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在這一世,她有個說出來略顯偏頗的感想:生活其實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所謂的意義都是人後來賦予的,人只是需要刺激就行。
所謂的成就感、突破感、通達感、優越感、挫折感、羞恥感……甚至是食性排泄等生理需求的刺激,是這些東西讓一個人感知到自己活著。
靈魂離開身體後,于晴清晰的回憶起自己被主神選中時發生的事。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
……
……
“為什麼會選中我?”于晴奇怪的問。這個所謂的神在她被車撞到的一瞬間出現在她面前,告訴她,她被選中作為快穿人員去完成一些神的旨意了。
為什麼別的都不問,第一句只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此時的于晴正在一個非常缺乏自信的狀態:她剛畢業沒兩年,不太適應社會,人際關係也處理不好,感覺自己不管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樣樣不如人,整個人萎得不行。
“因為你身上具有優點,很適合去當這個人,”神簡單的說,“不要問會不會給你金手指和系統了,這些都沒有。”
于晴剛因為神說她有優點而感到一陣激動,緊接著就驚惶起來:“什麼?你要讓我這樣一個廢柴什麼依仗也沒有的去應對各種各樣的世界完成任務嗎?那我還不如——”
“先別急著害怕,”神打斷她說,“有獎勵的。”
于晴正要喜悅起來,神接下去的話卻直接按下了她躁動的心靈,“不過之前有很多人也把它當做懲罰。”
她已經沒有力氣去猜測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請您直接清楚的講一遍吧,講完我再做判斷。”
“情況是這樣的,有些事,我無法自己直接出手,需要一個代理人來替我完成,我不會告訴你具體需要做些什麼,反正你自己自然而然就會面對那個問題,做到了不會有獎勵,做不到也不會有懲罰——我是說你想像中那種得到多少積分兌換什麼物品之類的獎勵或者懲罰,這些是絕對沒有的。
而我說的那個獎勵,則是永生。”
永生?于晴正要問什麼,卻沒有機會開口。
“因為你死後會帶著記憶去往下一個世界,不斷輪迴,不相當於就是永生嗎?”
于晴不由得神色一黯。
“所以現在你也明白了,為什麼很多人也把它當做懲罰,因為你被剝奪了一了百了的機會,永遠都需要面對生活。”
“但把它當做獎勵還是懲罰,只是你一念之間的事情——該講的我也講完了,現在你去吧。”
于晴滿腔疑惑甚至還來不及組織出一句語言來發問,就在眩暈中醒來。
……
……
……
此時的于晴在蒙昧間重新思考那個問題:永生為什麼會是一種懲罰?
根據她的猜測,之前那些被選中的人中,也許有一部分人,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生活之道,很快就被巨大的空虛擊垮了,甚至不必過上幾輩子——有些人在自己的第一輩子活到2、30歲就已經感到空虛了,或忙忙的用各種事情(刺激)填滿自己,或思考“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等哲學議題,最終,解決空虛問題的人活下去了,始終沒能尋到通路的人則走向了毀滅。也許還有一些人,親人朋友都離開了,自己因為經驗與閱歷和任何人都談不來,難以處理孤獨感,也就陷入抑鬱崩潰。
或者有的人對生活的預期比較高,可因為永生方式的限制,這輩子好不容易過上了叱吒風雲、手握權柄的生活,下輩子卻仍要投生為行動言語均不便的兒童,不斷遭遇惡劣不堪的家人,一遍遍的體驗憤怒、仇恨與無可奈何。
避無可避、躲無可躲,這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是難以忍受的。
也許還有一些人,在這翻來覆去的21世紀初期實在活了太久,久到沒有任何東西能給ta刺激感和新鮮感了,什麼都吃膩了,什麼都玩膩了,最終也走向覆滅。
而她呢?
她只覺得自己宛如一個初生的嬰兒,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完—
所謂的成就感、突破感、通達感、優越感、挫折感、羞恥感……甚至是食性排泄等生理需求的刺激,是這些東西讓一個人感知到自己活著。
靈魂離開身體後,于晴清晰的回憶起自己被主神選中時發生的事。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
……
……
“為什麼會選中我?”于晴奇怪的問。這個所謂的神在她被車撞到的一瞬間出現在她面前,告訴她,她被選中作為快穿人員去完成一些神的旨意了。
為什麼別的都不問,第一句只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此時的于晴正在一個非常缺乏自信的狀態:她剛畢業沒兩年,不太適應社會,人際關係也處理不好,感覺自己不管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樣樣不如人,整個人萎得不行。
“因為你身上具有優點,很適合去當這個人,”神簡單的說,“不要問會不會給你金手指和系統了,這些都沒有。”
于晴剛因為神說她有優點而感到一陣激動,緊接著就驚惶起來:“什麼?你要讓我這樣一個廢柴什麼依仗也沒有的去應對各種各樣的世界完成任務嗎?那我還不如——”
“先別急著害怕,”神打斷她說,“有獎勵的。”
于晴正要喜悅起來,神接下去的話卻直接按下了她躁動的心靈,“不過之前有很多人也把它當做懲罰。”
她已經沒有力氣去猜測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請您直接清楚的講一遍吧,講完我再做判斷。”
“情況是這樣的,有些事,我無法自己直接出手,需要一個代理人來替我完成,我不會告訴你具體需要做些什麼,反正你自己自然而然就會面對那個問題,做到了不會有獎勵,做不到也不會有懲罰——我是說你想像中那種得到多少積分兌換什麼物品之類的獎勵或者懲罰,這些是絕對沒有的。
而我說的那個獎勵,則是永生。”
永生?于晴正要問什麼,卻沒有機會開口。
“因為你死後會帶著記憶去往下一個世界,不斷輪迴,不相當於就是永生嗎?”
于晴不由得神色一黯。
“所以現在你也明白了,為什麼很多人也把它當做懲罰,因為你被剝奪了一了百了的機會,永遠都需要面對生活。”
“但把它當做獎勵還是懲罰,只是你一念之間的事情——該講的我也講完了,現在你去吧。”
于晴滿腔疑惑甚至還來不及組織出一句語言來發問,就在眩暈中醒來。
……
……
……
此時的于晴在蒙昧間重新思考那個問題:永生為什麼會是一種懲罰?
根據她的猜測,之前那些被選中的人中,也許有一部分人,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生活之道,很快就被巨大的空虛擊垮了,甚至不必過上幾輩子——有些人在自己的第一輩子活到2、30歲就已經感到空虛了,或忙忙的用各種事情(刺激)填滿自己,或思考“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等哲學議題,最終,解決空虛問題的人活下去了,始終沒能尋到通路的人則走向了毀滅。也許還有一些人,親人朋友都離開了,自己因為經驗與閱歷和任何人都談不來,難以處理孤獨感,也就陷入抑鬱崩潰。
或者有的人對生活的預期比較高,可因為永生方式的限制,這輩子好不容易過上了叱吒風雲、手握權柄的生活,下輩子卻仍要投生為行動言語均不便的兒童,不斷遭遇惡劣不堪的家人,一遍遍的體驗憤怒、仇恨與無可奈何。
避無可避、躲無可躲,這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是難以忍受的。
也許還有一些人,在這翻來覆去的21世紀初期實在活了太久,久到沒有任何東西能給ta刺激感和新鮮感了,什麼都吃膩了,什麼都玩膩了,最終也走向覆滅。
而她呢?
她只覺得自己宛如一個初生的嬰兒,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