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後平台橋,沒幾分鐘,我們就進了後平台村兒。

  王佳亮和王佳麗兄妹的家也是村子的北面,過了橋沒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他家門前,高圍牆,圍牆上還刷著治療白癜風的白字廣告,大門口的瓷磚壁畫上還有兩個威風凜凜的獅子,這在某種程度也可以起到鎮宅的效果。

  我還發現整個王家的氣息特別好,讓人進門就覺得十分舒坦的那種,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說的「和氣」,可能聚集這麼多「和氣」的,讓外人一下就能感覺到的家庭卻是不多見的。

  此時我也是徹底相信王佳亮說的那些話了,他家在後平台村肯定是很受歡迎的一家人。

  進門之後,就聽王佳亮喊:「爹、娘,我接麗麗回來了,還有兩個高人。「

  被王佳亮介紹成高人,我就有些不好意思,就趕緊說:「把我們當成朋友就好了,可別說我們是高人。」

  王佳亮就道:「石勇,你放心,除了我爹娘,我不會告訴任何人你的事兒的,我爹、娘肯定也不會給你說出去,這樣你住我家也方便一些。」

  我心裡一想也是,如果不直接說出我們的身份,而我們每天疑神疑鬼地住在王家,王佳亮的父母肯定會懷疑我和游曉清的身份的,倒不如現在直接說了,讓他們為我們保密的好。

  我和王佳亮說話的時候,主屋裡就出來兩個人,這兩個人看著也就四十多歲,一臉祥和,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再轉頭看看王佳麗和王佳亮,更是印證了那句話。

  等我們迎進屋後,王佳亮就把我們今天遇到的事兒給自己的父母講了一遍,特別是說到我救王佳麗的時候,王佳亮更是描述的繪聲繪色,我差點都相信自己是個英雄了。

  等他說完王佳亮的父親就道:「你是學道的嗎,聽小亮這麼說,你好像還厲害,那我們應該稱呼你一聲大師,大師,謝謝你救了我兩個孩子。」

  我趕緊說:「叔叔,你太客氣了,我是搭便車過來的,我出手也等於是在救自己,再說了,我本來就是衝著那座橋來的。」

  又聊了幾句,王佳亮的父母就給我們安排了房間,並告訴我們在這裡住多久都行。

  我和游曉清依舊是住一個房間,對此直接告訴王家說,游曉清是我媳婦。

  我這麼說的時候,游曉清就顯得有些害羞,而王母則是小聲念叨了一句:「哦,道士是可以娶媳婦的啊。」

  聽到王母的念叨,王父就推了一下她說:「現在都啥年代了,和尚都能娶媳婦了。」

  我「呵呵」笑了兩聲沒搭話。

  在王家住下之後,我就找王家人了解了一些關於後平台橋的事兒,王佳亮的父母畢竟在這裡生活的時間長,知道的也要比王佳亮知道的多,所以我們也就了解一些這後平台橋的過去。

  這後平台橋,之所以有時候被人成為後平台古橋,是因為這裡在修新橋之前有一座很老的石頭橋,據說還是清朝康熙年間修建的,一直到解放的時候這橋還存在,後來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這裡接連發生了洪澇和地震,那古橋也是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的。

  後來這裡搞重建,就把建造了新的後平台橋,不過這裡的人叫他古橋叫習慣了,還是沿用後平台古橋的稱呼。

  當然這些事兒也是王佳亮的父母聽老一輩講的,因為他們出聲的時候,地震和洪水都結束了,正好趕上建新橋,也就是現在的後平台橋差不多跟他們是同歲的。

  聽到這裡我就又問他們,舊橋還在的時候,有沒有有些關於這橋的怪事兒傳出。

  王佳亮的父親想了一下就說:「父親在世的時候說過一件事兒是關於後平台古橋的,不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真假的事兒,那就是傳說了,而傳說一般都會隱藏著很珍貴的線索,所以我就趕緊催促王佳亮的父親講下去。

  第381章 生子石的故事(1)

  在我催問之後,王佳亮的父親就給我講了一件,他父親給他講的事兒。

  這件事兒發生在解放前,那會兒的農民生活條件艱苦,吃飽飯都難,更別說養活孩子了,所以村里養活的孩子每隔幾年都會夭折一個,更是有些孩子生下來沒多久因為一些原因就直接死掉了,而這些死掉的孩子按照當地的習俗是不能下葬的,所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村裡有了一個傳統,那就是所有死掉的孩子全部都要扔到後平台橋下的老漳河支流里給沖走。

  當然那會兒老漳河支流里的水可是很湍急的,比起現在的流量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聽到這裡我就忍不住王佳亮的父親:「你是說,原來那座古橋下面經常扔一些死孩子?」

  王佳亮父親的點頭:「是,其實不光是解放前,解放後也有過,不過後來鄉政府插手,把這個習俗漸漸給改掉了,所以傳到現在有人說以前扔孩子的事兒是真的,有的則說根本沒這回事兒,是有人怕孩子玩水出事兒,編出來嚇唬一些小孩兒不要去橋下玩水的。」

  我繼續問王佳亮的父親:「這事兒不會就這麼簡單結束了,沒有一些細節嗎?」

  王佳亮的父親想了一會兒就說:「有自然是有的,只不過這個故事我好久沒講過了,很多地方可能連貫不上,我大概給你們講一下,你們將就著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