳給秦王殿下,楚王殿下你隨意編造謠言,敗壞先帝名聲,便不怕世人恥笑嗎?」
「隱瞞父皇旨意,陷害皇兄,趙譽,父皇在天之靈,可看著呢。」
他掙開守衛,一腳踹在守衛的心口:「睜開你們的狗眼瞧瞧,本王現在還是楚王。」
他早就打算好了,若是趙譽派人去抄了寧國公府,證明陸靖瑤這個王妃在他心裡沒什麼份量,那他從今以後就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楚王。
父皇偏心,什麼好的都留給趙譽,趙譽也是個孝子,如今這孝子為了一個女人,串通幾位老臣,違背父皇的意思,那就證明陸靖瑤在他心裡是有地位的。
他已經派了一隊騎兵前去寧國公府捉陸靖瑤,他倒要看看王妃在自己手上的趙譽還敢這麼橫。
許文瑞站出來道:「無風不起浪,不如讓楚王殿下把話說清楚吧。」
魏王是養在忠勇侯府的,許文瑞對他比對自己兒子還親,他知道此時站出來攪和無異於虎口拔牙,可魏王曾經同秦王作對,秦王若是登基必不會輕易繞過魏王,但凡有一丁點的可能,他都要拼一拼。
陸嘉聽了他的話,攥緊了拳頭,他與許文瑞自幼一起長大,交情甚好,後來他誤會許文瑞為吳王做事,二人翻了臉,魏王認祖歸宗後,他倆也冰釋前嫌,便是支持魏王,他也沒想到許文瑞會站出來說這些話,若楚王的話說清楚了,那不就是要抄了寧國公府嗎?
從前支持魏王的人都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紛紛站出來說話。
既然秦王登基的前提是出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那不除去這兩府秦王便不能登基。
三邊的人吵翻了天,趙譽倒是一派從容,隨這些人怎麼猖獗,不過是嘴上的功夫,多半還是愛惜生命的,真有不怕死的,那就殺了好了,他不是父皇,他講究生前的痛快,死後的事管他做什麼。
處在局勢之外的便是瞎子都知道楚王與魏王加起來都不能與秦王抗衡,偏當局者迷,也可能當官的都知道自家支持的人不能登基,日後多半也不能有什麼好下場,所以便是希望渺茫也要掙。
英王的醉酒失言,到容老王爺前幾日還信誓旦旦的在自己跟前說一定會出來作證陛下的旨意是除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才能讓趙譽登基,今日便改口說絕無此事,楚王便知道自己一步一步落入趙譽的套里,趙譽不怕自己鬧事,相反他就怕自己不鬧事,好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除去自己。
他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
老天爺把他生在了皇家,便是讓他坐上皇位的,若不能站在那個至高之位,他活這一場那也白活了。
人群中傳出一道儒雅的聲音:「與其證明父皇沒有傳下除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的旨意給十皇弟,倒不如讓四皇兄證明自己說的話是真的,可剛才的情形看來,四皇兄一無聖旨,二無人證,那便說明四皇兄所說之事確是四皇兄杜撰。」
眾人都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魏王會站出來為秦王說話,支持魏王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殿下這是什麼意思,他們都磨刀霍霍準備好了,還沒開始爭呢,殿下便自己放棄皇位了。
許文瑞也有些不解,明明都商量好了,拼盡全力掙皇位的呢。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差不多快要完結了,感謝一直支持到現在的小天使,這本文寫的我很痛苦,大家在看的時候也能發現文蹦的厲害,有時候前言不搭後語,特別對不起一直追文的天使,因為實習原因經常斷更,有時一個小時要寫的內容半小時匆匆寫完,已經不僅僅是錯字,邏輯都出現了問題,文章寫到一半的時候大綱被誤刪,後續進度更加慢,有時寫了一章我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什麼東西,整章刪掉重寫還是一如既往的爛,每天都想把這本文坑掉,但這又不是我的風格,這本文就像一個沒有父母愛的孩子,我試圖拯救它,但是它已經成年了,慢慢積累起來的思想已經不是我能改變了,如果用人來形容它,可能就是壞人,我這個把它生出來的也不得不承認它的不好,只能跟見過他的人,被他影響心情的人說聲抱歉
第125章
這麼多所謂的賢良之臣擁戴他登基, 他自己卻放棄了, 真是可笑。
英王徹底懵了,因為他沒想到容老王爺會完全不顧陛下旨意,他心中糾結是忠於陛下,還是睜眼說瞎話,他斟酌一番,睜眼說瞎話對不起陛下,他良心過不去,可說實話可能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所以他堅定的搖頭:「本王也沒聽說過楚王所說之事。」
揚老大人和太傅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
楚王慌了,意識到自己這是被騙了,剛要說什麼,便從殿外竄進來守衛把他押住。
趙譽道:「父皇一直都尊敬魯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去後父皇悲痛欲絕,皇兄今日造謠父皇要抄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實屬對父皇的不敬。」
楚王胸前升起涼意,嚷道:「趙譽你胡說八道,你不顧父皇旨意,被女人吹了枕邊風,你才是對父皇的不敬。」
「押下去。」
「誰敢,本王是皇子,陛下才剛走,你就這般對自己的皇兄,你是要造反嗎?」
「要造反的只怕是楚王殿下吧,陛下已經留下旨意將皇位傳給秦王殿下,楚王殿下你隨意編造謠言,敗壞先帝名聲,便不怕世人恥笑嗎?」
「隱瞞父皇旨意,陷害皇兄,趙譽,父皇在天之靈,可看著呢。」
他掙開守衛,一腳踹在守衛的心口:「睜開你們的狗眼瞧瞧,本王現在還是楚王。」
他早就打算好了,若是趙譽派人去抄了寧國公府,證明陸靖瑤這個王妃在他心裡沒什麼份量,那他從今以後就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楚王。
父皇偏心,什麼好的都留給趙譽,趙譽也是個孝子,如今這孝子為了一個女人,串通幾位老臣,違背父皇的意思,那就證明陸靖瑤在他心裡是有地位的。
他已經派了一隊騎兵前去寧國公府捉陸靖瑤,他倒要看看王妃在自己手上的趙譽還敢這麼橫。
許文瑞站出來道:「無風不起浪,不如讓楚王殿下把話說清楚吧。」
魏王是養在忠勇侯府的,許文瑞對他比對自己兒子還親,他知道此時站出來攪和無異於虎口拔牙,可魏王曾經同秦王作對,秦王若是登基必不會輕易繞過魏王,但凡有一丁點的可能,他都要拼一拼。
陸嘉聽了他的話,攥緊了拳頭,他與許文瑞自幼一起長大,交情甚好,後來他誤會許文瑞為吳王做事,二人翻了臉,魏王認祖歸宗後,他倆也冰釋前嫌,便是支持魏王,他也沒想到許文瑞會站出來說這些話,若楚王的話說清楚了,那不就是要抄了寧國公府嗎?
從前支持魏王的人都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紛紛站出來說話。
既然秦王登基的前提是出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那不除去這兩府秦王便不能登基。
三邊的人吵翻了天,趙譽倒是一派從容,隨這些人怎麼猖獗,不過是嘴上的功夫,多半還是愛惜生命的,真有不怕死的,那就殺了好了,他不是父皇,他講究生前的痛快,死後的事管他做什麼。
處在局勢之外的便是瞎子都知道楚王與魏王加起來都不能與秦王抗衡,偏當局者迷,也可能當官的都知道自家支持的人不能登基,日後多半也不能有什麼好下場,所以便是希望渺茫也要掙。
英王的醉酒失言,到容老王爺前幾日還信誓旦旦的在自己跟前說一定會出來作證陛下的旨意是除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府才能讓趙譽登基,今日便改口說絕無此事,楚王便知道自己一步一步落入趙譽的套里,趙譽不怕自己鬧事,相反他就怕自己不鬧事,好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除去自己。
他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
老天爺把他生在了皇家,便是讓他坐上皇位的,若不能站在那個至高之位,他活這一場那也白活了。
人群中傳出一道儒雅的聲音:「與其證明父皇沒有傳下除去寧國公府與魯國大長公主的旨意給十皇弟,倒不如讓四皇兄證明自己說的話是真的,可剛才的情形看來,四皇兄一無聖旨,二無人證,那便說明四皇兄所說之事確是四皇兄杜撰。」
眾人都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魏王會站出來為秦王說話,支持魏王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殿下這是什麼意思,他們都磨刀霍霍準備好了,還沒開始爭呢,殿下便自己放棄皇位了。
許文瑞也有些不解,明明都商量好了,拼盡全力掙皇位的呢。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差不多快要完結了,感謝一直支持到現在的小天使,這本文寫的我很痛苦,大家在看的時候也能發現文蹦的厲害,有時候前言不搭後語,特別對不起一直追文的天使,因為實習原因經常斷更,有時一個小時要寫的內容半小時匆匆寫完,已經不僅僅是錯字,邏輯都出現了問題,文章寫到一半的時候大綱被誤刪,後續進度更加慢,有時寫了一章我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什麼東西,整章刪掉重寫還是一如既往的爛,每天都想把這本文坑掉,但這又不是我的風格,這本文就像一個沒有父母愛的孩子,我試圖拯救它,但是它已經成年了,慢慢積累起來的思想已經不是我能改變了,如果用人來形容它,可能就是壞人,我這個把它生出來的也不得不承認它的不好,只能跟見過他的人,被他影響心情的人說聲抱歉
第125章
這麼多所謂的賢良之臣擁戴他登基, 他自己卻放棄了, 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