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宣祈恍然大悟。
原來謝昭華以為,他是為著孩子來的,難怪對他那麼大的偏見,一句話都不肯與他說。
宣祈輕笑一聲,半跪在榻上,一隻手抓住她手臂,一把將人摟進懷裡。
謝昭華哭得梨花帶雨,青絲垂散肩上,美人落淚,楚楚可憐,惹得宣祈又疼又愛。
「宜姝,誰告訴你,我是為了孩子而來?不管有沒有這個孩子,為了你,我都會來。」
謝昭華顯然不信,依舊在宣祈懷裡落著淚。
宣祈把她從懷裡撈出來,捧著她滿是淚痕的臉,注視著她,柔聲道:
「宜姝若不信,待回京都,大可問問你父兄。來蘇州前,我曾親登謝府賠罪,欲接你回府。彼時我尚不知你懷有身孕,是謝御史親口告知。」
和梁憫兩輩子的糾纏牽扯,宣祈說不清,更不知如何開口,索性拿謝持昀擋槍。
畢竟,謝持昀確實親口告訴她謝昭華懷孕一事。
謝昭華聞言止住眼淚,委屈巴巴盯著他,哽咽道:
「當真?你當真只是,為我而來?」
「自然當真。宜姝若不信,回京都後親口問問太傅。太傅對我成見頗深,不會偏幫我說話。」
美人落淚,梨花帶雨,惹人憐愛極了。
宣祈捧著她眉目如畫的小臉,輕輕拭去她眼角的淚。
「宜姝不哭了好不好?嗯?」
話畢,宣祈覆上她柔軟的唇,止住她殘存的嗚咽。
謝昭華沒拒他,心甘情願任他掠奪索求。
撥雲散霧,心結頓開。
刨去顧慮猜忌,心底熾熱如火的感情交織一處,二人只恨不能融為一體。
外頭雷雨不歇,轟轟作響。燈台燭火搖曳,屋裡昏黃朦朧,羅衾半褪,隱約瞧見紅豆綴雪,玲瓏傲挺,細稔淺嘗。
謝昭華迷離失神,漸哼出聲,到底顧及腹中孩兒,回了回神,一把推開他,紅著臉拉上寢衣:
「現在不行……還有孩子呢。」
宣祈掃了眼尚她未隆起的小腹,將人摟進懷裡,略顯不滿:
「宜姝,孩子這般壞我好事,你說,我怎會專門為他而來呢?」
謝昭華羞的低下頭,小臉撲紅撲紅,杏眼水霧朦朧,散下的青絲垂肩,再次從他懷裡掙開,抱著錦被,不去看他,故作從容:
「時辰不早了,我該歇了。」
宣祈慢悠悠湊近,貼近她耳垂:
「宜姝,今夜雷雨,我陪你睡可好?」
謝昭華避開他炙熱的目光,一雙杏眼溫柔含情,垂頭思忖良久,輕輕點了頭,當做默認。
是夜,屋外雖雷雨不斷,謝昭華蜷在宣祈懷裡,嗅著他身上清冽的木香,睡得卻比任一晚都安穩。
睡前,宣祈俯在她耳邊,輕聲問她:
「宜姝,隨我回京都可好?」
謝昭華蜷在他懷裡沒說話,良久,往他懷裡貼了貼,乖順的點了點頭。
宣祈無聲笑了笑,支起身子,在她唇上落下一吻:
「宜姝,你這般香這般軟,這般叫人歡喜,睡在你身側,要我如何忍得住?」
謝昭華抬手,往他胸口輕輕一捶:
「世子若是再不安分,今夜休想歇在這。」
宣祈訕訕,怕被趕出去,摟著謝昭華,老老實實入了眠。
終章
永元三年夏,八月初三。
秦叔父壽宴過後,一行人打點道別啟程回京,顧及謝昭華懷有身孕,謝家車隊緩緩而行,七月初十從蘇州出發,至京都時,已是八月。
除謝昭華懷有身孕一事,二人在蘇州的糾纏早在京都傳的沸沸揚揚,縱謝持昀有心隱瞞,攔不住閒話飛一般飄進林如芝耳里。
林如芝知曉後氣得不行,立即進宮求太后主持公道:
「宣家當真欺人太甚!宣祈當華兒是什麼?厭棄時棄如敝履,一紙休書送她回謝家,這會想起來了,上趕著去蘇州接人?憑他宣祈是誰?竟這般折辱我謝家?求長姐替華兒做主!」
宣謝兩家之事,梁憫早在太后面前替宣祈編了謊,明里暗裡透出宣祈休謝昭華一事是他的旨意,至於背後所圖,不宜細說。
太后何等精明,哪能不知梁憫在扯謊,見梁憫一副正兒八經替宣祈編謊的模樣,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饒了宣祈這一回。
畢竟,安陽大長公主是皇室,她總要顧及皇室的顏面。
林如芝在太后面前訴完苦後,太后從貴妃榻上悠悠然起身,鳳眼微眯,拍了拍妹妹的肩膀,故作語重心長:
「如芝,華兒那犟性子你又不是不知,她自個兒若不願,阿祈哪能順順利利把人接回來?更何況,陛下同我說了,阿祈休妻一事實由陛下授意,背後隱情事關朝堂,不容你我一介女眷細說……總之,這事怨不得阿祈。」
「宣王府雖無實權,安陽畢竟是先帝長姐,若非安陽好脾氣,憑安陽的尊位,真要計較起來,謝府哪能抵得過?不僅如此,如芝,你更要替昭華的孩兒著想。你真捨得嫡親的乖外孫兒名不正言不順的誕生於世?」
什麼事關朝堂啊陛下授意啊聽得林如芝雲裡霧裡,似懂非懂,倒是後半段話,實在是戳到她心窩子裡:
「長姐這話說的是,為著這事,我和老爺頭疼許久……也罷,宣家那小子暫且不提,倒是衛家那小蹄子,斷不能放過她!」
原來謝昭華以為,他是為著孩子來的,難怪對他那麼大的偏見,一句話都不肯與他說。
宣祈輕笑一聲,半跪在榻上,一隻手抓住她手臂,一把將人摟進懷裡。
謝昭華哭得梨花帶雨,青絲垂散肩上,美人落淚,楚楚可憐,惹得宣祈又疼又愛。
「宜姝,誰告訴你,我是為了孩子而來?不管有沒有這個孩子,為了你,我都會來。」
謝昭華顯然不信,依舊在宣祈懷裡落著淚。
宣祈把她從懷裡撈出來,捧著她滿是淚痕的臉,注視著她,柔聲道:
「宜姝若不信,待回京都,大可問問你父兄。來蘇州前,我曾親登謝府賠罪,欲接你回府。彼時我尚不知你懷有身孕,是謝御史親口告知。」
和梁憫兩輩子的糾纏牽扯,宣祈說不清,更不知如何開口,索性拿謝持昀擋槍。
畢竟,謝持昀確實親口告訴她謝昭華懷孕一事。
謝昭華聞言止住眼淚,委屈巴巴盯著他,哽咽道:
「當真?你當真只是,為我而來?」
「自然當真。宜姝若不信,回京都後親口問問太傅。太傅對我成見頗深,不會偏幫我說話。」
美人落淚,梨花帶雨,惹人憐愛極了。
宣祈捧著她眉目如畫的小臉,輕輕拭去她眼角的淚。
「宜姝不哭了好不好?嗯?」
話畢,宣祈覆上她柔軟的唇,止住她殘存的嗚咽。
謝昭華沒拒他,心甘情願任他掠奪索求。
撥雲散霧,心結頓開。
刨去顧慮猜忌,心底熾熱如火的感情交織一處,二人只恨不能融為一體。
外頭雷雨不歇,轟轟作響。燈台燭火搖曳,屋裡昏黃朦朧,羅衾半褪,隱約瞧見紅豆綴雪,玲瓏傲挺,細稔淺嘗。
謝昭華迷離失神,漸哼出聲,到底顧及腹中孩兒,回了回神,一把推開他,紅著臉拉上寢衣:
「現在不行……還有孩子呢。」
宣祈掃了眼尚她未隆起的小腹,將人摟進懷裡,略顯不滿:
「宜姝,孩子這般壞我好事,你說,我怎會專門為他而來呢?」
謝昭華羞的低下頭,小臉撲紅撲紅,杏眼水霧朦朧,散下的青絲垂肩,再次從他懷裡掙開,抱著錦被,不去看他,故作從容:
「時辰不早了,我該歇了。」
宣祈慢悠悠湊近,貼近她耳垂:
「宜姝,今夜雷雨,我陪你睡可好?」
謝昭華避開他炙熱的目光,一雙杏眼溫柔含情,垂頭思忖良久,輕輕點了頭,當做默認。
是夜,屋外雖雷雨不斷,謝昭華蜷在宣祈懷裡,嗅著他身上清冽的木香,睡得卻比任一晚都安穩。
睡前,宣祈俯在她耳邊,輕聲問她:
「宜姝,隨我回京都可好?」
謝昭華蜷在他懷裡沒說話,良久,往他懷裡貼了貼,乖順的點了點頭。
宣祈無聲笑了笑,支起身子,在她唇上落下一吻:
「宜姝,你這般香這般軟,這般叫人歡喜,睡在你身側,要我如何忍得住?」
謝昭華抬手,往他胸口輕輕一捶:
「世子若是再不安分,今夜休想歇在這。」
宣祈訕訕,怕被趕出去,摟著謝昭華,老老實實入了眠。
終章
永元三年夏,八月初三。
秦叔父壽宴過後,一行人打點道別啟程回京,顧及謝昭華懷有身孕,謝家車隊緩緩而行,七月初十從蘇州出發,至京都時,已是八月。
除謝昭華懷有身孕一事,二人在蘇州的糾纏早在京都傳的沸沸揚揚,縱謝持昀有心隱瞞,攔不住閒話飛一般飄進林如芝耳里。
林如芝知曉後氣得不行,立即進宮求太后主持公道:
「宣家當真欺人太甚!宣祈當華兒是什麼?厭棄時棄如敝履,一紙休書送她回謝家,這會想起來了,上趕著去蘇州接人?憑他宣祈是誰?竟這般折辱我謝家?求長姐替華兒做主!」
宣謝兩家之事,梁憫早在太后面前替宣祈編了謊,明里暗裡透出宣祈休謝昭華一事是他的旨意,至於背後所圖,不宜細說。
太后何等精明,哪能不知梁憫在扯謊,見梁憫一副正兒八經替宣祈編謊的模樣,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饒了宣祈這一回。
畢竟,安陽大長公主是皇室,她總要顧及皇室的顏面。
林如芝在太后面前訴完苦後,太后從貴妃榻上悠悠然起身,鳳眼微眯,拍了拍妹妹的肩膀,故作語重心長:
「如芝,華兒那犟性子你又不是不知,她自個兒若不願,阿祈哪能順順利利把人接回來?更何況,陛下同我說了,阿祈休妻一事實由陛下授意,背後隱情事關朝堂,不容你我一介女眷細說……總之,這事怨不得阿祈。」
「宣王府雖無實權,安陽畢竟是先帝長姐,若非安陽好脾氣,憑安陽的尊位,真要計較起來,謝府哪能抵得過?不僅如此,如芝,你更要替昭華的孩兒著想。你真捨得嫡親的乖外孫兒名不正言不順的誕生於世?」
什麼事關朝堂啊陛下授意啊聽得林如芝雲裡霧裡,似懂非懂,倒是後半段話,實在是戳到她心窩子裡:
「長姐這話說的是,為著這事,我和老爺頭疼許久……也罷,宣家那小子暫且不提,倒是衛家那小蹄子,斷不能放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