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比反叛的錢將軍手下的草霜衛,他們其實也世代奉命保護著一座聖山,若是這座聖山出事,聞雲幛是會相信的。或者有過出事跡象的洱普山。但,所有的聖山都出事……

  這太荒謬了。

  聞雲幛搖搖頭,拒絕相信這種可怕的猜測。

  「衛隊裡至今還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真正駐守的不是各州各省,而是聖山呢?寒二的嘯鐵衛離洱普山有多遠,你還記得嗎?或者這麼說,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山是聖山呢?」

  不管是洱普山還是其他,山上多多少少都有過神仙顯靈的傳說,聞氏龍族心知肚明這些傳說從何而來,卻因為不想祖先被打擾,而打死不會對外說出真相。漸漸地,這些山真就成為了名川大山的一份子,已經沒有人會把它們和聞氏聯繫在一起。

  大眾知道的明著的聖山只有是鞍山一座,就在京郊,是皇帝的行宮。

  聞雲幛有點被說服了,他的立場真的不算特別堅定:「可全部出事,還是太誇張了。」與其說聞雲幛不相信,不如說是他不願意相信。

  他的逃避性格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很煩。聞嘲風在心裡如是想。

  但聞雲幛還是願意相信自己的弟弟的,不管聞嘲風是從哪裡得來的情報:「不怕一萬,就是怕萬一,朕也支持你打開聖山。可你也知道的,打開聖山不是朕同意便可以的。」

  聖山的存在於聞氏的龍族干係甚大,並不能成為哪條龍的一言堂,哪怕這條龍是當今的天子。

  事實上,從古至今,就還沒有過哪個龍打開過聖山的先例。

  除非那條龍死了。

  聞雲幛突然一愣,有了一個讓他脊背一涼的可怕想法:「當年的渭水血案,到底是為什麼發生的呢?」

  聞嘲風沒想到聞雲幛在這個時候會如此敏感,看來當年的事真的給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聞嘲風也是這麼想的,尤其是在寒江雪說這些薄紙上所畫的龍蛋里有當年的七公主之後:「只有龍族身死,才可以打開聖山。一條龍的葬禮太顯眼,若是一群龍呢?」

  每一個龍嗣死後所葬的聖山,都是在他們一出生後就已經定好的,為了每一座聖山生生不息的循環,並不存在「他們是一起死的,就一起葬在同一座山里」的說法。

  當年渭水血案死的龍嗣眾多,打開的聖山自然也很多,大家都按部就班葬入了定好的地點。

  當時的場面混亂得一比,各方勢力魚龍混雜,連先帝都是焦頭爛額。

  所以,幕後黑手最有可能下手的切入點時間,便是渭水血案之後。他們製造了多起龍嗣的死亡,攪亂了大啟,然後再趁著這些龍嗣的葬禮進入聖山,盜取龍骨。

  龍族遺骸的霧化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事,而是一個非常漫長而緩和的過程,甚至會因為他們生前的能力強弱,而有所區分。有的快一些,幾十年就只剩下了龍骨,有的卻是一兩百年、一兩千年都不會徹底霧化。而哪怕只剩下了龍骨,也是有一定的餘韻和作用的。

  畢竟那可是龍啊。

  ***

  寒江雪其實還有很多話沒有和聞嘲風說完,不過,暫時大概也沒有辦法說了,他唯一能幫聞嘲風做的,就是提前說動一些深受他爹影響的宗親對此的態度。

  雖然寒江雪不知道龍族打開聖山有什麼講究,但很顯然支持的龍越多,事情才越有可能成功。

  寒武侯在知道了始末後,也答應了兒子會努力一把。

  寒江雪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和他爹有交情的宗親並不只有河王,寒家的關係網遠比寒江雪想的要深得多。尤其是和聞氏宗親的關係。

  有些是寒老夫人經營下來的,有些是對寒武侯的憧憬和拉攏,甚至還有寒夫人的夫人外交,寒大和寒二自不用說。寒家是因長公主而起的勢,天生就打上了皇室宗親的烙印,本質上來說是很難徹底和這個交際圈脫離的。

  真正做到了和外界沒什麼交集的,反倒是寒江雪。他是真的沒什麼朋友,即使有,也大多和宗親關係不大。

  「我曾經以為你真的會和他們毫無關係。」寒武侯如是說。

  哪裡能想到,寒江雪一有關係,就有了個大的,無夷王聞嘲風。不過,感情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寒武侯還是很支持兒子找個真愛的。就像他和他娘子那樣。

  留給寒武侯遊說其他人的時間並不算多,畢竟上午他們還要接待鄭青鸞一家,晚上就是宮宴,以寒江雪對聞嘲風的了解,宮宴之後肯定就是他們聞氏一族關起門來的討論時間了。寒武侯需要爭分奪秒、見縫插針,遊說儘可能多的人支持聞嘲風。

  但他們現在又不能直接透露打開聖山的原因,只能找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說實話,遊說難度有點大。

  鄭青鸞腦子不算好,卻因為足夠細心,努力了解過寒家的每一個人,而看出了問題。

  他這兩年和寒江雪這個小舅子的關係已經變得很好了,又有向小園的傳話,這回總算鼓起勇氣,私下問了寒江雪:「我來的是不是不太是時候?」

  「是我的問題,不是你的。嘲風那邊臨時出了一些事。」寒江雪很愧疚,他和聞嘲風的事是事,鄭青鸞的事也是啊,他對於見寒夫人和寒老夫人本身就已經足夠緊張了,寒家的氣氛又是如此,讓寒江雪很是覺得有點對不起鄭青鸞。準確的說,是對不起他二姐,二姐在走之前還私下拜託過他,要好好照顧鄭青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