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聞雲幛過去真的很不喜歡這個老師,如今也不喜歡,但他也承認對方身為閣老的能力。

  向閣老眼觀鼻,鼻觀心,本來還在詫異皇帝大半夜傳召他的原因,陛下不像是個這麼熱愛工作到大半夜還會開會的人啊。不過,一看到聞嘲風,向閣老的心裡終於有了那麼一點點的預感,他長嘆了一口氣,該來的還是要來啊。

  別的皇帝有什麼想法要辦,那都是透個模稜兩可的意思下去,讓臣子揣摩,聞雲幛卻是個好上司,有什麼話都直接說。

  好比此時此刻。

  聞雲幛就迫不及待、滿臉喜悅的對向閣老道:「朕打算退位,讓嘲風來當皇帝了,向愛卿你看怎麼走流程快一點?」

  是的,沒有什麼同意不同意,這事在聞雲幛這裡只有早一點晚一點,不可能辦不成。

  向田:「……」就怎麼說呢,果然如此啊。甚至已經比他預料的還要晚上一段時間了,他是不是該欣慰於這位陛下竟然堅持了這麼久呢?「先帝駕崩前也曾向臣透露過一些,只要拿出先帝的遺詔,事情應該會通順些。」

  多餘勸說的話,向田已經懶得說了,他相信聞雲幛不是那種注重三請三辭三反的人,也相信聞雲幛對於退位好不工作的決心。

  聞雲幛立刻就拿出了遺詔:「軍師已經給朕了。」

  向閣老想了一下今日都有誰入了宮,心裡就差不多有數了:「所以,軍師果然是寒武侯嗎?」先帝如此信任寒武侯,在向田看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可是結束了長達幾十年大啟邊關戰爭的男人。不管是他的忠心還是他的有勇有謀,都不用質疑。

  「不,不是武侯。」聞雲幛實話實說,聞嘲風根本沒來得及阻止他的快嘴。

  向田卻撫須而笑,根本不信:「不是武侯又能是誰呢?」

  聞雲幛剛想說寒江雪的名字,卻突然以一個鹹魚的心去揣測到了另外一個鹹魚的心,張了張口,又閉了回去:「朕不能說。」

  所以,只可能是寒武侯。向田徹底信了自己的推斷。

  第二日的早朝上,便有向田的學生主動出列,有本上奏,請立太子。其他大臣都不可思議地看向了這個膽大之人,又不敢多嘴,畢竟他是向閣老的學生,突然有這麼個舉動,怕不是提請得到了什麼風聲。

  這學生其實手心裡都是汗,他確實提前得到了一點風聲,就在昨天晚上,被老師叫到了家中,連夜點燈熬油地寫好了這份奏摺。只是寫的時候,手心都是抖的。

  不在於皇帝想立皇太子,而是皇帝想立的是皇太弟。

  皇帝自己有龍嗣,大皇子聰明,二皇子穩重,哪怕是立身為鳳凰的三公主,也不是不可能。為什麼要立無夷王呢?是發生了什麼他不知道的事嗎?

  可這是老師說的。

  這位大人一邊覺得荒唐,一邊還是出於對老師的信任,站了出來。

  「朕也是這麼想的。」垂坐於龍椅之上的皇帝聞雲幛,語氣里都透著掩飾不住的激動與喜悅,「愛卿和朕很有默契啊。昨夜先帝入夢,提醒朕找到了先帝的遺詔,朕身有所感,想要遵從先帝遺願,立個皇太弟。」

  舉朝譁然。

  唯有向閣老的學生終於在心裡長舒了一口氣,真的賭對了,皇帝竟然真的屬意無夷王,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諸位愛卿上個摺子吧,朕想先看看大家都屬意誰來當這個皇太弟。」

  本來按照聞雲幛的意思呢,他是打算直接就宣布讓聞嘲風當皇太弟的,可是不管是向閣老還是聞嘲風,都建議他先「民主」一點,給大臣們一個暢所欲言的上奏摺機會。

  聞雲幛同意了,卻生怕這些人誤會他的意思,重音強調了好幾遍是「皇太弟」,只能從他的弟弟里選!

  第120章 開始釣魚的第一百二十天:

  早朝之上,雖有了突然立儲的軒然大波,但在波瀾之下的蠻族異動,也沒有完全被壓過了風頭。

  在大啟歷史的眾多傷疤之上,永遠有一個難以磨滅的痕跡叫「蠻族犯邊」。

  畢竟「被蠻族打得差點跪下」的昨日之事,並沒有過去多久,像向閣老、寒武侯這種經歷過屈辱歷史的老臣還有不少,他們不可能對蠻族不敏感。討論的開端,便是幾個衛隊將軍默契的上折請奏,他們想帶隊去邊關溜溜。

  其中就包括了寒武侯本寒。

  是的,寒起最終還是瞞過妻子,寫好了奏摺,並成功遞到了御前,連聞嘲風都沒能給他暗中攔截下來。寒起對此頗為自得,覺得自己真是寶刀未老。

  聞嘲風站在宗親隊列之首,微微一笑,他根本就沒想過要攔,因為……

  「寒愛卿啊,醒醒,朕是不可能這麼對有功之臣的。」當今的天子聞雲幛,不一定是個好皇帝,卻一定是個好人,他的好尤其會體現在這種時候,「你的脈案朕這裡一直有備份,你為大啟鞠躬盡瘁、浴血奮戰幾十年,朕如今若還要強行啟用於你,那朕還是個人嘛?!」

  對於聞雲幛來說,再沒有比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更幸福的生活了,他對功臣最大的體恤自然也是如此。想讓寒武侯再回來幹活?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哪怕是從他屍體上踏過去呢,他也要誓死捍衛寒起的合理合法的退休權利!

  寒起:「……」就,也沒有那麼想退休。

  但龍椅上的聞雲幛已經大袖一揮,表示話題到此為止,寒愛卿不用再提。他轉而問起了其他人的意思:「朕是覺得,遠水救不了近火,與其從關內調兵,不如直接讓就駐守在北疆的尺玉衛動一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