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屋裡,黛玉正在給他繡寢衣,黛玉女紅很好,閒著沒事就喜歡給他做衣服,里里外外全都包辦了。

  「回來了?」黛玉道。

  陳蘊藉在她身邊坐下,「我衣服夠穿了,不用這樣趕,注意休息。」

  「沒事,我不累……」黛玉頓了頓,將針線收好,「修筠哥不讓你走?」

  陳蘊藉忍了忍,沒忍住,將真相告訴了黛玉。

  「虧我還擔心他,我真是個傻子。」陳蘊藉道。

  黛玉輕笑,「大哥不會害你的。」

  她沒有任何驚訝的情緒。

  陳蘊藉眯起眼,「你早就猜到了?」

  「大哥從來不會拿你的安危開玩笑,既然他讓你來,就肯定做了萬全的準備。」黛玉道。

  第233章 正文完

  陳蘊藉:「……」

  黛玉說的,陳蘊藉自然也清楚。

  但他更清楚攤丁入畝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正因為陳蘊賢迫不及待的將他支開,陳蘊藉下意識的就覺得這個攤丁入畝的計策實施起來的阻礙非常大,大到讓他哥哥都要將他遠遠支開。

  可萬萬沒想到,陳蘊賢只是想借他那顆靈珠搞事,將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引走,這樣他能快速的將剩下的小蝦米通通擺平。

  等那些硬骨頭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

  「他完全可以跟我商量啊。」陳蘊藉鬱悶的道,「還這樣遮遮掩掩的,搞得我很擔心。」

  黛玉抿抿唇,「也許大哥有自己的考量?」

  聞言,陳蘊藉默然。

  陳蘊藉嘆了口氣,「他是不想把我牽扯進去。」

  既然已經辭官,就該斷乾淨一點。

  皇上那邊是陳蘊賢幫忙,他才能脫身。

  如果讓皇上知道,攤丁入畝的計策是他出的……

  陳蘊藉揉了揉額角,想也知道皇上會再聖旨召他回去。

  這是皇權至上的時代,一道聖旨,你就得聽話,不想聽話也可以,除非你造反。

  而陳蘊藉……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身處亂世,百姓生存艱難,他完全可以支持他哥哥造反當皇帝,可太平盛世,皇上也是聖主明君,陳蘊藉吃飽了撐的造反?

  造反,艱難的是百姓。

  「大哥既然不想讓你摻和,你就不要想太多了。」

  聞言,陳蘊藉不再說話。

  過了月余,山莊的探子開始變少,後來甚至全都撤走了。

  陳蘊藉剛陪黛玉過完她的生辰,隔了幾日,解修筠就來找他。

  「已經沒事了,蘊藉若是想帶妻兒遊山玩水,想去就可以去。」解修筠道。

  陳蘊藉挑眉,「攤丁入畝已經弄完了?」

  「你哥哥的手段凌厲,皇上也全力支持,軍權都集中在皇上手裡,這些鄉紳再有意見,也只能認命。」解修筠道。

  陳蘊藉聞言鬆了口氣,「沒事就好。」

  「要不你再住一段時間?」解修筠道。

  陳蘊藉搖搖頭,「我已經住了很久了。」

  「原本還想跟你一塊兒結伴出去遊山玩水,可你小外甥剛滿月,我和你姐姐也不放心帶著他到處亂跑,估摸著要再等兩三年,他能說話走路了,才能再出去玩兒。」解修筠道。

  陳蘊藉道,「小外甥年幼,你還是多陪陪姐姐和孩子們吧,我和玉兒過兩日就啟程。」

  「你們打算去何處?」解修筠問道。

  陳蘊藉想了想,「想去一趟揚州,再去蘇州。之後……看玉兒想去哪兒吧。」

  「你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解修筠道。

  陳蘊藉笑道,「我也沒吃什麼苦。」

  「倒也是。」有陳蘊賢護著,陳蘊藉還真沒吃過什麼苦。

  過了兩日,陳蘊藉拜別了姐姐和解修筠,帶著妻兒離開了山莊,前往揚州。

  揚州離湖廣不算遠,大概半個多月,就到了揚州。

  陳蘊藉帶著黛玉和孩子們在揚州玩兒了兩三個月,上哪兒都能聽到百姓們稱讚陳蘊賢。

  即便有些鄉紳酸言酸語,陳蘊藉也並不放在心上,他們也只能在這裡耍嘴皮子了。

  在揚州玩兒了兩三個月之後,陳蘊藉又帶著黛玉去了蘇州。

  蘇州是黛玉娘家的祖籍,這裡還有些林家旁支的人,陳蘊藉當年遊學,還曾遇上過林家旁支的族人,倒也算是朋友,到了蘇州,自然也去拜見了一回。

  在蘇州待了月余,陳蘊藉又帶著黛玉離開。

  四處遊山玩水,玩遍了江南,又去了沿海一帶,四處走走停停。

  在外四五年,陳蘊藉收到陳蘊賢的飛鴿傳書,祖母病危,讓他回京。

  彼時陳蘊藉在雲南,收到信,他帶著妻兒快馬加鞭趕回京城,見到祖母最後一面。

  陳蘊藉的祖母今年也有七十多歲,在當今這個時代,已經是高壽,這也算喜喪。

  陳蘊藉沒少給家裡的長輩們吃靈水做的食物,可靈水也不是萬能的,並不能讓人長生不死。

  祖母趙氏亡故,陳蘊藉兩個兒子都很傷心,他們幼時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祖母在帶,對祖父祖母的感情都很深。

  陳英朔和陳英盛如今也有十五歲,長成了風姿俊雅的少年郎,同陳蘊藉一樣文武雙全。

  只是這些年一直跟著陳蘊藉在外遊山玩水,他們並未下場應試。

  老太太病逝,陳英朔和陳英盛是曾孫,只需守孝三個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