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身飼魔,無外如此。

  了空禪主想到的東西,法海自然也想到了。再者,他是修行之人,感知方法與習武之人不同,他能夠隱隱感應到眼前帝王身上的不凡,與一般習武有成的宗師級人物不甚相同。

  於是,蕭明晟離開的時候,除了一塊失而復得的和氏璧以外,還有一個相貌俊俏的白衣和尚。

  法海自然而然地走進隊伍中,修行之人,自不懼些許路途。但蕭明晟卻撩起車簾,道:「禪師為何不上車?」蕭明晟唇角噙著笑,透著一股漫不經心的意味,「歸途無趣,朕想聽禪師講故事。」

  法海看向蕭明晟,見他要聽故事,心中倒是穩了幾分。

  若說這隋帝對佛法多感興趣,法海是不信的。可若是他想要聽一些故事權作消遣,這倒是符合隋帝一貫的作為。

  法海沒有推辭,上了車輦。

  他規規矩矩地坐在車輦中,雙手合十,十分鎮定地看著對面側躺在車輦中,單手撐著腦袋的人間帝王。他略一沉吟,道:「貧僧這個故事與優波離相關。」

  「哦?」蕭明晟的目光在法海的面容上轉了轉,道:「優波離是何人?」

  「優波離乃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持律第一』……」

  皇帝的車輦漸漸遠去,師妃暄臉色蒼白地走出內院,喃喃道:「他得到了和氏璧……」

  「阿彌陀佛。」了空禪主緩緩念誦佛號,面上不悲不喜。

  *

  隋帝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

  普通百姓還好,他們關注的只有今年好不好過,至於當今皇帝是否受命於天,他們其實並不那麼在意。

  會在意的都是能夠觸及到權力的世家望族。

  但不管那些人都是一個怎樣的心情,那塊傳說中的和氏璧已經上了蕭明晟的龍案,真正在皇帝公務方面派上了用場。

  不少知情人都覺得,這塊和氏璧是淨念禪宗獻上的。

  原因無他,因為在隋帝從淨念禪院取回和氏璧後,他並沒有問責淨念禪院的私藏之過,反而還請了一位禪師與他一同回宮,特意在皇宮中辟了一個靠近寢宮的禪院,日日召見那位禪師為他講佛理。

  不管這個興趣是故意做給天下人看的,還是隋帝真的對佛法有了興趣,但佛家弟子確確實實接觸了皇帝,日日的講經中能夠潛移默化皇帝了。

  佛教,似乎到了興盛之時。

  只是,這些有此想法的人恐怕想不到,若非見到了讓他感興趣的法海,蕭明晟在拿回和氏璧的時候,本想下令給淨念禪宗扣上一個罪名,讓這群和尚跟慈航靜齋的尼姑們一起驅逐的。

  佛法興盛,於國家穩定有益。但過猶不及,太過興盛,這佛法就能夠吸附在國家法制上的毒瘤,於長治久安不利。

  一是土地與稅收的問題,二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究其根本,與一國法制相違背。

  看在法海那光溜溜的腦袋份上,蕭明晟決定用和風細雨的方式,但慈航靜齋,蕭明晟是真動了將她們驅逐出境的心思。

  一切立場不堅定,想要跟偽龍手拉手的傢伙,蕭明晟都拒絕庇護。

  考慮到慈航靜齋那一眾尼姑的武力值,蕭明晟決定將這個驅逐工作交給裴世矩,也就是邪王石之軒。看在石之軒前陣子工作做得十分好的份上,蕭明晟給他這一個公報私仇的機會。

  作者有話要說:#當宗教主流思想與國家主權發生碰撞#

  #佛教的存在有些礙眼,是時候清一波了#

  #等等,那個小和尚是誰?#

  #朕收回人類不好看的話~這個小和尚是例外#

  #啥?清佛教?朕沒說過,朕只說要趕慈航靜齋來著o(* ̄︶ ̄*)o#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道可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易曉 10瓶;我是小可憐QAQ 4瓶;陌陌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2章 皈依08

  當然,驅逐了慈航靜齋不代表魔門兩派六道能夠抖起來。在他準備抽離身體之前, 這片中原大地只能有一個聲音, 那就是他蕭明晟。至於其他人, 其他門派其他勢力,要麼老老實實地趴著, 要麼站著被他踹出中原,或是整個覆滅。

  目前而言,蕭明晟最想要做的事情還真不是處置慈航靜齋, 而是……

  「法海禪師, 你觀這串白玉菩提如何?」蕭明晟把玩著手中這串一百零八子泛著羊脂玉色澤的白玉菩提佛珠, 似是不經意般向法海問道。

  法海的目光落在蕭明晟手上那串白玉菩提佛珠,頷首道:「靈氣馥郁, 確是上品。陛下久帶身邊, 可祛除病氣, 於身體有益。」

  蕭明晟勾唇一笑, 將手中佛珠遞給法海,道:「朕不通佛法, 禪師與這串白玉菩提佛珠才是相得益彰。」

  不待法海回答, 蕭明晟的手指搭在法海的左手腕上, 指尖正抵在手腕上那串碧玉佛珠, 繼續道:「至於這串碧玉佛珠, 朕總覺得它有點……奇怪的氣息,禪師還是不要戴在身上為好。」

  「陛下竟是感知到了嗎。」法海垂眸看向左手腕上的這串佛珠,坦然道:「實不相瞞, 這串佛珠,乃是一條千年蛇妖所化。她生前做了不少錯事,一心想要贖罪,便散去了修為,化作這串佛珠,日日隨貧僧領受佛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