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蘇雲清見朱啟潤若有所思,也沒打擾他。朱啟潤又說:「我有話想問你。」
他示意嚴伯退下。
嚴伯看了蘇雲清一眼,得到她認可之後,才躬身退了下去。
「我問你,你跟太傅的感情是不是不太好?」
蘇雲清忍不住笑道:「此話從何說起?妾身跟夫君自小相識,青梅竹馬,感情甚篤。」
朱啟潤輕「嗤」了一聲,「我看他三天兩頭往宮裡跑,見母……見太后的時間倒是比你還多。你這個做妻子的,是不是太失職了?好歹得看住他吧。」
蘇雲清耐著性子說:「夫君是國之首輔,位高權重,日理萬機。他見太后,自然是要與太后商議政務,我為何要看住他?」
「你就這麼相信他?」朱啟潤疑惑道。
蘇雲清感覺到他話中有話,便說道:「當然相信。如果夫妻間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恐怕不會長久。而且太后是何等尊貴睿智之人,我怎麼會懷疑他們兩個之間有什麼。」
朱啟潤見她坦坦蕩蕩的,自己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公子是不是聽到什麼流言了?」蘇雲清接著說道,「我聽聞,先帝在時,太后一直被冷落在偏僻的宮中,含辛茹苦地把當今皇上撫養成人。她之所以成為太后,就是為了保護皇上。試問,天底下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一個女流之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江山社稷,還不是為了皇上著想?她與夫君親近,只是君需要臣,皇上應該不會誤解她吧?」
朱啟潤抿了抿嘴唇。
他們原來住的宮叫蓬萊宮,名字雖好聽,但跟冷宮沒什麼區別。漫長的時光里,他吃的菜都是冷的,母親的衣著也很樸素。他記不清父皇的樣子,讀書識字都是母親教的。有一夜,蓬萊宮旁邊的閣樓忽然遭了天火,蔓延到他們這裡,是母親抱著熟睡的他跑了出來。他毫髮無損,母親的身上卻被燒傷好幾處。
父皇知道以後,更加嫌惡她,只是派醫官來草草看了下,母親發高熱,差點丟了性命。
可以說,在他當皇帝前的十幾年人生里,只有母親。
大概因為母親於他而言太重要了,所以他害怕失去,更害怕心目中聖潔偉大的母親有任何的污點。
「公子?」蘇雲清叫了一聲。
朱啟潤冷哼,「我又不是皇帝,你跟我說這些幹什麼?我只希望你能提醒太傅,注意自己的言行,別讓外面的人逮著機會,亂傳謠言。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為何?」蘇雲清明知故問。
「因為!」朱啟潤一時語塞,下意識地看向身邊的開全。一直沉默的開全這才說:「因為有些話,外人說了會惹閣老不悅。以夫人的聰慧,能更恰當地提醒閣老。」
蘇雲清看著這個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小內監,心想太后給皇上挑的人果然是用了心思的。
「好了,我不跟你說了。」朱啟潤轉身離開了花園。
蘇雲清看著他的背影,心口卻像堵住了一樣。她忽然替梅令臣不值,做了那麼多事,想要做個忠君之臣,卻遭到了皇上的猜疑。皇上如今年歲尚小,也許三言兩語就可以讓他動搖。可將來呢?一旦皇上大權在握,無法掌控,也許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梅令臣。
她不會像皇上一樣,誤會他跟太后之間的關係,可也要適時地提醒他。人心隔著肚皮,更何況對方還是個皇帝。
梅令臣回知念堂換衣裳,沒有看到蘇雲清,正想找個人問問,朱啟潤已經找來了。
「太傅,我們能走了嗎?」他期待地問。
梅令臣只得點頭,「皇上是要坐轎子,還是與臣同乘?臣可以給您講講城中的民生百態,也算是一次學習了。」
「自然是要同乘的,不過你這個稱呼得改改。你喚我公子,我喚你先生,如何?」
梅令臣輕笑,「是,公子。」
「那我們這就走吧!」朱啟潤興高采烈地轉過身,大概了走出那座壓抑的宮殿的緣故,他覺得全身都輕快了很多。
梅府準備了馬車就停在大門之外,梅令臣扶著朱啟潤先上去,然後自己走到旁邊,吩咐了慕白幾句,才跟著坐進去。開全跟車夫坐在外面,馬車緩緩地駛出明照坊。
京城的布局就像一個個大方塊,坊與坊之間以大路相連,南北左右皆對稱。建成之初,坊與坊之間界限分明,可是經過百年的發展,很多坊的邊界已經模糊了。北邊尚可以分清,越往南,越是魚龍混雜,道路縱橫交錯。
馬車沿著長街,朱啟潤趴在窗上好奇地往外看,梅令臣陸續給他講解。他也不知是否認真在聽,只時不時地問梅令臣窗外所見到的地點是哪裡。
「那棟樓好漂亮,是做什麼的?」朱啟潤問道。
梅令臣探頭看了一眼,回答:「是雲想閣。」
「是不是做衣裳很有名的?我聽母后說起過,年少時,每逢節日,就想去雲想閣做身衣裳。」
梅令臣點頭,剛想繼續說稅收的事,又聽朱啟潤說:「我也想去做兩身衣裳,再給母后帶一個禮物。」
「公子……」梅令臣想勸兩句,朱啟潤已經自顧道:「開全,快掉頭,我們要去雲想閣!」
梅令臣倒不是反對他去雲想閣,只不過如今雲想閣已經開門營業,人多眼雜,於安全上來說存在不小的隱患。可朱啟潤完全不在意這些,等馬車停穩了,他高興地跳下馬車,早就把在宮中時說好的,聽梅令臣安排的話拋到了腦後。
他示意嚴伯退下。
嚴伯看了蘇雲清一眼,得到她認可之後,才躬身退了下去。
「我問你,你跟太傅的感情是不是不太好?」
蘇雲清忍不住笑道:「此話從何說起?妾身跟夫君自小相識,青梅竹馬,感情甚篤。」
朱啟潤輕「嗤」了一聲,「我看他三天兩頭往宮裡跑,見母……見太后的時間倒是比你還多。你這個做妻子的,是不是太失職了?好歹得看住他吧。」
蘇雲清耐著性子說:「夫君是國之首輔,位高權重,日理萬機。他見太后,自然是要與太后商議政務,我為何要看住他?」
「你就這麼相信他?」朱啟潤疑惑道。
蘇雲清感覺到他話中有話,便說道:「當然相信。如果夫妻間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恐怕不會長久。而且太后是何等尊貴睿智之人,我怎麼會懷疑他們兩個之間有什麼。」
朱啟潤見她坦坦蕩蕩的,自己有點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公子是不是聽到什麼流言了?」蘇雲清接著說道,「我聽聞,先帝在時,太后一直被冷落在偏僻的宮中,含辛茹苦地把當今皇上撫養成人。她之所以成為太后,就是為了保護皇上。試問,天底下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她一個女流之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江山社稷,還不是為了皇上著想?她與夫君親近,只是君需要臣,皇上應該不會誤解她吧?」
朱啟潤抿了抿嘴唇。
他們原來住的宮叫蓬萊宮,名字雖好聽,但跟冷宮沒什麼區別。漫長的時光里,他吃的菜都是冷的,母親的衣著也很樸素。他記不清父皇的樣子,讀書識字都是母親教的。有一夜,蓬萊宮旁邊的閣樓忽然遭了天火,蔓延到他們這裡,是母親抱著熟睡的他跑了出來。他毫髮無損,母親的身上卻被燒傷好幾處。
父皇知道以後,更加嫌惡她,只是派醫官來草草看了下,母親發高熱,差點丟了性命。
可以說,在他當皇帝前的十幾年人生里,只有母親。
大概因為母親於他而言太重要了,所以他害怕失去,更害怕心目中聖潔偉大的母親有任何的污點。
「公子?」蘇雲清叫了一聲。
朱啟潤冷哼,「我又不是皇帝,你跟我說這些幹什麼?我只希望你能提醒太傅,注意自己的言行,別讓外面的人逮著機會,亂傳謠言。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說的。」
「為何?」蘇雲清明知故問。
「因為!」朱啟潤一時語塞,下意識地看向身邊的開全。一直沉默的開全這才說:「因為有些話,外人說了會惹閣老不悅。以夫人的聰慧,能更恰當地提醒閣老。」
蘇雲清看著這個溫文爾雅,談吐不凡的小內監,心想太后給皇上挑的人果然是用了心思的。
「好了,我不跟你說了。」朱啟潤轉身離開了花園。
蘇雲清看著他的背影,心口卻像堵住了一樣。她忽然替梅令臣不值,做了那麼多事,想要做個忠君之臣,卻遭到了皇上的猜疑。皇上如今年歲尚小,也許三言兩語就可以讓他動搖。可將來呢?一旦皇上大權在握,無法掌控,也許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梅令臣。
她不會像皇上一樣,誤會他跟太后之間的關係,可也要適時地提醒他。人心隔著肚皮,更何況對方還是個皇帝。
梅令臣回知念堂換衣裳,沒有看到蘇雲清,正想找個人問問,朱啟潤已經找來了。
「太傅,我們能走了嗎?」他期待地問。
梅令臣只得點頭,「皇上是要坐轎子,還是與臣同乘?臣可以給您講講城中的民生百態,也算是一次學習了。」
「自然是要同乘的,不過你這個稱呼得改改。你喚我公子,我喚你先生,如何?」
梅令臣輕笑,「是,公子。」
「那我們這就走吧!」朱啟潤興高采烈地轉過身,大概了走出那座壓抑的宮殿的緣故,他覺得全身都輕快了很多。
梅府準備了馬車就停在大門之外,梅令臣扶著朱啟潤先上去,然後自己走到旁邊,吩咐了慕白幾句,才跟著坐進去。開全跟車夫坐在外面,馬車緩緩地駛出明照坊。
京城的布局就像一個個大方塊,坊與坊之間以大路相連,南北左右皆對稱。建成之初,坊與坊之間界限分明,可是經過百年的發展,很多坊的邊界已經模糊了。北邊尚可以分清,越往南,越是魚龍混雜,道路縱橫交錯。
馬車沿著長街,朱啟潤趴在窗上好奇地往外看,梅令臣陸續給他講解。他也不知是否認真在聽,只時不時地問梅令臣窗外所見到的地點是哪裡。
「那棟樓好漂亮,是做什麼的?」朱啟潤問道。
梅令臣探頭看了一眼,回答:「是雲想閣。」
「是不是做衣裳很有名的?我聽母后說起過,年少時,每逢節日,就想去雲想閣做身衣裳。」
梅令臣點頭,剛想繼續說稅收的事,又聽朱啟潤說:「我也想去做兩身衣裳,再給母后帶一個禮物。」
「公子……」梅令臣想勸兩句,朱啟潤已經自顧道:「開全,快掉頭,我們要去雲想閣!」
梅令臣倒不是反對他去雲想閣,只不過如今雲想閣已經開門營業,人多眼雜,於安全上來說存在不小的隱患。可朱啟潤完全不在意這些,等馬車停穩了,他高興地跳下馬車,早就把在宮中時說好的,聽梅令臣安排的話拋到了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