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豈不是一直不能有嫡子了?

  荒唐!必須收回成命,收回……上皇都賓天了,怎麼收回成命!!

  一口氣念完了聖旨,韋思謙覺得自己解脫了,而後他看向一直印象極佳,當初還想將妹妹嫁過去的賀蘭敏之,略有些同情地看向他空白一片的臉色,又悄悄地瞟了一眼皇帝不辨喜怒的臉,乾巴巴地道:「賀蘭將軍,接旨吧。」

  賀蘭敏之茫茫然地看向韋思謙,上皇這是……下旨將他配給蕭明晟?他知道了他們的事情了?蕭明晟知道上皇的想法嗎?這旨意能接嗎?

  賀蘭敏之下意識看向蕭明晟,天策府統領,在沙場上殺伐果斷的大將軍滿眼無措。

  蕭明晟神情淡淡,不怒不喜。

  賀蘭敏之心中微動,忽然意識到了什麼。

  而在這時,韋思謙飽含同情無奈的聲音又一次響起:「賀蘭將軍,接旨吧。」

  賀蘭敏之的嘴唇動了動,冷靜了下來。無視周圍人探究的視線,慢慢行禮,道:「微臣賀蘭敏之,接、接旨,叩謝皇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這道遺旨一出,不得不說,那就是一石驚起萬重浪,要不是上頭壓著,恐怕宗室百官都得將上皇賓天的事情拋之腦後,全力消化這一道聖旨。

  然後,他們開始認真地分析上皇選定的皇后人選。

  賀蘭敏之是誰?

  那是本朝功勳卓著的名將,被譽為大唐最年輕有為的常勝將軍,與當今聖上是表兄弟,在上皇那裡也頗受器重。自古文武相輕,但賀蘭敏之在文官那裡的風評極佳,概因他乃是進士探花出身,本身文采有保證。

  但皇后……不是他們說道什麼,而是賀蘭敏之的年紀比當今聖上還長了五歲,縱看上去是個年輕郎君,俊美無雙,但他確確實實已是不惑之年了。

  這個年紀是征戰沙場是盛年,入宮為後……是不是老了點?

  不是他們質疑先皇遺詔,而是皇家聘太子妃、皇后,哪個不是在花期,哦好吧,那是女子,可縱不是女子,賀蘭敏之這年紀其實都有些大了。

  不對不對,最要緊的應當是,一個男子,一個不能留下中宮嫡子的男人,做什麼皇后!

  一直惦記著皇后位置的人家得知這個消息後,內心是崩潰的。

  不過,崩潰過後,仔細研究一下上皇的遺詔,有些人就忍不住想歪了。

  這一道聖旨,莫不是上皇擔心賀蘭將軍功高蓋主,所以用這招將他困在後宮裡,除掉他的兵權?

  這麼一想,似乎有點道理。

  就是不知道賀蘭將軍有沒有對自己以霍去病為目標,堅持不成親的行為而後悔。不然,上皇再如何,也不會讓一個有妻有子的男人入後宮。

  還有當今聖人,這一位一心一意勤政愛民,不近女色男色,雖然他們看著著急上火,但……上皇臨死前給聖人塞了個男人當皇后,還是他的表兄,平日裡的關係還不錯,一個弄不好就是要翻臉的局面啊。

  一時間,滿朝文武跟著憂心忡忡。幸虧皇帝賓天后,聖上作為人子得守孝三年,確切地說是二十七個月,不至於立刻處理大婚之事,給了他們一段緩衝的時間。

  皇帝勤政愛民乃是明君,賀蘭敏之驍勇善戰為國之肱骨,從來君臣相得,為世人傳頌,結果上皇一紙遺詔成了未婚夫夫,沒有人覺得他們內心是歡喜的。有當日在貞觀殿裡見證那一幕的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為證,皇帝面無表情喜怒不辨,而賀蘭將軍整個人都懵了,就連接旨都還是中書令韋思謙再三提醒。

  他們當時都要以為賀蘭將軍要抗旨了……

  不管上皇的出發點是什麼,恐怕聖人和賀蘭將軍之間要出隔閡了。

  不少人背地裡信誓旦旦地道。

  然而,真實情況自然不是他們能夠看到的。

  賀蘭敏之緊緊抓住手中聖旨,目光茫然還有些無措。他當然希望光明正大地與蕭明晟在一起,但也清楚其中操作的難度。在他心裡,最好的結果便是他們表面如此君臣相得地渡過一生,只有彼此,待得他死後以功臣的身份陪葬晟陵,如此也算是完滿。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上皇這一紙遺詔,竟然將他推到了那個他從來不敢想也下意識避諱的位置。

  蕭明晟抬手覆在賀蘭敏之的手背上,輕聲道:「阿耶這一道遺詔下來,雖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不失為一項助力。」頓了一下,蕭明晟補充道:「你放心,你不願意的事情,我不會強求。」

  賀蘭敏之看向蕭明晟,嘴裡泛苦,輕聲道:「明晟……」

  「你放心。」蕭明晟勾起賀蘭敏之的下頜,語帶調笑,但眼中卻無調笑之意,反而異常認真,道:「我的敏之郎君是大將軍,怎能就此困在後宮中虛度一生。交給我,待孝期結束,你只要光明正大地站在我的身邊就好。」

  賀蘭敏之抬手握住蕭明晟的手腕,顧盼生輝的桃花眼認真地看回去,一字一句:「為臣,我願為你征戰沙場,開疆拓土。為……妻,我只願與你相守,生同衾,死同穴。」

  蕭明晟傾身吻在賀蘭敏之的眼睛上,溫聲道:「我記下了,敏之。」

  ***

  第二日一早,蕭明晟與賀蘭敏之就像是同時忘記了那一道遺詔一般,依舊如當初君臣間的相處模式,絕口不提上皇賓天那日發生的事情,專心處理上皇的身後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