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我,我……」宋追一時被他問住了。
他的父親是梅家的家臣,他們一家是因為梅正禹的保護,才在國本之爭中倖免於難。所以宋家是要效忠梅家的。換言之,如果梅令臣不是梅家的人,那他們之間就沒有任何從屬關係了。
他不用再幫梅令臣做事,也沒有恩要還。
而且梅令臣不是梅正禹的孫子,還會有很多麻煩。他年紀輕輕能夠坐上首輔的位置,很多老臣就是看在梅正禹的面子上,才默認的。一旦他不是梅家的人,就像失去了皇族的血統,是絕對無法在這個位置上坐穩的。
梅令臣看著宋追的神情,淡淡地笑了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不會怪你。」
「文若,你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你怎麼會不是梅家的人?」
「張祜請我喝了酒,大概是起疑了。」梅令臣的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我曾聽父親說,梅氏的人喝了酒便會全身紅腫發癢,但我沒有這個症狀。張祜便覺得我不是梅家的人。」
宋追沉默了片刻,夜,分外寂靜。只有銅壺滴漏在標示著時間的不斷流逝。
「我親自去一趟吧。不管怎麼樣,在他們找到證據之前,把所有的人和物都毀掉。」
梅令臣看向他,「你大婚在即,不要去了。來回太浪費時間。」
「我騎快馬,一定可以趕在大婚前回來。我不管別人說什麼,你就是梅家的後人。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他們想查出什麼也不容易。你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宋追說完,就要急匆匆地往外走。
梅令臣忽然叫了一聲,聲音很低,聽不太清楚。
但宋追整個人都僵住,心跳飛快,回頭,難以置信地看著他。
「你叫我什麼?」
似乎是那聲久違的「宋追哥哥」。但太輕太快了,總覺得是幻覺。
「多謝。」梅令臣只說了這兩個字,然後補道,「不送。」
翌日,梅令臣很早就起床,他起床後不久,蘇雲清也起來了。之前在西州有操持過幾場宴會,她心中有準備,但又難免緊張,這是她入京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招待客人,總擔心會出錯,所以派了采綠去廚房盯著。
巳時末,客人的車馬依次到了府門外,蘇雲清前去迎接。
以往的各種聚會,算是女眷之間的比美較勁,她們都恨不得拿出自己最美的行頭來,把對方壓下去。但浴佛節本就是禮佛的,要素衣儉從。加之國喪未過,眾人都儘可能地低調。
孫氏和潘如霜下了餃子,兩人都穿著檀色深衣,頭髮梳成簡單的髮髻,插著一根木簪子。上官心蘭和朱嘉寧只衣裳的布料好一些,大體也沒有什麼區別。
甘氏下了轎子,穿著淺色的長袍,只不過戴了一枚翡翠的墜子,十分惹眼。她熱絡地走到幾個人中,不停地問好。
蘇雲清站在門口,與幾人互相見禮,眼神特意在朱嘉寧的臉上多停頓了會兒。朱嘉寧朝她笑了笑,眼神透露出讚賞。短短時間裡,蘇雲清就成為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女主人了。
「多謝諸位賞臉光臨,請移步花廳,我備了些點心。」
她側身讓上官心蘭和朱嘉寧先行,然後跟在她們的後面,向府中走去。花廳擺著好幾張席案,廚子備的是桃花餅,三塊餅放在一塊花樣很別致的布上,裝在盤子裡。
眾人落座之後,目光很快都被那塊布吸引住了。
上官心蘭把布拿起來,「好漂亮的布,怎麼還會閃閃發光?這上面好像是玉蘭花的紋路?」
「我的是桂花。」朱嘉寧說道。
其他人也報了自己布上的花紋,居然沒有重樣的。眾人覺得新奇,議論起來。
「這是雲想閣剛研製出的百花錦,還沒推到市面上。發光是因為混進了非常細的金絲,每一種花紋的織發都不一樣。」
「你不說,我還沒發現,這裡面居然混有金絲。這技法也太巧了吧?」甘氏連連稱讚,「早就聽說京中的雲想閣,織布技藝十分了得。沒想到我剛回來,就開了眼。」
孫氏也跟身邊的潘如霜說:「若用這百花錦做衣裳,必定很出彩。你聞聞,是不是還有花的香味。」
潘如霜對布料本來沒什麼興趣,但不好不賣親娘和蘇雲清的面子,便敷衍地點了點頭。孫氏也懶得跟她計較,又湊到甘氏那裡聊了。
一道桃花餅吃完,又接著上了道炸花球。將新鮮的花蕾從樹上摘下,洗淨,醃製之後,入油鍋煎炸,撒上鹽,再擺成各種圖案,很別致的一道菜,味道也不錯。
而且這道菜的碟子,竟然用一把很精緻的小傘裝飾。那傘面上的布料,底色漸變,由淺入深,花紋艷麗,撲面而來春天的氣息,又立刻引起眾人的驚嘆。
「這菜的名字叫風月無邊。」
甘氏說:「夫人,你這後廚究竟藏著什麼高人啊?我都想見一見了。」
蘇雲清笑著說:「我只是覺得光吃齋菜未眠太單調了一些,就把雲想閣的掌柜請來,用春季新出的布料來裝飾菜品。如果還能入各位眼中,我就把她請出來,與各位細說。」
「國喪期間,雲想閣不開門,我快悶死了。早就想做春裳了。」
「夫人快把她請出來吧,我都迫不及待想訂一匹布了。」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氣氛熱烈,蘇雲清向采藍點了點頭,示意她去把秋月帶過來。
他的父親是梅家的家臣,他們一家是因為梅正禹的保護,才在國本之爭中倖免於難。所以宋家是要效忠梅家的。換言之,如果梅令臣不是梅家的人,那他們之間就沒有任何從屬關係了。
他不用再幫梅令臣做事,也沒有恩要還。
而且梅令臣不是梅正禹的孫子,還會有很多麻煩。他年紀輕輕能夠坐上首輔的位置,很多老臣就是看在梅正禹的面子上,才默認的。一旦他不是梅家的人,就像失去了皇族的血統,是絕對無法在這個位置上坐穩的。
梅令臣看著宋追的神情,淡淡地笑了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不會怪你。」
「文若,你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你怎麼會不是梅家的人?」
「張祜請我喝了酒,大概是起疑了。」梅令臣的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我曾聽父親說,梅氏的人喝了酒便會全身紅腫發癢,但我沒有這個症狀。張祜便覺得我不是梅家的人。」
宋追沉默了片刻,夜,分外寂靜。只有銅壺滴漏在標示著時間的不斷流逝。
「我親自去一趟吧。不管怎麼樣,在他們找到證據之前,把所有的人和物都毀掉。」
梅令臣看向他,「你大婚在即,不要去了。來回太浪費時間。」
「我騎快馬,一定可以趕在大婚前回來。我不管別人說什麼,你就是梅家的後人。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他們想查出什麼也不容易。你放心,這件事就交給我。」宋追說完,就要急匆匆地往外走。
梅令臣忽然叫了一聲,聲音很低,聽不太清楚。
但宋追整個人都僵住,心跳飛快,回頭,難以置信地看著他。
「你叫我什麼?」
似乎是那聲久違的「宋追哥哥」。但太輕太快了,總覺得是幻覺。
「多謝。」梅令臣只說了這兩個字,然後補道,「不送。」
翌日,梅令臣很早就起床,他起床後不久,蘇雲清也起來了。之前在西州有操持過幾場宴會,她心中有準備,但又難免緊張,這是她入京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招待客人,總擔心會出錯,所以派了采綠去廚房盯著。
巳時末,客人的車馬依次到了府門外,蘇雲清前去迎接。
以往的各種聚會,算是女眷之間的比美較勁,她們都恨不得拿出自己最美的行頭來,把對方壓下去。但浴佛節本就是禮佛的,要素衣儉從。加之國喪未過,眾人都儘可能地低調。
孫氏和潘如霜下了餃子,兩人都穿著檀色深衣,頭髮梳成簡單的髮髻,插著一根木簪子。上官心蘭和朱嘉寧只衣裳的布料好一些,大體也沒有什麼區別。
甘氏下了轎子,穿著淺色的長袍,只不過戴了一枚翡翠的墜子,十分惹眼。她熱絡地走到幾個人中,不停地問好。
蘇雲清站在門口,與幾人互相見禮,眼神特意在朱嘉寧的臉上多停頓了會兒。朱嘉寧朝她笑了笑,眼神透露出讚賞。短短時間裡,蘇雲清就成為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女主人了。
「多謝諸位賞臉光臨,請移步花廳,我備了些點心。」
她側身讓上官心蘭和朱嘉寧先行,然後跟在她們的後面,向府中走去。花廳擺著好幾張席案,廚子備的是桃花餅,三塊餅放在一塊花樣很別致的布上,裝在盤子裡。
眾人落座之後,目光很快都被那塊布吸引住了。
上官心蘭把布拿起來,「好漂亮的布,怎麼還會閃閃發光?這上面好像是玉蘭花的紋路?」
「我的是桂花。」朱嘉寧說道。
其他人也報了自己布上的花紋,居然沒有重樣的。眾人覺得新奇,議論起來。
「這是雲想閣剛研製出的百花錦,還沒推到市面上。發光是因為混進了非常細的金絲,每一種花紋的織發都不一樣。」
「你不說,我還沒發現,這裡面居然混有金絲。這技法也太巧了吧?」甘氏連連稱讚,「早就聽說京中的雲想閣,織布技藝十分了得。沒想到我剛回來,就開了眼。」
孫氏也跟身邊的潘如霜說:「若用這百花錦做衣裳,必定很出彩。你聞聞,是不是還有花的香味。」
潘如霜對布料本來沒什麼興趣,但不好不賣親娘和蘇雲清的面子,便敷衍地點了點頭。孫氏也懶得跟她計較,又湊到甘氏那裡聊了。
一道桃花餅吃完,又接著上了道炸花球。將新鮮的花蕾從樹上摘下,洗淨,醃製之後,入油鍋煎炸,撒上鹽,再擺成各種圖案,很別致的一道菜,味道也不錯。
而且這道菜的碟子,竟然用一把很精緻的小傘裝飾。那傘面上的布料,底色漸變,由淺入深,花紋艷麗,撲面而來春天的氣息,又立刻引起眾人的驚嘆。
「這菜的名字叫風月無邊。」
甘氏說:「夫人,你這後廚究竟藏著什麼高人啊?我都想見一見了。」
蘇雲清笑著說:「我只是覺得光吃齋菜未眠太單調了一些,就把雲想閣的掌柜請來,用春季新出的布料來裝飾菜品。如果還能入各位眼中,我就把她請出來,與各位細說。」
「國喪期間,雲想閣不開門,我快悶死了。早就想做春裳了。」
「夫人快把她請出來吧,我都迫不及待想訂一匹布了。」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氣氛熱烈,蘇雲清向采藍點了點頭,示意她去把秋月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