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謝昭華走後,秦梵叫人關上門,命丫鬟都退下去,只留了嬸嬸和三個嫂嫂。
秦梵走到嬸嬸跟前兒,斟酌再三,溫聲開口:
「嬸嬸,我在信上跟你說,昭華要在秦府長住,實不相瞞,昭華此番……是來秦府養胎的。」
秦二夫人霍氏面露驚詫:
「養胎?謝三姑娘不是被世子……難不成,謝三姑娘懷的,是世子的孩子?」
秦點頭默認。
秦大夫人彭氏連忙接上話:
「這可怎麼好?謝三姑娘的容貌,方才我也瞧見了,美若天仙,即便身子不適,也是活脫脫一個病西施,憑三姑娘的容貌,即便是休棄之身,也不愁再嫁,這……這又是何苦呢?」
「大嫂,昭華有自己的苦衷,由她去吧。昭華隨我來時,原本想另找間別苑待產,母親不放心,想讓昭華來秦府住著,有嬸嬸和嫂嫂照應,總叫人放心些。」
「我今兒先替昭華問問,若嬸嬸和嫂嫂有所忌諱,我再替她尋間別苑。嬸嬸放心,家中公婆和夫君一向疼愛昭華,銀錢上不會短了秦家。」
秦嬸嬸牽過秦梵的手拍了幾下:
「傻孩子,三姑娘千金萬貴,能在秦府住下,是秦府的榮幸,哪來那麼些避諱不避諱?你放心,三姑娘的事兒,包在你嬸嬸身上!」
秦嬸嬸轉頭,看向一旁三個媳婦:
「這事兒,你們三可有不樂意的?」
拋開錢財不說,單憑謝昭華的身份就叫她們歡喜。父親是帝師,兄長是都察院御史,太后是她嫡親的姨母,喚當今陛下一聲表哥……
一般大戶人家求也求不來照料謝三姑娘的機會,秦家如何會拒絕。
是以,秦嬸嬸三個兒媳想都沒想,笑眯眯地點頭應了下來,秦大夫人彭氏更是胸有成竹拍著胸脯:
「梵兒放心,待你回府後告訴謝夫人,叫她只管放心,由我們照料著,定不叫三姑娘在秦府受半點委屈!」
秦梵鬆了一口氣,笑著點了點頭:
「待我回京後,會叫奴婢扮作昭華的模樣,假裝她已經回京了。回京後母親會稱昭華重病,不見賓客,還望嬸嬸管好下人的嘴,傳出去畢竟會傷了顏面……」
秦嬸嬸思忖片刻,點頭應下了。
許則明在蘇州知府府上用過晚膳,回秦府後正兒八經拜見了秦叔父和秦嬸嬸,隨後由小廝引路,帶他去廂房歇息。
月明星稀,夜闌人靜,許則明穿過花廊,嗅到夜風吹來的芬芳。
「謝三姑娘,安置在何處?」
秦府小廝頓步回話:
「回大人,謝三姑娘歇在瀾月閣。大人可是要去看謝三姑娘?」
「不必,夜深人靜,於禮不合。我只隨口一問,繼續走吧。」
大人當真只是隨口一問嗎?
許則明的貼身小廝劉七奇,抬頭暼了眼主子清冷孤寂的背影,無聲嘆了口氣。
唉,他家公子今年二十,已是弱冠之年,婚事卻一而再再而三拖到了現在。
四年前公子春闈染了風寒,與春榜失之交臂,落榜後一心苦讀,拒了好幾門親事。
今年四月的時候好不容易被謝太傅說動,正要和撫軍中將楊興燁的妹妹楊錦青議親,偏偏謝三姑娘這時候被世子休回了謝府,惹得公子心魂不定,果斷棄了楊家的婚事。
起初,劉七奇不知自家公子因何緣由遲遲不娶妻,直到有一日,公子藏在謝府園子的假山後,默不作聲瞧了謝三姑娘許久。
他這才意識到,公子傾慕之人,或許是謝三姑娘。
謝姑娘賞完花從園子走後,公子去了太傅的書房,他在外面偷偷聽了一耳朵,公子果然想求娶謝三姑娘。
劉七奇只記得,太傅說他做不了主,全憑謝三姑娘的意願。
然後,然後他們公子就趁了這次機會,一路護送謝三姑娘來蘇州。
劉七奇又嘆了口氣,唉,公子恪守禮節,謹遵規矩,和謝三姑娘除了碰面時說上一兩句,再無其他交流。
公子這般呆悶,三姑娘何時才能知曉他的心意啊?
更棘手的是,三姑娘懷了世子的孩子,似乎還打算生下來。
唉,這該怎麼是好,公子難道要認世子的孩子做許家血脈嗎?
夫人才不會同意呢!
求娶
謝昭華身子原就弱,如今又懷著孩子,從京都到蘇州十幾日的路程,日日煎熬著,昨兒用過晚膳,喝了一整碗安胎藥後,春落伺候她早早的歇下。
謝昭華真是累極了,一覺睡到了辰時。
春落見她起身,走上前替她穿衣:
「姑娘醒了?秦大夫人派人送了金絲小棗細米粥,現是六月,天氣正熱著,大夫人體貼,送來的都是些開胃小菜,姑娘待會定有食慾。」
謝昭華笑著點頭,穿好衣裳後,坐到銅鏡前,夏知替她梳著發鬟。
夏知梳發的手藝沒有桂嬤嬤巧,梳了好幾次才成形,春落看了在一旁笑嘻嘻的說:
「姑娘,明日奴婢替您梳頭!夏知的手太笨了,梳的發鬟還沒有奴婢梳得好看!」
夏知被春落說紅了臉,抿著嘴偷笑。
主僕三人在銅鏡前說說笑笑,倒也溫馨。
一番梳洗後,從謝府帶來的丫鬟畫竹替謝昭華盛了碗粥,立在身側替她布菜。
江南一帶喜甜,這金絲小棗細米粥甜甜的,棗香濃郁,倒也對謝昭華的胃口,謝昭華破天荒要了第二碗。
秦梵走到嬸嬸跟前兒,斟酌再三,溫聲開口:
「嬸嬸,我在信上跟你說,昭華要在秦府長住,實不相瞞,昭華此番……是來秦府養胎的。」
秦二夫人霍氏面露驚詫:
「養胎?謝三姑娘不是被世子……難不成,謝三姑娘懷的,是世子的孩子?」
秦點頭默認。
秦大夫人彭氏連忙接上話:
「這可怎麼好?謝三姑娘的容貌,方才我也瞧見了,美若天仙,即便身子不適,也是活脫脫一個病西施,憑三姑娘的容貌,即便是休棄之身,也不愁再嫁,這……這又是何苦呢?」
「大嫂,昭華有自己的苦衷,由她去吧。昭華隨我來時,原本想另找間別苑待產,母親不放心,想讓昭華來秦府住著,有嬸嬸和嫂嫂照應,總叫人放心些。」
「我今兒先替昭華問問,若嬸嬸和嫂嫂有所忌諱,我再替她尋間別苑。嬸嬸放心,家中公婆和夫君一向疼愛昭華,銀錢上不會短了秦家。」
秦嬸嬸牽過秦梵的手拍了幾下:
「傻孩子,三姑娘千金萬貴,能在秦府住下,是秦府的榮幸,哪來那麼些避諱不避諱?你放心,三姑娘的事兒,包在你嬸嬸身上!」
秦嬸嬸轉頭,看向一旁三個媳婦:
「這事兒,你們三可有不樂意的?」
拋開錢財不說,單憑謝昭華的身份就叫她們歡喜。父親是帝師,兄長是都察院御史,太后是她嫡親的姨母,喚當今陛下一聲表哥……
一般大戶人家求也求不來照料謝三姑娘的機會,秦家如何會拒絕。
是以,秦嬸嬸三個兒媳想都沒想,笑眯眯地點頭應了下來,秦大夫人彭氏更是胸有成竹拍著胸脯:
「梵兒放心,待你回府後告訴謝夫人,叫她只管放心,由我們照料著,定不叫三姑娘在秦府受半點委屈!」
秦梵鬆了一口氣,笑著點了點頭:
「待我回京後,會叫奴婢扮作昭華的模樣,假裝她已經回京了。回京後母親會稱昭華重病,不見賓客,還望嬸嬸管好下人的嘴,傳出去畢竟會傷了顏面……」
秦嬸嬸思忖片刻,點頭應下了。
許則明在蘇州知府府上用過晚膳,回秦府後正兒八經拜見了秦叔父和秦嬸嬸,隨後由小廝引路,帶他去廂房歇息。
月明星稀,夜闌人靜,許則明穿過花廊,嗅到夜風吹來的芬芳。
「謝三姑娘,安置在何處?」
秦府小廝頓步回話:
「回大人,謝三姑娘歇在瀾月閣。大人可是要去看謝三姑娘?」
「不必,夜深人靜,於禮不合。我只隨口一問,繼續走吧。」
大人當真只是隨口一問嗎?
許則明的貼身小廝劉七奇,抬頭暼了眼主子清冷孤寂的背影,無聲嘆了口氣。
唉,他家公子今年二十,已是弱冠之年,婚事卻一而再再而三拖到了現在。
四年前公子春闈染了風寒,與春榜失之交臂,落榜後一心苦讀,拒了好幾門親事。
今年四月的時候好不容易被謝太傅說動,正要和撫軍中將楊興燁的妹妹楊錦青議親,偏偏謝三姑娘這時候被世子休回了謝府,惹得公子心魂不定,果斷棄了楊家的婚事。
起初,劉七奇不知自家公子因何緣由遲遲不娶妻,直到有一日,公子藏在謝府園子的假山後,默不作聲瞧了謝三姑娘許久。
他這才意識到,公子傾慕之人,或許是謝三姑娘。
謝姑娘賞完花從園子走後,公子去了太傅的書房,他在外面偷偷聽了一耳朵,公子果然想求娶謝三姑娘。
劉七奇只記得,太傅說他做不了主,全憑謝三姑娘的意願。
然後,然後他們公子就趁了這次機會,一路護送謝三姑娘來蘇州。
劉七奇又嘆了口氣,唉,公子恪守禮節,謹遵規矩,和謝三姑娘除了碰面時說上一兩句,再無其他交流。
公子這般呆悶,三姑娘何時才能知曉他的心意啊?
更棘手的是,三姑娘懷了世子的孩子,似乎還打算生下來。
唉,這該怎麼是好,公子難道要認世子的孩子做許家血脈嗎?
夫人才不會同意呢!
求娶
謝昭華身子原就弱,如今又懷著孩子,從京都到蘇州十幾日的路程,日日煎熬著,昨兒用過晚膳,喝了一整碗安胎藥後,春落伺候她早早的歇下。
謝昭華真是累極了,一覺睡到了辰時。
春落見她起身,走上前替她穿衣:
「姑娘醒了?秦大夫人派人送了金絲小棗細米粥,現是六月,天氣正熱著,大夫人體貼,送來的都是些開胃小菜,姑娘待會定有食慾。」
謝昭華笑著點頭,穿好衣裳後,坐到銅鏡前,夏知替她梳著發鬟。
夏知梳發的手藝沒有桂嬤嬤巧,梳了好幾次才成形,春落看了在一旁笑嘻嘻的說:
「姑娘,明日奴婢替您梳頭!夏知的手太笨了,梳的發鬟還沒有奴婢梳得好看!」
夏知被春落說紅了臉,抿著嘴偷笑。
主僕三人在銅鏡前說說笑笑,倒也溫馨。
一番梳洗後,從謝府帶來的丫鬟畫竹替謝昭華盛了碗粥,立在身側替她布菜。
江南一帶喜甜,這金絲小棗細米粥甜甜的,棗香濃郁,倒也對謝昭華的胃口,謝昭華破天荒要了第二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