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更有甚者還覺著他與太子這幾年怕是要有什麼大動作,一個個自己腦補得心驚膽戰地不知是不是該去向太子投誠,天家父子兩個中間應該站哪一隊。
對他們想法,錦心表示很無奈:這世上就是傻子多,尤其很多傻子還喜歡自以為聰明,這就很令人煩心了。
不能說說得不對,只能說和真相完全不搭邊。
直到賀時年明目張胆地在江南置宅邸、建園子,與文家那姑娘的胞弟勾肩搭背一起騎馬打獵,還陪著人家姑娘遊園賞花鞍前馬後,大多數人還是堅持自己最初的猜測。
只是在心中暗暗評價:賀旭此人,能忍!心機深沉,日後必成大器。
賀時年……完全不想搭理他們。
現在的第一要務,難道不是好好討好小舅子和大姨子們嗎?大舅子的意見不重要,天高皇帝遠,一年見幾面,還是這些能夠時時刻刻在媳婦耳邊進「讒言」的人比較要緊,必須先攻克。
他忙於與文從林打好關係,錦心那邊實打實接受了一段日子姐妹們的三堂會審,還有徐姨娘的幾番拷問,這場婚事來得太極太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令文家眾人猝不及防,也怕錦心真成了被人利用的一顆棋子。
這世間哪來的什麼毫無緣由的情深。
只有蕙心被錦心面無表情傳達的賀時年親自捏造的蹩腳愛情故事打動了,相信賀時年對錦心是一往情深——畢竟這些她與謝霄濃情蜜意小日子過得美得很,想到自己當年出嫁時的忐忑不安,更能相信這世間真有洶湧而來的深情。
至於其他人……錦心的蹩腳藉口儼然是說不服她們的,不過錦心也不怕,左右天長日久,她與賀時年用的是功夫,用時間來說服她阿娘與她的姐妹們。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
每一環節承恩公府都預備得周到,但也走得急切,四月里登門納采,五月納徵禮便入了文家的門,彼時聖駕尚未離開金陵,納徵主禮由皇室賜下,當今親筆御旨,命以郡王娶妃例賜納徵禮。
承恩公與文家都要恭敬叩謝天恩浩蕩,皇后又親自賜下一隻金枝玉葉冠並金釵一對、玉鐲一對為禮,承恩公夫人一眼看出那對金釵、手鐲是皇后加皇后冠服當日佩戴的,正出自她的嫁妝。
而能被皇后在那樣隆重緊要的場合佩戴,也必是當世難尋的珍品,即便已歷經多年,甫一展出亦是光彩熠熠珠玉生輝。
如此恩重,更引人心中猜測萬般議論紛紛。
謝翼無緣無故被多位勛貴大臣邀著品茶飲酒賞花參宴,一個個和他打著啞謎說話,滿臉帶笑意味深長,他一開口對面的人滿嘴都是「臣明白」「臣都懂」。
在軍營里混了近一年的謝翼只想面無表情地罵一句:「你們懂個屁」。
還有幾位宗室老王爺,竟然來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皇帝與他父子情深、對他極為看重云云……
自家長輩總不能罵,謝翼只能苦著張臉想:阿旭啊,為了你的平靜日子,哥真是豁出去了啊……你以後要是不好好孝順哥,天老爺都看不過去啊!
於是怒而捶桌。
第一百二十八回 今年冬日的雪很大,但……
對於錦心突然訂婚一事, 未心反應強烈,前頭回家數次都被錦心狡猾地將絮叨躲了過去,今日她將手頭的事情處理完備、交代好家中事宜, 確定在娘家留個二三日也不會有什麼要緊事忽然出現,便在酥巧與檀娘的左右擁簇下氣勢洶洶地回了娘家。
彼時錦心剛逃也是的從徐姨娘的樂順齋溜了, 今兒徐姥姥帶著白勤與蘇惢娘也來了, 同行還有一個寄月, 她才從滇省歸來, 聞訊連忙趕來金陵,今日把相公娃娃都撂在蘇家,跟著祖母娘親與嫂子過文府來了。
徐白朮一直拖拖拉拉的,前歲也成了婚,他岳家也是江湖人, 妻子略小他兩歲, 正是標梅待嫁之年與他相識訂了婚, 寄月私底下與錦心說他是「老牛吃嫩草」, 不過徐姨娘見了說他媳婦生性爽朗愛笑,行事乾脆處事大方, 雖小他兩歲,卻很能拿捏住他,倒也令人欣慰。
如今他們可沒什麼婆家人心態了, 徐白朮那小子拖拖拉拉一直不願成婚, 把徐姥姥與白勤急得恨不得是個女的就行了,如今撈個品貌家世都十分出色的兒媳婦,聽聞白勤連著上了數日的香,過年時候還在感慨幸虧她把徐白朮生的相貌不錯。
若不是好歹還有這張臉,可怎麼去騙媳婦啊!
徐白朮媳婦娘家姓秦, 年歲雖輕,行事卻爽朗大方,很得徐姨娘的喜歡,今日也跟著來了,方才在那邊院裡說起錦心的婚事,徐姨娘滿心的不放心,她在旁柔聲細語地勸著,才叫錦心撈個空子能出來。
如今徐姨娘是生怕錦心被牽連進什麼京中權謀爭鬥當中,成了那些陰謀詭計中被犧牲的那一個,又或者成了人的墊腳石。
她活了四十餘年,從不相信有天上忽然掉餡餅的好事,雖然做親娘的總是覺著自家姑娘哪哪都好,可客觀條件自家都是比不上賀時年的。
平翼候,少年俊彥天縱英才……他忽然表現得對自己女兒一往情深,徐姨娘萬不敢信,只有不安。
錦心只能對徐姨娘說自己與賀時年有情,賀時年也對她有情,可惜徐姨娘聽不進去,如今更是滿心覺著她被賀時年勾得三魂七魄都落在他身上了。
徐姨娘看她那目光恨鐵不成鋼,活脫脫是老母親看著自家孩子被狐狸精勾了魂的痛啊。
對他們想法,錦心表示很無奈:這世上就是傻子多,尤其很多傻子還喜歡自以為聰明,這就很令人煩心了。
不能說說得不對,只能說和真相完全不搭邊。
直到賀時年明目張胆地在江南置宅邸、建園子,與文家那姑娘的胞弟勾肩搭背一起騎馬打獵,還陪著人家姑娘遊園賞花鞍前馬後,大多數人還是堅持自己最初的猜測。
只是在心中暗暗評價:賀旭此人,能忍!心機深沉,日後必成大器。
賀時年……完全不想搭理他們。
現在的第一要務,難道不是好好討好小舅子和大姨子們嗎?大舅子的意見不重要,天高皇帝遠,一年見幾面,還是這些能夠時時刻刻在媳婦耳邊進「讒言」的人比較要緊,必須先攻克。
他忙於與文從林打好關係,錦心那邊實打實接受了一段日子姐妹們的三堂會審,還有徐姨娘的幾番拷問,這場婚事來得太極太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令文家眾人猝不及防,也怕錦心真成了被人利用的一顆棋子。
這世間哪來的什麼毫無緣由的情深。
只有蕙心被錦心面無表情傳達的賀時年親自捏造的蹩腳愛情故事打動了,相信賀時年對錦心是一往情深——畢竟這些她與謝霄濃情蜜意小日子過得美得很,想到自己當年出嫁時的忐忑不安,更能相信這世間真有洶湧而來的深情。
至於其他人……錦心的蹩腳藉口儼然是說不服她們的,不過錦心也不怕,左右天長日久,她與賀時年用的是功夫,用時間來說服她阿娘與她的姐妹們。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
每一環節承恩公府都預備得周到,但也走得急切,四月里登門納采,五月納徵禮便入了文家的門,彼時聖駕尚未離開金陵,納徵主禮由皇室賜下,當今親筆御旨,命以郡王娶妃例賜納徵禮。
承恩公與文家都要恭敬叩謝天恩浩蕩,皇后又親自賜下一隻金枝玉葉冠並金釵一對、玉鐲一對為禮,承恩公夫人一眼看出那對金釵、手鐲是皇后加皇后冠服當日佩戴的,正出自她的嫁妝。
而能被皇后在那樣隆重緊要的場合佩戴,也必是當世難尋的珍品,即便已歷經多年,甫一展出亦是光彩熠熠珠玉生輝。
如此恩重,更引人心中猜測萬般議論紛紛。
謝翼無緣無故被多位勛貴大臣邀著品茶飲酒賞花參宴,一個個和他打著啞謎說話,滿臉帶笑意味深長,他一開口對面的人滿嘴都是「臣明白」「臣都懂」。
在軍營里混了近一年的謝翼只想面無表情地罵一句:「你們懂個屁」。
還有幾位宗室老王爺,竟然來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皇帝與他父子情深、對他極為看重云云……
自家長輩總不能罵,謝翼只能苦著張臉想:阿旭啊,為了你的平靜日子,哥真是豁出去了啊……你以後要是不好好孝順哥,天老爺都看不過去啊!
於是怒而捶桌。
第一百二十八回 今年冬日的雪很大,但……
對於錦心突然訂婚一事, 未心反應強烈,前頭回家數次都被錦心狡猾地將絮叨躲了過去,今日她將手頭的事情處理完備、交代好家中事宜, 確定在娘家留個二三日也不會有什麼要緊事忽然出現,便在酥巧與檀娘的左右擁簇下氣勢洶洶地回了娘家。
彼時錦心剛逃也是的從徐姨娘的樂順齋溜了, 今兒徐姥姥帶著白勤與蘇惢娘也來了, 同行還有一個寄月, 她才從滇省歸來, 聞訊連忙趕來金陵,今日把相公娃娃都撂在蘇家,跟著祖母娘親與嫂子過文府來了。
徐白朮一直拖拖拉拉的,前歲也成了婚,他岳家也是江湖人, 妻子略小他兩歲, 正是標梅待嫁之年與他相識訂了婚, 寄月私底下與錦心說他是「老牛吃嫩草」, 不過徐姨娘見了說他媳婦生性爽朗愛笑,行事乾脆處事大方, 雖小他兩歲,卻很能拿捏住他,倒也令人欣慰。
如今他們可沒什麼婆家人心態了, 徐白朮那小子拖拖拉拉一直不願成婚, 把徐姥姥與白勤急得恨不得是個女的就行了,如今撈個品貌家世都十分出色的兒媳婦,聽聞白勤連著上了數日的香,過年時候還在感慨幸虧她把徐白朮生的相貌不錯。
若不是好歹還有這張臉,可怎麼去騙媳婦啊!
徐白朮媳婦娘家姓秦, 年歲雖輕,行事卻爽朗大方,很得徐姨娘的喜歡,今日也跟著來了,方才在那邊院裡說起錦心的婚事,徐姨娘滿心的不放心,她在旁柔聲細語地勸著,才叫錦心撈個空子能出來。
如今徐姨娘是生怕錦心被牽連進什麼京中權謀爭鬥當中,成了那些陰謀詭計中被犧牲的那一個,又或者成了人的墊腳石。
她活了四十餘年,從不相信有天上忽然掉餡餅的好事,雖然做親娘的總是覺著自家姑娘哪哪都好,可客觀條件自家都是比不上賀時年的。
平翼候,少年俊彥天縱英才……他忽然表現得對自己女兒一往情深,徐姨娘萬不敢信,只有不安。
錦心只能對徐姨娘說自己與賀時年有情,賀時年也對她有情,可惜徐姨娘聽不進去,如今更是滿心覺著她被賀時年勾得三魂七魄都落在他身上了。
徐姨娘看她那目光恨鐵不成鋼,活脫脫是老母親看著自家孩子被狐狸精勾了魂的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