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她嘆道:「阿姐你怎麼不驚訝呢?」
「阿嫂與二姐都在壯年,她們有喜了我有什麼好驚訝的?」錦心一笑,華心這關子沒賣成,也未如願見到錦心驚訝的模樣,有些失望,在錦心這吃了兩口點心,姐倆正說著話的,周姨娘身邊的一個媽媽走了進來,對華心道:「姐兒,姨奶奶喊你過去呢,有事兒找你。」
華心「誒」了一聲應下,連忙起身去了,走前不忘對錦心道:「阿姐答應我的香丸不要忘了。」
「忘不了,忘不了!」錦心有些無奈地搖頭笑了笑,「你且去,我囑人送你院裡去。」
華心這才心滿意足地去了。
華心前腳離去,錦心招來小安,吩咐道:「這些花按瓶送到各個院裡,按人頭送,你們幾個分一分,五姑娘那兒你去,把我新制的香丸給華心帶去,並叮囑她屋裡的人,這香丸隨身帶著也好聞,更免去些火氣。」
小安應了是,不多時幾個丫頭進來,將屋裡的各色梅瓶都拿去了,獨留下錦心身邊的那一套四隻,錦心先揀一隻最大的囑咐婄雲放到書房裡去,然後才將剩下的三瓶花慢悠悠在屋裡都布置了位置。
婄雲回來時錦心正立在北窗前望著後院的景致出神,聽到她的腳步聲也沒回頭,只隨口問道:「那邊有消息嗎?」
「還是前日那封信,最新的消息尚未遞來,但可知賀主子一切平安。」婄雲軟聲道:「多少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如今這不過是小場面,您不必為賀主子擔憂。」
錦心搖了搖頭,長舒了一口氣,「我並不是擔憂阿旭,我是在想,若是進展順利的,明年春末夏初,他們便能班師回朝了吧?」
婄雲笑了,「從夏狄到京中,路途遙遠,天南海北的,哪兒那麼快啊。何況戰事嘛,總要打得似模似樣的,再快也不會這麼快就結束啊?如今來的信只說戰局正好,要完事兒怎麼也得來年了,再算上戰後布置、回京的路程,怎麼也得夏日裡,沒準得到秋天呢。」
錦心仰頭望著天邊向西的方向出神,半晌沒言語。
婄雲便立在她身後,也不言語。錦心一貫不喜屋內眾人侍立等候吩咐,自繡巧出嫁了,多半時候屋裡都只留婄雲一個,偶爾小安、麥芽她們在外間侍候,多半人都在下房裡烤火針線,隨時聽候吩咐。
這會屋裡只有她們主僕二人 ,都不言聲,屋裡便靜悄悄,好半晌,錦心才道:「給大嫂和二姐的禮都備下了?」
婄雲應道:「備下了,早就點齊了,我再取來給您瞧瞧?」
「不必了,你做事,我放心。」錦心扭頭看她,笑了,「小五還指望著能叫我吃上一驚的,可怎知我知道的比家裡的人都早。」
婄雲笑了 ,「飛鴿傳書來的,能不比隨年禮行船來得快嗎?」
錦心掐著手指算了算,言語中有幾分期待:「算來,二姐如今腹中應該就是敏兒了吧?那孩子這輩子也定要如安姐兒一般,平平安安,逢凶化吉。」
婄雲道:「您囑咐的平安鎖也得了,如給潤小姐和元小姐的一般的樣式,用那塊油青的翡翠料,那翠顏色極好,水頭也好,嵌在赤金上顏色好看極了。」
說著,她自袖中取出一個荷包來給錦心瞧,錦心從中取出平安鎖,果如婄雲所言,翠色濃郁、清潤通透,翠的品質是上上等的,做工也好,嵌著一圈明珠點綴,捧在手上潤澤生輝,如意鎖邊鏨的如意雲紋,反面是仙鶴銜靈芝,寓意極好。
婄雲又道:「預備給大爺家小的的料子我也都送去了,年前就能得了。」
錦心點了點頭,將平安鎖交給她,囑咐小心收好,才道:「元兒的大名可定下了?」
元兒是蕙心與謝霄的長女,出生來就是個康健娃娃,是太妃與謝霄的心頭肉,如今剛剛滿月,看謝霄那樣子,他是讓元姐兒爬到他頭上都樂意!
倒是蕙心有些遺憾不是個哥兒,嫁入王府數年,內宅中只她一人,她心中自然也有壓力,更有些隱隱的不安。不過一來自己的骨肉當然是疼的,二來見太妃並無芥蒂,對元姐兒十分疼愛,甚至為了孫女留在王府里捨不得離去,她就放下心來。
給小姑娘取乳名做元兒,是蕙心的意思,意為她與謝霄的第一個孩子,自然也是對他們夫妻二人而言都十分重要的寶貝明珠。
她取了乳名,叫謝霄來取大名,聽聞謝霄擬了十幾個都不大滿意,錦心今兒想起隨口一問,沒想還真定下了。
「就叫元珠。」提起這個,婄雲抿嘴兒一笑,「秦王說了,元珠,秦王府最珍貴的寶珠。聽聞大姑娘覺著有些俗氣,還不大滿意,後來不知怎麼就被秦王給忽悠住了,左右就叫定元珠了。」
錦心嘴角微微抽搐,「要按元字的本意算,難道他們再生個老二,要叫仲珠不成?」
婄雲輕咳兩聲,「不會的,不會的。」
「但願吧。」錦心道:「謝霄平時多利落一個人,倒是給孩子取名時候沒決斷了……罷了,不想他們了,叫膳房燉個湯來,莊子上不是送了羊骨嗎?砍些筒骨並白蘿蔔熬一鍋湯,備些菜蔬菌菇涮菜,到前頭外書房知會一聲,中午我找爹爹用膳去。」
婄雲抿唇一笑,應下了。
她家主子這飯可不是白吃的,只要咽下肚了,可有好條件談了。
事實證明,錦心的飯還真不是那麼好吃的。
「阿嫂與二姐都在壯年,她們有喜了我有什麼好驚訝的?」錦心一笑,華心這關子沒賣成,也未如願見到錦心驚訝的模樣,有些失望,在錦心這吃了兩口點心,姐倆正說著話的,周姨娘身邊的一個媽媽走了進來,對華心道:「姐兒,姨奶奶喊你過去呢,有事兒找你。」
華心「誒」了一聲應下,連忙起身去了,走前不忘對錦心道:「阿姐答應我的香丸不要忘了。」
「忘不了,忘不了!」錦心有些無奈地搖頭笑了笑,「你且去,我囑人送你院裡去。」
華心這才心滿意足地去了。
華心前腳離去,錦心招來小安,吩咐道:「這些花按瓶送到各個院裡,按人頭送,你們幾個分一分,五姑娘那兒你去,把我新制的香丸給華心帶去,並叮囑她屋裡的人,這香丸隨身帶著也好聞,更免去些火氣。」
小安應了是,不多時幾個丫頭進來,將屋裡的各色梅瓶都拿去了,獨留下錦心身邊的那一套四隻,錦心先揀一隻最大的囑咐婄雲放到書房裡去,然後才將剩下的三瓶花慢悠悠在屋裡都布置了位置。
婄雲回來時錦心正立在北窗前望著後院的景致出神,聽到她的腳步聲也沒回頭,只隨口問道:「那邊有消息嗎?」
「還是前日那封信,最新的消息尚未遞來,但可知賀主子一切平安。」婄雲軟聲道:「多少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如今這不過是小場面,您不必為賀主子擔憂。」
錦心搖了搖頭,長舒了一口氣,「我並不是擔憂阿旭,我是在想,若是進展順利的,明年春末夏初,他們便能班師回朝了吧?」
婄雲笑了,「從夏狄到京中,路途遙遠,天南海北的,哪兒那麼快啊。何況戰事嘛,總要打得似模似樣的,再快也不會這麼快就結束啊?如今來的信只說戰局正好,要完事兒怎麼也得來年了,再算上戰後布置、回京的路程,怎麼也得夏日裡,沒準得到秋天呢。」
錦心仰頭望著天邊向西的方向出神,半晌沒言語。
婄雲便立在她身後,也不言語。錦心一貫不喜屋內眾人侍立等候吩咐,自繡巧出嫁了,多半時候屋裡都只留婄雲一個,偶爾小安、麥芽她們在外間侍候,多半人都在下房裡烤火針線,隨時聽候吩咐。
這會屋裡只有她們主僕二人 ,都不言聲,屋裡便靜悄悄,好半晌,錦心才道:「給大嫂和二姐的禮都備下了?」
婄雲應道:「備下了,早就點齊了,我再取來給您瞧瞧?」
「不必了,你做事,我放心。」錦心扭頭看她,笑了,「小五還指望著能叫我吃上一驚的,可怎知我知道的比家裡的人都早。」
婄雲笑了 ,「飛鴿傳書來的,能不比隨年禮行船來得快嗎?」
錦心掐著手指算了算,言語中有幾分期待:「算來,二姐如今腹中應該就是敏兒了吧?那孩子這輩子也定要如安姐兒一般,平平安安,逢凶化吉。」
婄雲道:「您囑咐的平安鎖也得了,如給潤小姐和元小姐的一般的樣式,用那塊油青的翡翠料,那翠顏色極好,水頭也好,嵌在赤金上顏色好看極了。」
說著,她自袖中取出一個荷包來給錦心瞧,錦心從中取出平安鎖,果如婄雲所言,翠色濃郁、清潤通透,翠的品質是上上等的,做工也好,嵌著一圈明珠點綴,捧在手上潤澤生輝,如意鎖邊鏨的如意雲紋,反面是仙鶴銜靈芝,寓意極好。
婄雲又道:「預備給大爺家小的的料子我也都送去了,年前就能得了。」
錦心點了點頭,將平安鎖交給她,囑咐小心收好,才道:「元兒的大名可定下了?」
元兒是蕙心與謝霄的長女,出生來就是個康健娃娃,是太妃與謝霄的心頭肉,如今剛剛滿月,看謝霄那樣子,他是讓元姐兒爬到他頭上都樂意!
倒是蕙心有些遺憾不是個哥兒,嫁入王府數年,內宅中只她一人,她心中自然也有壓力,更有些隱隱的不安。不過一來自己的骨肉當然是疼的,二來見太妃並無芥蒂,對元姐兒十分疼愛,甚至為了孫女留在王府里捨不得離去,她就放下心來。
給小姑娘取乳名做元兒,是蕙心的意思,意為她與謝霄的第一個孩子,自然也是對他們夫妻二人而言都十分重要的寶貝明珠。
她取了乳名,叫謝霄來取大名,聽聞謝霄擬了十幾個都不大滿意,錦心今兒想起隨口一問,沒想還真定下了。
「就叫元珠。」提起這個,婄雲抿嘴兒一笑,「秦王說了,元珠,秦王府最珍貴的寶珠。聽聞大姑娘覺著有些俗氣,還不大滿意,後來不知怎麼就被秦王給忽悠住了,左右就叫定元珠了。」
錦心嘴角微微抽搐,「要按元字的本意算,難道他們再生個老二,要叫仲珠不成?」
婄雲輕咳兩聲,「不會的,不會的。」
「但願吧。」錦心道:「謝霄平時多利落一個人,倒是給孩子取名時候沒決斷了……罷了,不想他們了,叫膳房燉個湯來,莊子上不是送了羊骨嗎?砍些筒骨並白蘿蔔熬一鍋湯,備些菜蔬菌菇涮菜,到前頭外書房知會一聲,中午我找爹爹用膳去。」
婄雲抿唇一笑,應下了。
她家主子這飯可不是白吃的,只要咽下肚了,可有好條件談了。
事實證明,錦心的飯還真不是那麼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