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天晚上回到家,霍音吃過晚飯就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坐到那張她七歲起就用的粉紅色書桌前。

  皖南不像北京冬季寒冷會裝暖氣,皖南的冬天與北方比起來算不得冷。

  可像現在到了晚上,屋子裡又會不可避免的發涼。

  桌前的檯燈被調成暖調黃色,似乎這樣可以為陰冷的屋子裡增加幾分熱氣。

  霍音套了件海藍色史迪仔毛絨睡袍,大大的帽子扣在頭上,縮著手翻起資料。

  雖是碰上師姐、何方怡還有程霖這樁事,可徐老沒說這工作作罷,霍音就還要繼續為這事做準備。

  老爺子發過來的相關資料列印出來足足有一拃厚的一摞,霍音屏退一切紛雜的思緒,硬是坐在書桌前花了三個多小時,理清了何家人內部的關係。

  何家人的關係明明暗暗,盤根錯節。

  實在算得上是錯綜複雜。

  不過對整個工作的開展來說,這一小部分也只是九牛一毛。

  今晚工作的效率還算高,霍音有心將下一部分程家人內部的關係也翻看一下。

  資料翻了兩頁,已經凍得有些發紅的手指卻怎麼也繼續翻不下去。

  她的工作被迫中止,盯著看起來有些老舊的檯燈上自帶的小鬧鐘走神兒。

  放在桌邊的相機不知什麼時候被她打開,或者是根本就沒有關上。

  一直泛著半明半暗幽幽的光。

  霍音輕按了下開關鍵,相機的屏幕便重新亮起。

  露出取景框裡,相貌優越的男人。

  霍音別過眼,闔上手邊資料規矩地擱在一旁擺好,另一隻手探到了相機的刪除鍵上。

  按下之前,卻接到了徐老的電話。

  從北京回皖南以後,她的工作也沒有中斷。徐老爺子時時會打電話過來,交代一些工作。開始的時候霍音接到老爺子的電話還會緊張,現在接的次數多了,倒也開始免疫。

  只不過。

  今天接到這個電話,她莫名覺得與她的家鄉有關。

  大概是白天碰到程嘉讓。

  徐老是他的三姥爺,他們或許,一起來皖南?

  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可腦子裡總覺得這樣順理成章。

  霍音猜不透,後知後覺地接起電話。聽著徐老爺子的聲音很快透過聽筒傳來:

  「小霍,我聽小顧說過,你家鄉是在皖南水鄉對吧?我知道你們這裡有個小鎮叫潯鎮,你是在這裡嗎?」

  整個皖南水鄉,因為一直保持著早年固有的傳統建築風格,近幾年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不少的遊客。

  霍音的家鄉潯鎮更是因為風景獨好,人工開發痕跡又少,成為皖南旅遊業的一枝獨秀。

  所以外地人會知道潯鎮也不足為奇。

  「對的,怎麼了教授?」

  「是這樣,我們到這裡準備做一期關於『小鎮失獨家庭'的採訪,不過我行動不太便利,我的助手又不熟悉這邊的路,你看看,你最近有沒有空?」

  ……

  失獨家庭的這個選題很具有社會意義,又是未來導師親自開口,霍音沒有拒絕的理由。

  所以第二天乾脆起了個大早,提前到達徐老爺子定好的目的地。

  這是小鎮長街最北的一個窄巷子,大概因為修建時候的地形,從大道想進到裡面的人家,需要經過一個略陡的長坡。

  皖南冬日的清早還有些冷。

  尤其是灰白主調的建築,天然渲染了冷調的涼意。

  霍音穿一件長長的白色大衣,頸邊絨絨的毛領襯得人仙里仙氣的。

  從口袋裡伸出又開始發僵的手,攏在唇邊一口一口地呵著氣兒取暖。

  霍音就是在這時候看見推著電動三輪從大道口往坡上艱難走的老夫婦倆,兩位老人家看起來都用盡了力氣,可是鈍重的電動三輪幾乎是往上兩步,就要往下滑一步。

  再往上走的坡更陡,老人家若想把車子推上去,恐怕要費上不少力氣。

  見此情形,霍音最後往攏住的雙手心裡呵了口氣,忙小跑過去,一邊溫聲招呼道:

  「阿嬤、阿公,我來幫你們吧。」

  一邊走上前幫忙推住三輪車的底部。

  車子終於不再一邊往上一邊隨時下滑。

  可也僅僅是這樣了。

  霍音去幫旁的忙可能還好,幫這種體力活,她這個纖腰細骨的小姑娘實在沒什麼本事。

  三個人推著車艱難地往前幾步,上到更陡的坡時,就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阿公、阿嬤我數三二一,我們一起用力好嗎?」

  她還在咬著牙想辦法,

  「三、二……」

  「哎呦……」

  還沒數到一,霍音突然聽見在前面扶著車的老阿嬤「哎呦」一聲,阿嬤似乎是崴到了腳,手上的力道倏然鬆開。

  霍音跟老阿公兩個人一時之間撐不起這車的重量,整個車子瞬間開始失衡下滑。憑他們兩個的力氣,這時候也完全沒法控制住下滑的電動三輪車。

  眼見著要推著霍音直直撞向旁側的牆上。

  她的雙腿被這重力推著,不受控制地步步被迫後移。

  後背距離牆壁還有不過一米,幾乎已經可以預見就這樣被撞上去會是怎樣的慘狀。

  霍音緊攥三輪車欄杆的手開始汗濕打滑,一口呼吸哽在喉口,上不去也下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