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公是個怪人,廚子做的飯不好吃,他從來不挑剔;僕婦沒把衣服洗乾淨,他也不怪罪。他是個坐不住的人,每天雷打不動要做的事,就是讓我牽著一頭驢陪他去游鐘山。

  每次出門前, 我給相公準備好書, 把幾枚餅放在行囊里。他也沒有目的地,往往是走到哪裡算哪裡。有時是停在在松石之下休息, 有時去田野耕做之家閒聊,有時去寺院與僧人談禪。到了中午餓了,便和我一起把帶著的餅吃掉,吃不完的餅,便都餵給所騎的毛驢。

  相公騎在驢上就開始吟詩, 他的興致很高,有時怕記不住,當場就找紙筆寫下來,往往傍晚回家時,他的行囊里已塞滿了詩箋。我覺得王相公對這樣的日子還是很滿意的。

  元豐七年相公生了一場大夢,連天子都驚動了,從京城派來御醫為相公療治。相公甦醒過來,見到夫人在一旁哭泣,相勸道:“夫婦之請,偶合罷了,不須他念。”又勸在一旁的侄女婿葉濤道:“你是個聰明人,平常可多讀些佛書,千萬不要徒勞作世間言語。想我這一生,枉費氣力作許多閒文字,現在真是後悔。”

  這天下很多人敬仰相公的道德文章,他卻說自己一生的著述都是無用的文字,難道以前那些轟轟烈烈的往事,他都忘記了嗎?

  直到有一天,相公又開始在紙上寫“福建子”三個字,我好奇偷偷問夫人,才知道福建子是指呂惠卿。也許對於前事,他還是不能全然忘懷吧。

  元豐七年,相公將半山園捐為僧寺,在江寧城內賃屋而居。元豐八年,天子大行,相公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呆了一整天,隨後精神變得頹唐,也不怎麼騎驢出去遊逛了。

  不斷有人從京城來看望相公,可是帶來都是不好的消息,相公的死對頭司馬光做宰相了,青苗法、保甲法、農田水利法相繼被廢除。面對這些變故,一開始相公還能淡然處之,可是有一天呂嘉問帶來消息,朝廷把免役法也廢除了,相公終於忍不住了,他憤憤道:“連它都廢除了嗎,免役法是我與先帝商議了兩年才推行的良法,已經很完善了,實在不能廢啊。”

  這天夜裡,我注意到相公並沒有按時睡下。他一個人在寢室繞床走來走去,直到天亮才停下來。不出意外的,相公又病倒了。

  這一病就是兩個月,這天下午,相公精神稍好,讓我扶著出去走走。不知不覺中,室外早已是綠肥紅瘦情形,元佑元年的春天已經過去了。

  我們順著秦淮河一直向西走,河邊的一株晚櫻開得正艷,我折下一隻櫻花遞給相公:“連日不出門,屋裡都是藥氣,折枝花回去沖淡一下吧,相公看著心裡也歡喜些。”

  相公笑笑道:“又何必糟蹋了這花。”話雖如此說,他卻還是將花拿在手中,過了一會兒,我聽他喃喃道:“這是今年江南最後的春色了。”

  回到住處,我特地找來了一個青釉弦紋瓶,接滿水把花枝插進去。相公坐在床上看了許久,突然找我要筆墨寫詩。

  我給相公磨好墨,卻見他手顫抖著在紙上寫到:“老年少忻豫,況復病在床。汲水置新花,取忍此流芳。流芳柢須臾,我亦豈久長。新花與故吾,已矣兩可忘。”

  我幼時上過幾年私塾,王相公這首詞寫的淺顯,我也能看懂,只是突然覺得傷心,直到此時,他終於將過往的一切都放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