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路公公無奈應下。這件事是違背禮制的, 可陛下寵孫女, 他又不好提醒。
幸好龍分五爪和四爪, 給小郡主繡四爪龍紋倒還是可以的。
「等等。」仁景帝再次抬頭, 若有所思地看著沖他笑著的亦辰,「朕不能厚此薄彼, 亦辰也做一條。」
「額, 是。」路公公再次應下。
只是這句祖父疼愛孫子的話,再次像破冰用的小錘敲進有些人浮躁不安的心。當然除了一心往前面看,想多看兩眼小寶寶的九皇子和與世無爭只想趕快結束這場無聊請安的涵王外, 都不約而同地看向凌禦寒。
只是凌禦寒面無表情地回看他們, 眼神裡帶著疏離和冰冷, 讓人渾身發涼。尤其是安王,對他這種用孩子求皇恩的行為, 極其不齒。可看到那素來冰箭般的眼神,下意識就移開了視線。
安王凌御謙從小跟作為同胞兄長的凌禦寒私下較勁兒,憑什麼一個娘胎出來的, 他就只能和其他皇子一樣在母妃身邊長大,而凌禦寒就好命的由父皇帶走親自撫養。以至於一母同胞,卻不同命運。
好不容易盼來了弱冠就封,突然發現自己的封地富庶,安王本來是很愉悅的。可此番進京才知道,父皇是有意歷練凌禦寒才派他去寒苦的北地。短短一年,成績斐然。如今回到京中,呼聲又一次壓了他一頭。
本以為這樣就算了,各憑本事,自己手中的勢力不弱於他,還有母妃和徐家的支持,早晚要擊敗這位親哥哥。
可是想不到的是,討厭鬼生的兩個崽子仍是討厭鬼。尚在襁褓就會招攬人心,才五個月而已,就哄得皇帝團團轉,真是氣死了。
想想家中兩個妾室生的孩子,平時也算聰明伶俐了。可真要帶出來比比,那真是貨比貨得扔。都三歲了,看見皇帝還嚇哭。
在場的除了安王外,寧王和永王也有孩子,雖然只有兩歲左右,可比起皇帝懷裡抱著的那兩個來說,膽子確實小太多了。平時見了自己都戰戰兢兢的,何況進宮面聖請安。每次進宮都是哭著回去。
本以為就是孩子太小,見的市面太少所致。如今一看,膽色一事無關年紀。
看來,生嫡子這事迫在眉睫了。
畢竟嫡子是正妃所出,家世背景都不一般,養出來的孩子膽子總會大些。總有機會扳回一城。
凌禦寒是懶得計較這些人心裡的想法,吃不到葡萄就嫌酸這種事,他從小看到大,完全當他們不存在。
只要他們安分守己,各憑本事競爭,不去打擾阿蘿和孩子,他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全當沒看見。反之,那就是他們的自找死路。
「陛下,時候不早了,該去榮熙殿那邊了。」路公公頭皮發麻,明明是陛下大壽,這些做兒子的怎麼都不知消停呢。萬一引得聖心不悅,倒霉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奴婢。
·
阿蘿在榮熙殿門口下了步輦,剛抬腳踏過門檻,就聽到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回頭一看,竟然真的是成墨韻。
「墨韻姐姐。」阿蘿終於露出了笑容,「你不是說去雲鶴山采草藥了?」
七天前,成墨韻到王府小坐,便說了第二日要出城去採藥。雲鶴山離京城有一日半的腳程,沒想到她回的這樣快。
「我路上遇到了安寧,她家侍衛幫我採到了,便早早回來了。」成墨韻指了指身邊的戴著七翟冠一身華服的女子。
安寧?
阿蘿印象中京都有位安寧縣主。那位縣主自小體弱多病,常年隨著父母在外求醫,很少留在京都常住。只是不知是不是眼前這位姑娘。
「這位是恪勤郡王府的安寧縣主,是我一起長大的好姐妹。前幾年跟著郡王夫婦在南地,今年年初才回京都的。」
「安寧見過齊王妃。」果真是安寧縣主。她確實如同書中所描述那般,溫婉賢淑,雖身體纖弱,卻落落大方,就連聲音都死水如歌,娓娓動聽。
難怪凌禦寒對這個堂妹一直很好,在北地但凡有好東西,都會命人送回來一份。若是她也有個這樣的小妹妹,定也會如此待之。
「安寧縣主和我年齡相仿,今後還是和墨韻姐姐一樣,直接喚我絲芩吧。」
在外人面前,阿蘿只能是羅絲芩。
恪勤郡王是仁景帝的堂弟,兩人不涉及儲位之爭,兄弟感情較深。仁景帝在初登大寶時,恪勤郡王身先士卒,替仁景帝處理了不少棘手的事。仁景帝對恪勤郡王一家一向優待,早年又沒個女兒,便視安寧縣主為己出。
「可你是我堂嫂啊。要是讓寒堂哥知道了,定要說我的。」安寧縣主見周圍沒什麼外人,拉著阿蘿的胳膊,小舌一吐,完全暴露本性,「寒堂哥生氣時,有些怕人的。」
阿蘿有些發愣,這樣的安寧縣主和剛剛在榮熙殿門口一比,好似變了個人,完全不見之前的驕矜柔弱。她聽聞的安寧縣主可不是這樣性子的,說好的溫婉賢淑,性情溫和呢?還有說安寧縣主病得不能出門,如今一看精神得很,哪裡有一絲病態?
成墨韻看出阿蘿的遲疑,主動拉過兩人的手,站到矮子松旁,用身子遮住身後打量的目光,衝著安寧縣主輕聲說著,「你看你,嚇到我妹妹了吧。」
「堂嫂,我可是只在自己人面前才這般放開的。當著外人面,您就當安寧病入膏肓,多多照顧我些就好。」安寧縣主認真的解釋,讓阿蘿徹底傻眼。
幸好龍分五爪和四爪, 給小郡主繡四爪龍紋倒還是可以的。
「等等。」仁景帝再次抬頭, 若有所思地看著沖他笑著的亦辰,「朕不能厚此薄彼, 亦辰也做一條。」
「額, 是。」路公公再次應下。
只是這句祖父疼愛孫子的話,再次像破冰用的小錘敲進有些人浮躁不安的心。當然除了一心往前面看,想多看兩眼小寶寶的九皇子和與世無爭只想趕快結束這場無聊請安的涵王外, 都不約而同地看向凌禦寒。
只是凌禦寒面無表情地回看他們, 眼神裡帶著疏離和冰冷, 讓人渾身發涼。尤其是安王,對他這種用孩子求皇恩的行為, 極其不齒。可看到那素來冰箭般的眼神,下意識就移開了視線。
安王凌御謙從小跟作為同胞兄長的凌禦寒私下較勁兒,憑什麼一個娘胎出來的, 他就只能和其他皇子一樣在母妃身邊長大,而凌禦寒就好命的由父皇帶走親自撫養。以至於一母同胞,卻不同命運。
好不容易盼來了弱冠就封,突然發現自己的封地富庶,安王本來是很愉悅的。可此番進京才知道,父皇是有意歷練凌禦寒才派他去寒苦的北地。短短一年,成績斐然。如今回到京中,呼聲又一次壓了他一頭。
本以為這樣就算了,各憑本事,自己手中的勢力不弱於他,還有母妃和徐家的支持,早晚要擊敗這位親哥哥。
可是想不到的是,討厭鬼生的兩個崽子仍是討厭鬼。尚在襁褓就會招攬人心,才五個月而已,就哄得皇帝團團轉,真是氣死了。
想想家中兩個妾室生的孩子,平時也算聰明伶俐了。可真要帶出來比比,那真是貨比貨得扔。都三歲了,看見皇帝還嚇哭。
在場的除了安王外,寧王和永王也有孩子,雖然只有兩歲左右,可比起皇帝懷裡抱著的那兩個來說,膽子確實小太多了。平時見了自己都戰戰兢兢的,何況進宮面聖請安。每次進宮都是哭著回去。
本以為就是孩子太小,見的市面太少所致。如今一看,膽色一事無關年紀。
看來,生嫡子這事迫在眉睫了。
畢竟嫡子是正妃所出,家世背景都不一般,養出來的孩子膽子總會大些。總有機會扳回一城。
凌禦寒是懶得計較這些人心裡的想法,吃不到葡萄就嫌酸這種事,他從小看到大,完全當他們不存在。
只要他們安分守己,各憑本事競爭,不去打擾阿蘿和孩子,他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全當沒看見。反之,那就是他們的自找死路。
「陛下,時候不早了,該去榮熙殿那邊了。」路公公頭皮發麻,明明是陛下大壽,這些做兒子的怎麼都不知消停呢。萬一引得聖心不悅,倒霉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奴婢。
·
阿蘿在榮熙殿門口下了步輦,剛抬腳踏過門檻,就聽到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回頭一看,竟然真的是成墨韻。
「墨韻姐姐。」阿蘿終於露出了笑容,「你不是說去雲鶴山采草藥了?」
七天前,成墨韻到王府小坐,便說了第二日要出城去採藥。雲鶴山離京城有一日半的腳程,沒想到她回的這樣快。
「我路上遇到了安寧,她家侍衛幫我採到了,便早早回來了。」成墨韻指了指身邊的戴著七翟冠一身華服的女子。
安寧?
阿蘿印象中京都有位安寧縣主。那位縣主自小體弱多病,常年隨著父母在外求醫,很少留在京都常住。只是不知是不是眼前這位姑娘。
「這位是恪勤郡王府的安寧縣主,是我一起長大的好姐妹。前幾年跟著郡王夫婦在南地,今年年初才回京都的。」
「安寧見過齊王妃。」果真是安寧縣主。她確實如同書中所描述那般,溫婉賢淑,雖身體纖弱,卻落落大方,就連聲音都死水如歌,娓娓動聽。
難怪凌禦寒對這個堂妹一直很好,在北地但凡有好東西,都會命人送回來一份。若是她也有個這樣的小妹妹,定也會如此待之。
「安寧縣主和我年齡相仿,今後還是和墨韻姐姐一樣,直接喚我絲芩吧。」
在外人面前,阿蘿只能是羅絲芩。
恪勤郡王是仁景帝的堂弟,兩人不涉及儲位之爭,兄弟感情較深。仁景帝在初登大寶時,恪勤郡王身先士卒,替仁景帝處理了不少棘手的事。仁景帝對恪勤郡王一家一向優待,早年又沒個女兒,便視安寧縣主為己出。
「可你是我堂嫂啊。要是讓寒堂哥知道了,定要說我的。」安寧縣主見周圍沒什麼外人,拉著阿蘿的胳膊,小舌一吐,完全暴露本性,「寒堂哥生氣時,有些怕人的。」
阿蘿有些發愣,這樣的安寧縣主和剛剛在榮熙殿門口一比,好似變了個人,完全不見之前的驕矜柔弱。她聽聞的安寧縣主可不是這樣性子的,說好的溫婉賢淑,性情溫和呢?還有說安寧縣主病得不能出門,如今一看精神得很,哪裡有一絲病態?
成墨韻看出阿蘿的遲疑,主動拉過兩人的手,站到矮子松旁,用身子遮住身後打量的目光,衝著安寧縣主輕聲說著,「你看你,嚇到我妹妹了吧。」
「堂嫂,我可是只在自己人面前才這般放開的。當著外人面,您就當安寧病入膏肓,多多照顧我些就好。」安寧縣主認真的解釋,讓阿蘿徹底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