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清宮御案之後,登基五年的年輕帝王有些複雜地看向下方眉眼姝麗,意氣風發的壽王,緩聲道:「好,不愧是朕的二弟,阿照,你做得非常好。」

  應該說,不愧是日後史書毀譽參半的正德帝朱厚照嗎。他現在越發懷疑明史有關正德帝的資料被之後繼任的嘉靖帝朱厚熜授意篡改過。

  不說別的,就舉一個女色的例子,史書上的正德帝是有名的好色皇帝,豹房史書有名,別說到青樓賞花,就是當街擄劫民女的事情都幹過。但這個二弟,他是認真觀察過的,在女色上壓根就沒有過沉迷的架勢,眼見著這都快二十歲了,他自己後宮裡十幾個妃嬪,孩子生了兩個,但朱厚照卻還是一個童子雞……

  這話說出來,若非皇帝特意派了錦衣衛暗中盯著朱厚照,誰能夠相信壽王是個童子雞……

  後宮裡的張太后倒是想給朱厚照安排婚事,奈何人家是說什麼也不願意。

  出於那點不願宣之於口的忌憚,皇帝裝作寵溺弟弟的模樣,一直在張太后面前護著朱厚照,許了他婚姻自主的權力,不讓張太后給朱厚照賜婚,讓他能夠隨心所欲。

  只是,再隨心所欲,朱厚照也沒能活成史書上記載的那個荒唐皇帝。

  一隻童子雞,愛酒卻不貪杯,尚武這一點倒是沒錯,但朱厚照在武學上的天賦是真的得天獨厚,皇帝派去的武學師傅每每提起都是無比讚嘆。武學天賦已經甩開普通人十幾條街了,他的文采竟然也能夠稱得上斐然。

  最讓皇帝難以置信的是,朱厚照竟然還能夠在學文學武的間歇里將梵語給學了,佛偈說起來那叫一個頭頭是道,引得見過他的僧人紛紛感慨,說壽王有慧根,有佛緣。

  思來想去,皇帝深沉臉地覺得,如果史書沒有狠狠造假過,那朱厚照的改變源自於他的出現。

  眾所周知,先皇帝明孝宗朱佑樘是出了名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沒有他朱厚熙在,朱厚照作為先帝與張皇后的嫡長子,在下面一個嫡親弟弟和妹妹接連夭折後,他不免會被皇帝皇后格外寵溺。

  作為板上釘釘的未來皇帝,身邊又是一堆阿諛奉承的奸佞小人,再加上天才的腦迴路與尋常人不同,他們大多都不愛循規蹈矩的日子,於是,朱厚照就那麼轟轟烈烈地長歪了。

  但現在不同。

  朱厚照之上還有一個嫡親的兄長,即他朱厚熙。朱厚熙既嫡且長,還聰明伶俐,即使下頭有一個更加聰明的朱厚照,朱厚熙的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朱厚照不僅多了一個兄長,下頭本該四歲夭折的妹妹朱秀榮也站住了,行二的他不再是皇帝皇后最寵愛的兒子。沒有足夠的寵溺放任,朱厚照長歪的資本跟著削減了大半。

  只是,真心實意地覺得壽王朱厚照如今的出息都源自於自己的出現,但朱厚熙看著朱厚照還是覺得挫敗,止不住地忌憚朱厚照的存在,並竭力避開史書上有關正德皇帝的一切。從年號到行事,朱厚熙力求不同,可效果,似乎不那麼好。

  是的,如今大明朝的正熙皇帝朱厚熙並非普通人,而是一個來自於五百多年後的穿越者。

  好吧,天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五百多年後,平行宇宙、平行世界這些時髦的理論朱厚熙在小說電視劇里聽了看了不少。總之,在他成為明史上並不存在的明孝宗嫡長子朱厚熙後,他沒有多掙扎地接受了自己這個身份,並不憚於改變記憶中明朝的歷史。

  皇帝啊,這樣一個機會擺在眼前,誰不想做做。

  明朝歷史雖然他記得不多,但有關弘治帝、正德帝的一些大事件,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打從他成為太子,並決意坐上皇帝的時候,所謂明史在他這裡就成了有一些參考價值,但不能照搬的東西了。

  朱厚熙一開始並沒有將朱厚照放在眼裡。

  讀過正德皇帝這段時間的歷史,看過與他相關的電影電視劇都能夠知道這位皇帝有多荒唐,反正皇家人生即銜著金湯匙,朱厚熙自認寬宏,養著一個荒唐弟弟也不算什麼。

  可要是這個弟弟一點也不荒唐呢?

  天災,人禍,還有政事上的力不從心,對比在軍中混得風生水起,小白楊似的茁壯成長的朱厚照,朱厚熙的內心日了狗,忍不住懷疑起人生來。

  而在這個時候,初登基不久,心情不佳便在京師順天府內微服閒逛的朱厚熙遇到了若水真人。

  穿越前,朱厚熙對於和尚道士這類的存在從來敬而遠之,覺得他們鬼話連篇,神神叨叨就是來唬人騙錢的。但是經歷過穿越這麼不科學的事情,朱厚熙對鬼神之說不免多了一分敬畏之心。

  等到他發現若水真人是真的有本事,流傳在民間的一些傳聞還依稀勾起了他久遠的記憶,回宮調出了一些刑部大案翻閱的時候,他愕然發現了一些諸如金華蘭若寺這類的地名時,他陡然意識到了這個大明朝的可怕之處。

  難怪朱厚照上頭多了他這個嫡親的兄長,這特麼根本不是什么正經世界,還摻和進了聊齋志異啊!

  聊齋啊,惡鬼遍地走,妖怪扒窗口的聊齋世界啊!

  若水真人立刻被朱厚熙當做了燕赤霞這類的高人,直接封了國師之位不說,還建造了一座上善觀作為若水真人的修行之地。身上帶著若水真人給出的護身符,朱厚熙這才覺得生活安全了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