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年籌謀, 陳二牛和太子打通了幾乎是所有的關卡。

  如今正是收網的地方。

  朝廷上還有臣子想要效仿當年盧氏,辭去官職。

  「哼,他們這是以為以前的盧氏勢力太小了, 他們要連和,那我們便拆。」這種單單靠著利益的結合最容易拆散,嫡支嫡脈有骨氣, 那些被壓了百年的庶支呢?

  陳二牛一路遊學加上太子五年來的探查, 將他們這些士族內部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現在正是能用到的時候。

  拉起一個打另一個, 拉攏與打壓並行。

  在陳二牛身側的戶部尚書忍不住用也露出了微笑, 只有戶部右侍郎忍不住偷偷用袖子擦額角的汗。

  那日這位新科狀元提劍入戶部。

  所有的陳年帳目不到兩日就全部看完,他看完也就罷了, 這人竟然過目不忘, 還能看出其中漏洞。

  這怎麼讓人能不驚嘆。

  新科狀元給了他們兩條路, 一是跟著他,二是入刑部大獄。

  不堪受辱的某些士族出身的人想要走都不行。

  更別說戶部現在的尚書就是樂其凱,陳二牛是他侄女婿,兩人根本就是一條心的!

  本來還不想要聽他安排的戶部官員都識相了。

  戶部官吏日夜不歇地批閱卷宗, 同吏部與刑部稽查貪吏,下發新令……

  整整一年陳二牛都沒有回侯府。

  不是在皇宮, 就是在六部。

  等春風又拂人面時,鹽政才漸漸走上正軌。

  陳二牛剛稍稍鬆了一口氣, 太子就派人來召見他。

  太子時不時就要召見他, 陳二牛一開始並不吃驚。

  可等他到了東宮時才察覺到不對。

  東宮中的宮女太監護衛本就謹小慎微, 但因為太子和太子妃都很寬和, 到底氣氛還算恬靜輕鬆。

  現在卻是有種風聲鶴唳之感。

  他被王公公進了內室,裡面只有太子和他的心腹謀臣寧遠,王公公將他送到之後便出了門守在了內室外。

  「太子殿下。」陳二牛剛要行禮就被太子攔了下來。

  「不必多禮。」

  太子神情嚴肅, 他指了指旁邊的位置說:「你先坐下。」

  陳二牛微微皺眉,這鹽政改革已經上了正軌,白花花的白銀不斷往國庫中流。

  南方士族收到了重擊,北方幾個實力集團,內亂紛紛,換了幾次族長。

  分明是一切順理。

  太子這是?

  「匈奴和羌族大軍南下了。」

  「北邊有戰事,太子,那現在如何了?」陳二牛疲累到額頭青筋直跳,聽到這個消息本來鹽政施行順理的喜悅被沖得一乾二淨,這些天上門刺殺的人不計其數,太子的暗衛不是吃素的,許多次陳二牛沒有動手就解決了,可總有幾個漏網之魚,陳二牛親手解決了。

  殺過人後陳二牛如同一把開了刃的寶劍,現在他身上就忍不住散發出了一股殺意。

  太子壓了壓手讓他冷靜些,他說道:「樂意童重傷,連丟兩城,這是昨日來的軍報,父皇還未來得及召集眾臣商議,只是找了些心腹商討戰事,今日就又傳信來,樂意童身受重傷但兩城奪回來了,已經開始反擊。」

  「什麼?!」陳二牛的聲音沒有控制好幾乎是喊了出來。

  等話說出口,他才微微垂頭說道:「太子,臣失禮了。」

  「無妨,意童到底與你有婚約。你心中著急,孤心裡明白,皇后娘娘聽到這個消息犯了心疾。」太子這兩日也是晝夜勞累,臉上是深深的倦意。

  太子屬官寧遠說道:「殿下你可要保重身體。」

  「行了,這次我們下手又急又快本該萬無一失。」

  「太子的意思是,此次胡人南下是和鹽政有關?邊境如何我雖未親眼見過,可樂意童有多麼盡心竭力我心中清楚,她大半時日都用來巡邊,邊防不可能出差錯!太子這就算是臣之責,也不會與樂意童有關。」陳二牛心中一沉,他幾乎有些分辨不出自己說了什麼了。

  「螢書我知道你心中所想,從前我雖知道意童所說的胡將與士族出身的將軍的問題,但此次卻落下了此事。」

  太子到底還沒成長到心硬如鐵,他略有些躲閃,不想要與陳二牛對視。這一次在太子的謀臣面前他都沒有用尊稱。

  實在是這事無論是陳二牛還是樂意童都提過。

  但在他心中北境一直風平浪靜,鎮北軍更是鐵板一塊,尤其是在樂意童接手之後,精銳大營甚至有能深入草原奇襲的功績。

  他一心撲在鹽鐵與士族上,竟是將其忽略了。

  「我們逼的太緊,讓那些人察覺到了不對,有士族出身的將領得了消息之後,他們連和有反心的胡將和胡人,裡應外合。」太子嘆了口氣才說道,「他們本來就是本著殺了樂意童去的。只不過樂意童平日防範做的極好。哪怕他們裡應外合,再奪了兩城之後便再無寸進。」

  「殿下臣來說吧。」一旁的寧遠說道。

  太子疲憊地點點頭。

  「樂姑娘胸口受了重傷,樂都護本就身體不佳,樂姑娘受傷後一直瞞著,本就是不想要動搖軍心,想要一鼓作氣奪回丟掉的兩城。可不知是誰露出了消息,軍中便有些亂了。」鎮北軍以樂姑娘和樂都護馬首是瞻,八年來樂姑娘的威望隱隱超過了樂都護。

  她受了重傷,對鎮北軍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