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殿外宮階層層落,眩目金陽灑在血灰之色上,襯出一路陰寒,不遠處有冬鳥低空掠過,淺鳴倏然即消,冷中透了絲生氣。
她走著,眉尖淡淡蹙起,臉色隨陰而寒,耳邊響起那一夜,他對她低喃之語——
……至死,都不再與你分開一刻。
不由勾唇,唇色若血,笑意若亡。
冬日嚴寒,千里回師之路定有險阻,他病體難捱,她自是知曉。
但他既是心念一死,處處以亡布策,那她還顧得了什麼?她不在乎會有萬一,她只知——
從此往後,他便是要死,也要死在她身旁。
…………
大曆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二帝見北戩使副於崇元殿,使至御座前,躬承問訖,拜呼萬歲,兩軍諸將稱賀亦拜,上使北戩使副還位,與諸將出,罷近宴不用。
是夜,帝固疾又作,寢疾不視政事,兵務皆委於上,上令謝明遠掌鄴齊軍務,屯兵於吳州城外百里,候帝疾愈。
二月,鄴齊國中謠如風起,言帝薨於軍前而未付遺詔,時禁軍重兵皆遠征於外,以帝薨無人掌軍而致將有異心,朝中聞報,人心惶惶;初十,衛王據馮州起兵;十三日,越王又舉兵於豫州、與衛王相應;魯王、韓王、燕王、漢王、商王、魏王聞之,各據相繼起兵,欲圖大位之爭。
二十六日,詔二軍諸將集殿議事,上御明德門,列仗衛,諸軍大將常服上殿;上以帝疾未愈而代掌鄴齊大軍,仍為二軍主帥,並師回討鄴齊八王叛部,諸將俯伏無異。
三月初三,於宏、林鋒楠二部南下,兩軍合師於吳州城北,上詔天下,以帝未薨之名出師平亂,令江平率兵為前鋒先行,於、林二軍居中,謝明遠、方愷各率輕兵護二駕於後,拔營南下。
十二日,江平過南岵北境,持上手諭,號龔明德一部分兵南下,合師共討;十九日,過碣雲關,敗馮州逆軍後疾進向南,直指豫州。
…………
春寒料峭,凍殺百雲。
雖至三月末,路邊蒼樹已顯翠色,斜枝開芽,嫩綠點點,可鄴齊北境一帶仍是寒氛凜冽,風起刮面,鑾駕厚帳亦抵不住侵體春寒。
六馬行之甚慢,蹄鈴輕響,時脆時沉,答答踏地之聲漸漸緩了下來,未過多時,車駕亦止。
前面有人馬折返而來,至御駕旁停下。
「陛下,前面便是碣雲關了。」
曾參商的聲音隔了重重厚簾傳進來,攪亂一廂暖爐熱意,語速甚快,沙啞中又帶了點興奮之情。
英歡抬睫,伸手將側簾撩開一條縫,暖氣裊裊散出車外,同清朗春風混在一起,一閃即消,寒氣撲入車內,冷意又甚三分。
向南遠處,山巒連峰而拔,巔顫雲霄,一眼望去只見松木清輝遍山而落,日頭斜陽打在險峰之間,光影朦朧,直墜深谷暗處。
碣雲關乃鄴齊北境第一關,奇秀而險,易守難攻,百年來鄴齊鐵軍傲視天下,在此據關禦敵,未有失時。
山色景美秀麗,已屬世間難得,可睹此遠景,實難想像那漫山蒼木鬱郁之色,其下掩了多少白骨灰血。
英歡微一晗首,將側簾掀得高了些,朝曾參商看去,「傳朕口諭,命大軍全速疾行,日落前必得盡數過關,今夜駐蹕碣雲關之內。」
自江平及龔明德二部過碣雲關、破馮州叛軍至今,時已過近半月,五日前於宏同林鋒楠先後率軍入關,而今她聖駕在後,也終要入得鄴齊境中。
倘是在四年前,她斷然想不到將來會有一日,邰涗大軍能夠滴血不濺地踏過碣雲關之口,而她更能夠堂而皇之地駕幸這一片廣脈之疆。
不由沉眸,輕一含風。
換作四年前的她,若能睹此刻之情景,定是欣喜不休,萬丈豪情不輸男兒一分。
可她如今早已不似當年。
……自那一年那一夜、那一場傾心之遇之後,她如何還能再回得去當年。
心口稜稜刺痛,澀而苦。
曾參商聞言點頭,應了旨意,又催馬靠前兩步,輕聲道:「今晨捷報,江將軍及龔將軍分別又勝兩役;於林二部日夜疾行,再有三日便能抵赴燕平之北。」
英歡淡淡落睫,眸子裡水光輕暈,揚了揚袖子,示意知曉,著她退下。
鄴齊精銳之師本就盡歸他掌,此次禁軍重兵北上征討,國中諸王封邑之下廂軍之力又何足掛齒。
謠傳他薨於軍前,才致諸王心生婪念,欲趁大軍將亂之時起兵以謀大位,卻不料鄴齊邰涗二軍能夠火速並師南下討逆。
莫說鄴齊國中叛軍,便是這天下,又有何人能抵得了兩國鐵血軍容這橫掃之勢。
勝役捷報,本就如囊中之物;諸王伏服,也不過早晚之事耳。
見曾參商策馬遠去,英歡才收手放簾,重又捧起手爐,淡一舒氣,轉身回望車內另側。
鑾駕之中甚是寬敞,黃褥層層而疊,厚且棉實,簡榻之下精巧暖爐排了一列,熱氣縈而不散。
他闔眸在臥,神色安然,全然不知先前之事。
她望著他,許久後才挪了挪身子,伸手取過之前蘇祥送來的溫藥木桶,從裡面拿出銀碗,欲轉腕時,手卻頓了一下。
眼眶忽然潮潤起來。
終是擱下了藥碗,伸指去勾他微涼的大掌。
那一夜歡好之情歷歷在目,他那般溫柔,彎腰低頭,替她穿靴,眸光爍爍盯著她,對她說——
她走著,眉尖淡淡蹙起,臉色隨陰而寒,耳邊響起那一夜,他對她低喃之語——
……至死,都不再與你分開一刻。
不由勾唇,唇色若血,笑意若亡。
冬日嚴寒,千里回師之路定有險阻,他病體難捱,她自是知曉。
但他既是心念一死,處處以亡布策,那她還顧得了什麼?她不在乎會有萬一,她只知——
從此往後,他便是要死,也要死在她身旁。
…………
大曆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二帝見北戩使副於崇元殿,使至御座前,躬承問訖,拜呼萬歲,兩軍諸將稱賀亦拜,上使北戩使副還位,與諸將出,罷近宴不用。
是夜,帝固疾又作,寢疾不視政事,兵務皆委於上,上令謝明遠掌鄴齊軍務,屯兵於吳州城外百里,候帝疾愈。
二月,鄴齊國中謠如風起,言帝薨於軍前而未付遺詔,時禁軍重兵皆遠征於外,以帝薨無人掌軍而致將有異心,朝中聞報,人心惶惶;初十,衛王據馮州起兵;十三日,越王又舉兵於豫州、與衛王相應;魯王、韓王、燕王、漢王、商王、魏王聞之,各據相繼起兵,欲圖大位之爭。
二十六日,詔二軍諸將集殿議事,上御明德門,列仗衛,諸軍大將常服上殿;上以帝疾未愈而代掌鄴齊大軍,仍為二軍主帥,並師回討鄴齊八王叛部,諸將俯伏無異。
三月初三,於宏、林鋒楠二部南下,兩軍合師於吳州城北,上詔天下,以帝未薨之名出師平亂,令江平率兵為前鋒先行,於、林二軍居中,謝明遠、方愷各率輕兵護二駕於後,拔營南下。
十二日,江平過南岵北境,持上手諭,號龔明德一部分兵南下,合師共討;十九日,過碣雲關,敗馮州逆軍後疾進向南,直指豫州。
…………
春寒料峭,凍殺百雲。
雖至三月末,路邊蒼樹已顯翠色,斜枝開芽,嫩綠點點,可鄴齊北境一帶仍是寒氛凜冽,風起刮面,鑾駕厚帳亦抵不住侵體春寒。
六馬行之甚慢,蹄鈴輕響,時脆時沉,答答踏地之聲漸漸緩了下來,未過多時,車駕亦止。
前面有人馬折返而來,至御駕旁停下。
「陛下,前面便是碣雲關了。」
曾參商的聲音隔了重重厚簾傳進來,攪亂一廂暖爐熱意,語速甚快,沙啞中又帶了點興奮之情。
英歡抬睫,伸手將側簾撩開一條縫,暖氣裊裊散出車外,同清朗春風混在一起,一閃即消,寒氣撲入車內,冷意又甚三分。
向南遠處,山巒連峰而拔,巔顫雲霄,一眼望去只見松木清輝遍山而落,日頭斜陽打在險峰之間,光影朦朧,直墜深谷暗處。
碣雲關乃鄴齊北境第一關,奇秀而險,易守難攻,百年來鄴齊鐵軍傲視天下,在此據關禦敵,未有失時。
山色景美秀麗,已屬世間難得,可睹此遠景,實難想像那漫山蒼木鬱郁之色,其下掩了多少白骨灰血。
英歡微一晗首,將側簾掀得高了些,朝曾參商看去,「傳朕口諭,命大軍全速疾行,日落前必得盡數過關,今夜駐蹕碣雲關之內。」
自江平及龔明德二部過碣雲關、破馮州叛軍至今,時已過近半月,五日前於宏同林鋒楠先後率軍入關,而今她聖駕在後,也終要入得鄴齊境中。
倘是在四年前,她斷然想不到將來會有一日,邰涗大軍能夠滴血不濺地踏過碣雲關之口,而她更能夠堂而皇之地駕幸這一片廣脈之疆。
不由沉眸,輕一含風。
換作四年前的她,若能睹此刻之情景,定是欣喜不休,萬丈豪情不輸男兒一分。
可她如今早已不似當年。
……自那一年那一夜、那一場傾心之遇之後,她如何還能再回得去當年。
心口稜稜刺痛,澀而苦。
曾參商聞言點頭,應了旨意,又催馬靠前兩步,輕聲道:「今晨捷報,江將軍及龔將軍分別又勝兩役;於林二部日夜疾行,再有三日便能抵赴燕平之北。」
英歡淡淡落睫,眸子裡水光輕暈,揚了揚袖子,示意知曉,著她退下。
鄴齊精銳之師本就盡歸他掌,此次禁軍重兵北上征討,國中諸王封邑之下廂軍之力又何足掛齒。
謠傳他薨於軍前,才致諸王心生婪念,欲趁大軍將亂之時起兵以謀大位,卻不料鄴齊邰涗二軍能夠火速並師南下討逆。
莫說鄴齊國中叛軍,便是這天下,又有何人能抵得了兩國鐵血軍容這橫掃之勢。
勝役捷報,本就如囊中之物;諸王伏服,也不過早晚之事耳。
見曾參商策馬遠去,英歡才收手放簾,重又捧起手爐,淡一舒氣,轉身回望車內另側。
鑾駕之中甚是寬敞,黃褥層層而疊,厚且棉實,簡榻之下精巧暖爐排了一列,熱氣縈而不散。
他闔眸在臥,神色安然,全然不知先前之事。
她望著他,許久後才挪了挪身子,伸手取過之前蘇祥送來的溫藥木桶,從裡面拿出銀碗,欲轉腕時,手卻頓了一下。
眼眶忽然潮潤起來。
終是擱下了藥碗,伸指去勾他微涼的大掌。
那一夜歡好之情歷歷在目,他那般溫柔,彎腰低頭,替她穿靴,眸光爍爍盯著她,對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