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可他這個小女兒……似乎自幼便有一番遠超同齡人甚至遠超他自己的通脫從容。
只是錦心一貫對著家裡人的時候都是一片少女的嬌憨姿態,撒嬌痴纏信手拈來,叫他不自覺地忽略了其他。
可此時他站在門前,靜靜地看著錦心打香篆,她眉目平淡,甚至不似常人在做這事時要謹慎小心,動作如行雲流水亦是信手拈來,方才在院裡還聽到她出言提醒弟妹認真習字的聲音,似乎也能分出注意盯著身邊的兩個孩子,沒放多少心思在手上的動作上。
可即便如此,她的動作還是有條不紊,有一股子他在文夫人身上都未曾見過的優雅好看勁,眼帘微微垂著,姿態隨意,神情有幾分漫不經心,疏恣淡然。
是一種足以拿去入那些古畫的美,文老爺甚至覺得那些被世人吹捧動戈價值連城的古畫中的仕女古人,都不及自己的小女兒此時的姿態美。
這裡頭有幾分是因為屋裡坐著的是自己的親閨女,又有多少的真情實感,文老爺自己也分不清楚。
左右此刻,他是真心實意地如此想著。
「老爺,您來了。」婄雲忽然出聲,目光微冷透著警告地看了小安一眼,「也不通傳一聲,叫老爺在門外站著像是什麼樣子?還不斟茶去。您快請進來坐。」
錦心被她這一聲影響,提起模子的動作一頓,然後迅速全然提起撂到一邊,起身來看向文老爺,「阿爹,您怎麼來了?快進來坐,沏今年的春茶。」
「是。」小安並未分辨是文老爺未曾叫她們通傳,心中懊惱自己大意,連忙恭敬地應聲,退下去預備。
文老爺笑著看向錦心,「聽說你們幾個寫字呢,就沒叫人打擾。今兒氣候好,等會沁娘陪阿爹在園子裡走走,好不好?」
錦心怎會拒絕,自然是立刻答應了下來,文從林與華心亦起身請安,文老爺走過去看了他們的字,滿口誇讚,又道:「你們該認你們四姐姐做先生的,你們兩個這字算是她一手教出來的了。」
文從林笑嘻嘻道:「我們倒是想給阿姐敬茶,阿姐說吃了我們的茶日後必定麻煩事不斷,不肯吃呢!阿爹您說說她。」
華心在旁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文老爺笑看了看他們,又看一眼錦心,理直氣壯地道:「我怎會為這種事說你們阿姐呢?還是你們不夠誠心,才未能打動到她,你們自個兒再努力吧。行了,你們兩個去吧,我有事兒與你們阿姐說。」
文從林「噢」了一聲,將桌上東西整理整理,自覺收到一個藤編的大盒子中,華心亦是如此,然後將藤盒放到牆角的書架格子裡。
華心落落大方地欠身,向文老爺道了個萬福禮,「女兒告退了。」
「兒子告退。」二人行過禮,紛紛去了,文老爺看著他們兩個的背影,不知為何,竟笑著與錦心說道:「前日金先生來尋我,說林哥兒的武藝他無可指點教授之處,便是去考武舉也足夠了,教他文科的周先生也說他功課不錯,這孩子平日雖仍跳脫了些,於功課學習上倒是能沉得下心了;華兒一貫是很優秀的,字寫得好、琴練得也好,你母親總說先生與她夸華兒,說華兒的天資不輸給她的姐姐們。」
這樣的話其實在他嘴裡尋常,但對錦心說出來就不尋常了。
對他而言,一貫妻是妻、妾是妾、孩子是孩子、下屬是下屬。錦心、文從林、華心都是他的孩子,這種誇獎孩子的言語,他一貫只會對家中的枕邊人們或者同輩兄弟與文姝晴說出來。
所以他說這話的時候,或許……隱約也有一種將錦心放在成年甚至比文從翰與蕙心他們都要更加成熟的位置上,才說出來的。
這話里隱隱有一種錦心是文從林與華心尊長的感覺。
雖然古來兄姊弟妹之間的關係便與尋常朋友相處之道大有不同,但錦心並非長姐,大文從林也沒有幾歲,文老爺這話說出來還是會令人有些詫異的。
婄雲奉茶的動作微微一滯,可一貫諳熟人心的錦心卻未發覺異樣,淡定地笑了笑,「他們足夠上進,阿爹該欣慰才是。」
「有你們,我很欣慰。」文老爺看著錦心,意味深長地道。
他今天對錦心似乎怎麼看都看不夠,目光溫和而柔軟,好一會才道:「好了,說好咱們爺倆一起去逛園子的,你們這裡頭我還真沒正經逛過幾次。」
「這時節後頭玉蘭開得好,女兒帶您去瞧。」錦心笑著挽上他的手臂,出門前隨意回頭看了一眼,小香爐中鋪在白雪似的香灰上的雪花形香篆因為方才動作的停滯而微有些瑕疵,但今日上天似乎格外眷顧她,那枚香篆並未斷裂開,只是在本該平整的表面上添了些細微的紋路,瞧著卻也有趣。
她於是一笑,明媚得正如窗外的春光,叫文老爺心都軟成了一灘水。
這園子錦心已經逛過太多次了,一路都很隨意又很熟悉地走,那種令文老爺熟悉的胸有成竹信手拈來似乎又回來了,又或者錦心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無論面對什麼,哪怕再難看的局面,她也能冷靜從容地面對。
文老爺一路都眉目含笑地望著她,偶爾出聲附和,配合著她的腳步,他也走得慢吞吞的,最終在一棵生著綠葉的梅樹下駐足,文老爺指著樹梢上已經褪色暗淡甚至染上髒污了的紅綢,似是懷念地道:「這是你出生那年我爬著梯子綁上的,你們幾個都有,老人說孩子出生時候在樹上高高地系一條紅綢,孩子的一生都健康平安,歡歡喜喜的。你出生時正是個大雪夜,我走進園子裡,就看那梅花怎麼開得那麼好呢?於是我將紅綢系在梅花枝頭上,與你阿娘說,希望你這一生,傲雪臨風自高潔,風骨氣韻如梅花。」
只是錦心一貫對著家裡人的時候都是一片少女的嬌憨姿態,撒嬌痴纏信手拈來,叫他不自覺地忽略了其他。
可此時他站在門前,靜靜地看著錦心打香篆,她眉目平淡,甚至不似常人在做這事時要謹慎小心,動作如行雲流水亦是信手拈來,方才在院裡還聽到她出言提醒弟妹認真習字的聲音,似乎也能分出注意盯著身邊的兩個孩子,沒放多少心思在手上的動作上。
可即便如此,她的動作還是有條不紊,有一股子他在文夫人身上都未曾見過的優雅好看勁,眼帘微微垂著,姿態隨意,神情有幾分漫不經心,疏恣淡然。
是一種足以拿去入那些古畫的美,文老爺甚至覺得那些被世人吹捧動戈價值連城的古畫中的仕女古人,都不及自己的小女兒此時的姿態美。
這裡頭有幾分是因為屋裡坐著的是自己的親閨女,又有多少的真情實感,文老爺自己也分不清楚。
左右此刻,他是真心實意地如此想著。
「老爺,您來了。」婄雲忽然出聲,目光微冷透著警告地看了小安一眼,「也不通傳一聲,叫老爺在門外站著像是什麼樣子?還不斟茶去。您快請進來坐。」
錦心被她這一聲影響,提起模子的動作一頓,然後迅速全然提起撂到一邊,起身來看向文老爺,「阿爹,您怎麼來了?快進來坐,沏今年的春茶。」
「是。」小安並未分辨是文老爺未曾叫她們通傳,心中懊惱自己大意,連忙恭敬地應聲,退下去預備。
文老爺笑著看向錦心,「聽說你們幾個寫字呢,就沒叫人打擾。今兒氣候好,等會沁娘陪阿爹在園子裡走走,好不好?」
錦心怎會拒絕,自然是立刻答應了下來,文從林與華心亦起身請安,文老爺走過去看了他們的字,滿口誇讚,又道:「你們該認你們四姐姐做先生的,你們兩個這字算是她一手教出來的了。」
文從林笑嘻嘻道:「我們倒是想給阿姐敬茶,阿姐說吃了我們的茶日後必定麻煩事不斷,不肯吃呢!阿爹您說說她。」
華心在旁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文老爺笑看了看他們,又看一眼錦心,理直氣壯地道:「我怎會為這種事說你們阿姐呢?還是你們不夠誠心,才未能打動到她,你們自個兒再努力吧。行了,你們兩個去吧,我有事兒與你們阿姐說。」
文從林「噢」了一聲,將桌上東西整理整理,自覺收到一個藤編的大盒子中,華心亦是如此,然後將藤盒放到牆角的書架格子裡。
華心落落大方地欠身,向文老爺道了個萬福禮,「女兒告退了。」
「兒子告退。」二人行過禮,紛紛去了,文老爺看著他們兩個的背影,不知為何,竟笑著與錦心說道:「前日金先生來尋我,說林哥兒的武藝他無可指點教授之處,便是去考武舉也足夠了,教他文科的周先生也說他功課不錯,這孩子平日雖仍跳脫了些,於功課學習上倒是能沉得下心了;華兒一貫是很優秀的,字寫得好、琴練得也好,你母親總說先生與她夸華兒,說華兒的天資不輸給她的姐姐們。」
這樣的話其實在他嘴裡尋常,但對錦心說出來就不尋常了。
對他而言,一貫妻是妻、妾是妾、孩子是孩子、下屬是下屬。錦心、文從林、華心都是他的孩子,這種誇獎孩子的言語,他一貫只會對家中的枕邊人們或者同輩兄弟與文姝晴說出來。
所以他說這話的時候,或許……隱約也有一種將錦心放在成年甚至比文從翰與蕙心他們都要更加成熟的位置上,才說出來的。
這話里隱隱有一種錦心是文從林與華心尊長的感覺。
雖然古來兄姊弟妹之間的關係便與尋常朋友相處之道大有不同,但錦心並非長姐,大文從林也沒有幾歲,文老爺這話說出來還是會令人有些詫異的。
婄雲奉茶的動作微微一滯,可一貫諳熟人心的錦心卻未發覺異樣,淡定地笑了笑,「他們足夠上進,阿爹該欣慰才是。」
「有你們,我很欣慰。」文老爺看著錦心,意味深長地道。
他今天對錦心似乎怎麼看都看不夠,目光溫和而柔軟,好一會才道:「好了,說好咱們爺倆一起去逛園子的,你們這裡頭我還真沒正經逛過幾次。」
「這時節後頭玉蘭開得好,女兒帶您去瞧。」錦心笑著挽上他的手臂,出門前隨意回頭看了一眼,小香爐中鋪在白雪似的香灰上的雪花形香篆因為方才動作的停滯而微有些瑕疵,但今日上天似乎格外眷顧她,那枚香篆並未斷裂開,只是在本該平整的表面上添了些細微的紋路,瞧著卻也有趣。
她於是一笑,明媚得正如窗外的春光,叫文老爺心都軟成了一灘水。
這園子錦心已經逛過太多次了,一路都很隨意又很熟悉地走,那種令文老爺熟悉的胸有成竹信手拈來似乎又回來了,又或者錦心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無論面對什麼,哪怕再難看的局面,她也能冷靜從容地面對。
文老爺一路都眉目含笑地望著她,偶爾出聲附和,配合著她的腳步,他也走得慢吞吞的,最終在一棵生著綠葉的梅樹下駐足,文老爺指著樹梢上已經褪色暗淡甚至染上髒污了的紅綢,似是懷念地道:「這是你出生那年我爬著梯子綁上的,你們幾個都有,老人說孩子出生時候在樹上高高地系一條紅綢,孩子的一生都健康平安,歡歡喜喜的。你出生時正是個大雪夜,我走進園子裡,就看那梅花怎麼開得那麼好呢?於是我將紅綢系在梅花枝頭上,與你阿娘說,希望你這一生,傲雪臨風自高潔,風骨氣韻如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