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趙頊還要再說些什麼,卻被母親擺手制止,她讓侍從都退下,沉聲問:“今天叫你來,不是跟你說這些事的。前兩天宮中四處尋不見你,你到那裡去了?”
趙頊輕輕跪下,直視母親:“孃孃恕罪。富娘子為羌人流失所傷,兒子放心不下,便去洛陽探視了。因事發突然,沒來及告訴嬢嬢。”
高太后見他居然就這樣直接承認了,不由湧上一股無名之火:“你簡直胡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你就這樣不管不顧去洛陽看她,萬一有個閃失,置社稷安危於何地,又置老身和大娘娘於何地?”
趙頊依舊跪得筆直,沉聲道:“兒子錯了,請嬢嬢責罰。”
高太后看他那副執拗不化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冷冷道:“如今你大了,又是天子,無人能管,老身又怎麼敢罰你。”
趙頊瞥見母親頭上的白髮,配上她的怒容。似乎比平時顯得更蒼老些,忍不住嘆了口氣:“孃孃息怒。這麼說,必定是兒子平時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孃孃說了,兒子一定改正。”
高太后見兒子認錯,氣稍稍平了一些,低聲道:“你起來說話,我問你,你打算怎麼處置富氏?”
趙頊這才起身,揉了揉發酸的雙腿,提高了聲音道:“兒子不想委屈了她,打算接她進宮。給她名分。”
高太后覺得心中的怒火又涌了上來,厲聲道:“仲針,你不要忘了,富氏當初是許稼給陸師閔的,這些年在邊地女扮男裝走上仕途,原本就犯了欺君之罪,這樣的人,怎麼能讓她入你的後宮?”
趙頊的目光變得異常誠懇:“孃孃,富娘子雖然曾許嫁過,但後來陸師閔早已另娶。女扮男裝是為了保全自己,實屬迫不得已。況且朝廷奪取熙河,富娘子也有不小的功績,足以將功補過。這些年來,她在邊地顛沛流離,又為救王韶受了重傷,兒子虧欠她太多,這一次,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手了。”
高太后不為所動:“仲針,這些年你在朝廷推行新法,又窮兵黷武,這是國事,我可以不管。可是將富氏接進宮,這是家事。我不得不插手,以你的性子,必定會過分偏寵,從此後宮無寧日了。我是絕對不許她入宮的。”
趙頊的目光漸漸暗淡下來,聲音已是變得清冷:“我知道,這麼多年來,孃孃一直對兒子不滿意。兒子不孝,但還是想問一句,如果是二哥和三哥向嬢嬢這麼懇求,說自己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孃孃是否就心軟答應了?”
高太后一愣,良久才道:“你是皇帝,應該知道我對你的期望與二哥兒、三哥兒不同。”
趙頊怔怔道:“可我也是孃孃的兒子。兒子推行新法,是為了富國強兵,是為了給列祖列宗和爹爹爭氣。這幾年兒子頂住了多少壓力,也幾乎沒有睡過一夜的整覺,孃孃究竟有沒有體諒過兒子?”
高太后嘆道:“仲針,人心不可失,你做得這一切,始終是不得人心的。”
趙頊的語氣已是帶了森森冷意:“如今尚未蓋棺定論,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二哥、三哥前日上書,說他們所居東宮之地,世為子舍,以待儲副,非諸侯所當久寓,故自請外居。兒子本想不允。但孃孃若要一意孤行,兒子便答應了也無妨。”
高太后氣得渾身發抖:“好好,這就是老身養得好兒子,為了一個女人,竟然連孝悌都不顧了。”
趙頊冷冷道:“兒子不敢,只是按照我朝故事,皇子成人後自當另立府第,不處皇城之內。孃孃若執意相逼,兒子只得依禮行事。時候不早,兒子不敢耽誤孃孃用膳,就此告退。”言罷起身而去。
待到雲娘的病情稍稍平穩一些,趙頊便將她接到宮中,在後苑找了一所相對獨立院落休養。除了舊日服侍的暖玉,另又指派了幾名內人。這一日雲娘精神稍好,與暖玉打點做些針線,不由感慨自己久不做女工,手法都生疏了。正說笑間,卻聽內侍奏道:“蜀國長公主到。”
雲娘又驚又喜,她與趙妙柔已是八年不曾見面,忙要下階行禮,卻被趙妙柔拉住道:“你身子不好,不必多禮。”
兩位閨中密友再次相聚,自是感慨良多,趙妙柔道:“前日就想來看你,只是大哥說你睡著,就沒有驚擾。你消瘦了好多,這些年一定很辛苦吧。”
雲娘仔細觀察趙妙柔,雖然上了濃厚的脂粉,卻掩飾不住憔悴之色,神情也有些抑鬱,忍不住問:“晉卿怎麼不陪你一起進宮,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趙妙柔勉強一笑:“我是國朝公主,這些年養尊處優,誰敢委屈我。晉卿和少游、元章一起去方宅園子玩月去了。”
雲娘腹誹,她在京中這幾日早就聽說,王詵風流成性,在府上偏寵一名姓朱的小妾,又日日密友一起外出遊逛,也是太欺負趙妙柔好性兒了。不過二人久別重逢,不願糾纏這個話題,雲娘拉著趙妙柔的手道:“公主還記得九年前的春天,我們一起在金明池看龍舟爭標嗎,一晃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公主早已嫁為人婦生子,而我自己也沒料到,居然還有重返汴京的一天。”
趙妙柔也十分感慨:“雲娘,你比以前沉穩不少。你不知道聽大哥說你從邊地回來,我有多高興。”
趙頊輕輕跪下,直視母親:“孃孃恕罪。富娘子為羌人流失所傷,兒子放心不下,便去洛陽探視了。因事發突然,沒來及告訴嬢嬢。”
高太后見他居然就這樣直接承認了,不由湧上一股無名之火:“你簡直胡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主不乘危而徼幸。你就這樣不管不顧去洛陽看她,萬一有個閃失,置社稷安危於何地,又置老身和大娘娘於何地?”
趙頊依舊跪得筆直,沉聲道:“兒子錯了,請嬢嬢責罰。”
高太后看他那副執拗不化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冷冷道:“如今你大了,又是天子,無人能管,老身又怎麼敢罰你。”
趙頊瞥見母親頭上的白髮,配上她的怒容。似乎比平時顯得更蒼老些,忍不住嘆了口氣:“孃孃息怒。這麼說,必定是兒子平時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孃孃說了,兒子一定改正。”
高太后見兒子認錯,氣稍稍平了一些,低聲道:“你起來說話,我問你,你打算怎麼處置富氏?”
趙頊這才起身,揉了揉發酸的雙腿,提高了聲音道:“兒子不想委屈了她,打算接她進宮。給她名分。”
高太后覺得心中的怒火又涌了上來,厲聲道:“仲針,你不要忘了,富氏當初是許稼給陸師閔的,這些年在邊地女扮男裝走上仕途,原本就犯了欺君之罪,這樣的人,怎麼能讓她入你的後宮?”
趙頊的目光變得異常誠懇:“孃孃,富娘子雖然曾許嫁過,但後來陸師閔早已另娶。女扮男裝是為了保全自己,實屬迫不得已。況且朝廷奪取熙河,富娘子也有不小的功績,足以將功補過。這些年來,她在邊地顛沛流離,又為救王韶受了重傷,兒子虧欠她太多,這一次,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手了。”
高太后不為所動:“仲針,這些年你在朝廷推行新法,又窮兵黷武,這是國事,我可以不管。可是將富氏接進宮,這是家事。我不得不插手,以你的性子,必定會過分偏寵,從此後宮無寧日了。我是絕對不許她入宮的。”
趙頊的目光漸漸暗淡下來,聲音已是變得清冷:“我知道,這麼多年來,孃孃一直對兒子不滿意。兒子不孝,但還是想問一句,如果是二哥和三哥向嬢嬢這麼懇求,說自己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孃孃是否就心軟答應了?”
高太后一愣,良久才道:“你是皇帝,應該知道我對你的期望與二哥兒、三哥兒不同。”
趙頊怔怔道:“可我也是孃孃的兒子。兒子推行新法,是為了富國強兵,是為了給列祖列宗和爹爹爭氣。這幾年兒子頂住了多少壓力,也幾乎沒有睡過一夜的整覺,孃孃究竟有沒有體諒過兒子?”
高太后嘆道:“仲針,人心不可失,你做得這一切,始終是不得人心的。”
趙頊的語氣已是帶了森森冷意:“如今尚未蓋棺定論,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二哥、三哥前日上書,說他們所居東宮之地,世為子舍,以待儲副,非諸侯所當久寓,故自請外居。兒子本想不允。但孃孃若要一意孤行,兒子便答應了也無妨。”
高太后氣得渾身發抖:“好好,這就是老身養得好兒子,為了一個女人,竟然連孝悌都不顧了。”
趙頊冷冷道:“兒子不敢,只是按照我朝故事,皇子成人後自當另立府第,不處皇城之內。孃孃若執意相逼,兒子只得依禮行事。時候不早,兒子不敢耽誤孃孃用膳,就此告退。”言罷起身而去。
待到雲娘的病情稍稍平穩一些,趙頊便將她接到宮中,在後苑找了一所相對獨立院落休養。除了舊日服侍的暖玉,另又指派了幾名內人。這一日雲娘精神稍好,與暖玉打點做些針線,不由感慨自己久不做女工,手法都生疏了。正說笑間,卻聽內侍奏道:“蜀國長公主到。”
雲娘又驚又喜,她與趙妙柔已是八年不曾見面,忙要下階行禮,卻被趙妙柔拉住道:“你身子不好,不必多禮。”
兩位閨中密友再次相聚,自是感慨良多,趙妙柔道:“前日就想來看你,只是大哥說你睡著,就沒有驚擾。你消瘦了好多,這些年一定很辛苦吧。”
雲娘仔細觀察趙妙柔,雖然上了濃厚的脂粉,卻掩飾不住憔悴之色,神情也有些抑鬱,忍不住問:“晉卿怎麼不陪你一起進宮,這些年你過得好嗎?”
趙妙柔勉強一笑:“我是國朝公主,這些年養尊處優,誰敢委屈我。晉卿和少游、元章一起去方宅園子玩月去了。”
雲娘腹誹,她在京中這幾日早就聽說,王詵風流成性,在府上偏寵一名姓朱的小妾,又日日密友一起外出遊逛,也是太欺負趙妙柔好性兒了。不過二人久別重逢,不願糾纏這個話題,雲娘拉著趙妙柔的手道:“公主還記得九年前的春天,我們一起在金明池看龍舟爭標嗎,一晃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公主早已嫁為人婦生子,而我自己也沒料到,居然還有重返汴京的一天。”
趙妙柔也十分感慨:“雲娘,你比以前沉穩不少。你不知道聽大哥說你從邊地回來,我有多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