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殺了他吧。

  若是死亡能夠達成永恆,蕭明晟不介意親手殺了賀蘭敏之。

  蕭明晟垂下眼,蘸墨的筆尖在奏摺上輕輕落下。

  *

  賀蘭敏之的擔心不無道理,待得陳王李忠帶著陳王妃賀蘭敏月遠赴陳州,蕭明晟亦坐穩了太子之位,四分之三的朝政盡皆握在蕭明晟的手中後,有大臣上書,太子應該選妃了。

  蕭明晟看著那個一臉「為了太子好為大唐江山社稷好」的大臣,目光冰冷。

  大臣的上書提醒了李治,太子翻年就十七了,這歲數足以娶妻生子,而東宮裡……伺候的宮女不少,但暖床的女人一個沒有。而他十五歲的時候,早已臨幸過宮女,李忠就是他這個年紀時降生的。

  李治這才意識到,兒子沒有親娘會帶來怎樣的弊端。這等大事,徐貴妃都不敢置喙插手,更何況是其他的宮妃。能給太子做主的,除了皇后就只有他了。

  兒子的終身大事差點被他耽誤了!

  好在李治還算冷靜,沒有當即下令才選太子妃——兒子那冷颼颼的小眼神,分明是惱了。

  下朝後,李治問及蕭明晟對太子妃的看法。

  提起太子妃,蕭明晟腦海中冒出來的就是桃花眼顧盼生輝的賀蘭敏之,但他沒有冒冒然說出賀蘭敏之的名字,時機未到。默了片刻,蕭明晟搖了搖頭,道:「兒子不願現在娶親。」

  蕭明晟深深地看向李治,道:「兒子只想要娶自己喜歡的人。」

  蕭明晟這句話要是跟先皇太宗皇帝說,沒準會被一頓怒斥,然後直接下令才選太子妃,至於蕭明晟自己的想法意願,不存在的,身為太子怎可如此任性!

  但蕭明晟清楚,他的父皇不同。

  他的父皇近乎半生為與王皇后的婚姻所苦,痛失所愛還被一個當初明媒正娶的毒婦玩弄在股掌之間,這對重情的父皇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

  果不其然,李治在聽到蕭明晟的意願時沒有生氣,反而怔了怔。他看著五官里綜合了自己與媚娘相貌上優點的兒子,慢慢點頭,道:「好。」

  他這一生都沒能得到的東西,他最心愛的兒子想要,他既然能給,為什麼不給。

  *

  有皇帝發話,再壓下一頂「都惦記朕龍椅」的大帽子,再無一人敢提皇太子的婚事。

  朔陽十一年正月,李治改年號弘平,正是弘平元年。

  弘平元年三月,在皇帝的支持下,太子蕭明晟於東都洛陽城外東北方的北邙山上重立天策府,太子蕭明晟為天策上將,總判府事。

  三月中,太子請英國公李勣坐鎮天策府。

  四月初,皇帝下旨,抽調京中十六衛精英,入天策府進修兵法武技。

  三個月後,地方軍府上書請命,意入天策府進修。帝允,每軍府可出百名精英入天策府進修。

  弘平二年正月,皇帝下詔,將天策府列為大唐官學之一。

  將天策府納入大唐官學中,是蕭明晟的主意。

  天策府他無疑是想要重立的,但如今京中十六衛的職能已經成熟,無論從哪裡分出一塊權力都可能被十六衛聯手抵制,他又不想將天策府弄去地方做個普通軍府,便從官學入手。

  大唐如今的六學二館並不涉及行軍武學,如今大唐的將領,不是有家族底蘊淵源,便是自己從軍營戰場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系統學習過的極少。與其讓天策府跟其他軍府拼殺爭權,不如退一步,讓天策府成為各處軍府精英成員進修的官學,以此奠定天策府的地位。

  日後,天策府是繼續官學,還是從中分出一隻府兵的力量,超然於十六衛之上,還不是蕭明晟說的算。

  有什麼比官學更容易發現人才的地方嗎?

  學員的日常表現與每月考核都歸納入冊,即使人回到了地方軍府,名冊在蕭明晟手上,還不是一道旨意就能夠召回。

  天策府除了培養精兵強將以外,蕭明晟還請來了藥王孫思邈,請他來培養軍醫。蕭明晟在萬花谷所學到的醫術,他整理成冊,以藥王的名義放在醫苑中,作為軍醫們的學習資料。

  萬花谷的未來醫聖就這樣被他弄進了天策府中,哪怕現在天策府的大統領是蕭明晟自己,他都不免有些心虛。

  讓蕭明晟驕傲又有些無奈的是,天策府的第一批學員中,肩負官職卻跑來聽課的賀蘭敏之表現出眾,不少被蕭明晟請來充作教員的將領都說他有天賦膽識,是為帥為將的好苗子。

  蕭明晟能怎麼辦?

  他只能盡全力為賀蘭敏之安排好後方,看著他征戰沙場,為大唐拓土開疆。

  反正他是被父皇下了死命令,短時間裡他是沒機會上戰場了。

  ***

  弘平三年[公元670年]四月,吐蕃發兵,突襲大唐屬國吐谷渾,卻被早得到了消息的吐谷渾與大唐邊防軍打了個正著,未能如願覆滅吐谷渾並攻陷安西四鎮。大唐立即發檄文怒斥吐蕃的不義之舉,發兵三十萬,調來原本鎮守遼東的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帥,鄯州都督來慶遠與寧遠將軍賀蘭敏之為副將,另有天策府軍醫十人和新藥若干,反擊吐蕃。

  有天策府新藥在,大唐將士雖然仍受吐蕃當地氣候的影響,卻不至於頭痛噁心。保持原有九成的戰鬥力,在薛仁貴的率領下,一路高歌。

  同年八月,吐蕃乞和,願為屏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