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思及此,李敬猷忍不住提了溫挺一句,道:「隨行的醫官診過,駙馬中毒日久,雖那毒可解,但於壽數有礙。」

  言外之意,即使駙馬溫挺身上的毒解了,他也活不了多少年。

  蕭明晟默然,皇室公主,不僅行事荒唐,還害了溫相之後。溫家沒落,但溫家在朝中還是有人的。皇室公主雖然不愁嫁,但想要嫁進公卿世家卻不容易。駙馬位置所帶來的那點利益,大家族根本看不上,還避之不及。

  公主不愁嫁,卻難嫁。

  要是千金公主搞出來的混帳事鬧出去,世人不知會如何看待皇族。

  相當有李唐皇室責任感的前太子嘆了口氣,道:「我記得,溫挺與千金公主育有一子?」

  「是,名喚溫常傑,年七歲,一直由乳母帶著,與千金公主並不親近。」

  「待得柳爽伏誅,尋個由頭讓千金公主病逝。」蕭明晟神情淡淡,「溫挺那邊,著醫官好生照料,需什麼藥材,直接走太醫署庫房。」

  「喏。」

  李敬猷領命退出房間,獨留蕭明晟一人。他用手指摩挲著酒杯,下定了決心。

  李唐江山才傳了三代,宗室就出了這麼多的么蛾子。防微杜漸,有些事情看來應該現在就備出流程了。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明天就入V啦,老規矩,萬字更新~還有明天會掉落100個小紅包哦,先到先得,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麼麼噠~比心心

  *

  賀蘭敏之:想要拜師!

  師父還沒有出生的蕭明晟:哦,我問問我師父,回頭告訴你答案o(* ̄︶ ̄*)o

  攬腰成就get√

  雙人輕功……莫名想起丐哥刷地將人甩到空中,沒接住,然後啪嘰落地……咳咳,萬花的大輕功還是挺規矩的hhh

  *

  發現很多親並不知道本文是快穿,作者菌就將小說名字給改了_(:з」∠)_快穿,或者說慢穿1v1,蕭明晟V敏之,大唐是第一個世界,其他世界文案上對暗號了~攻受在其他世界都可能有別的名字,比如蕭明晟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用戶名(?)就是李弘,敏之也是醬紫的。這個世界是緣起,再畫一道重點,蕭明晟不是普通人,沒有誰能夠無緣無故地重刷三回~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道可道 2個;水墨翎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紫竹 10瓶;紅塵十渡 4瓶;鮮榨西瓜汁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づ ̄ 3 ̄)づ~

  第23章 大唐盛世23

  【第一更】

  千金公主府發生的事情,就如同一顆扔進湖水裡的小石子, 只在小範圍里濺起些許漣漪, 壓根沒有引起朝堂的重視。蕭明晟倒是提前到皇帝那裡報備過, 但絕對相信自己這個兒子的皇帝壓根沒興趣聽千金公主那便宜姑姑的事情,轉而談起了蕭明晟加冠的事情。

  李治無疑是屬意蕭明晟做繼承人的, 柳爽這個案子也被李治當做了突破口,準備讓王柳兩家與長孫太尉和盧家兩敗俱傷後,他在後面將他們一鍋端了, 為蕭明晟掃平道路。

  捫心自問, 李治這些年對著兩群人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雖然這個仁至義盡建立在自己的不得已上。瞧瞧王柳兩家的行徑,瞧瞧長孫太尉年紀一把死攥權力不放的嘴臉。經過這些年的布局, 李治在三年前就有了將他們一網打盡的實力, 沒動手, 一方面是屬意的兒子還小, 另一方面則是他顧忌王皇后和襄王李睿的存在。

  除了剛成婚那幾年,王皇后囂張跋扈惹人厭, 讓他煩到了骨子裡。但在媚娘難產死去後的那些年裡, 他們相互扶持, 還有了睿兒和瀅玉, 雖不至於深愛, 但他對王皇后頗為敬重。

  還有聰明伶俐的睿兒,他當年也是真心疼愛的,也想要將他當做繼承人的。

  那時他的頭腦大概有些不清楚, 等他冷靜下來後便意識到,讓襄王做繼承人會帶來多少麻煩。

  梓童很好,睿兒和瀅玉也很好,讓他討厭的是王家和柳家,還有總是指手畫腳的長孫舅舅和褚遂良等輔政大臣。

  只是,永徽七年的時候,立襄王為儲的事情儼然成了眾望所歸。當時的李治雖然對蕭明晟有愧,但就蕭明晟那虛弱的身體,根本就不在他儲君候選人的考慮範圍內。

  李治當時想著,李睿聰明伶俐,好好教導一番,別被王柳兩家長孫太尉等人拉攏了,李睿做皇帝其實也不算很糟。

  只是,李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睿剛封了太子,朝中原本一股繩的聯盟竟然內鬥開來。

  內鬥好,有矛盾好,只有他們都倚仗著皇帝,皇帝的位置才能夠坐得穩。在發現王家柳家跟長孫太尉等人撕破臉時,李治雖然不明就裡,但其實還挺驚喜的。只要他們的爭鬥不妨礙民生大事,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然而,李治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跟太原王氏撕破臉的長孫舅舅會去拉攏范陽盧氏,送盧氏女子入宮,明里暗裡地逼迫他給盧氏高位,意圖讓她取代王皇后的心思昭然若揭。

  這就是所謂一心為了他好的舅舅!

  盧氏進宮後,李治會冷著她,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噁心長孫無忌的手段。

  之前的五年裡,李治對蕭明晟的寵愛勝過培養倚仗,主要的教育目標是已經入主了東宮的李睿。只是,教了五年,李睿的表現遠不如無人教導的蕭明晟驚艷,而李睿對王皇后的百依百順和對王柳兩家的推崇讓李治格外不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