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宿舍里住了四個人,除了余芳,岑甜甜、韓青青、侯燕妮她們家庭情況都差不多,都稱不上窮,岑甜甜就不說了,她有著岑母去世之後留下的錢,還有季同幫著貼補,平日裡手頭是挺寬裕的。

  而韓青青則是這個年代少有的獨生女,父母都是職工,爺奶也是職工,一家四口一起寵著,手頭就更少不了錢了,平日裡花錢跟岑甜甜一樣,都有些大手大腳的。

  侯燕妮是本地人,她雖然不是獨生女,上頭有一個哥哥,但是哥哥已經結婚了,也沒有小孩,家裡也沒有用錢的地方,她雖然手頭比不上岑甜甜和韓青青寬裕,但是也有一些零用錢,加上學校發的大學生補助,每月過得也還是挺滋潤的。

  而最後一個人余芳,她的家庭條件就有些差了,但是也絕對不是那種吸女兒血的家庭,不然她也不可能考上大學,有學上。她家就是單純地孩子多,窮,賺得不夠花的。她每月不僅拿不到家裡的錢,學校發下來的糧票還有錢,自己都還得省著花給家裡寄回去一部分貼補一下家裡。

  不過余芳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怨言,畢竟對於她來說,她爸媽沒有把她隨便嫁出去換彩禮,而是願意讓她上學,她就很感恩了,她作為家裡的長姐,現在又有能力了,回報一下家裡也是應該的。

  學美術比起其他的專業,實在是免不了花錢的,其他的不說,就說最簡單的不費什麼顏料的素描也是需要買畫紙的,日常消耗都是有定量的,長此以往下去也不是一筆小錢。

  余芳她當初選擇美術,也是因為村里一個爺爺以前就是手藝人,專門給一些有錢人家牆上畫畫的,她跟著學了一點,然後又聽說畫畫好能到城裡廠里的宣傳隊工作,又清閒工資又多,最後高考的時候她就報了這個專業,也很順利地通過了考核。

  只是沒想到真正上了美院,日常的花費比起她以前在家裡畫畫的時候小打小鬧要多得多,她為了不讓同學看輕自己,是不可能在畫畫那些用具上苛省的,但是又要省錢給家裡,她就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少花一點了,經常是饅頭配鹹菜,然後省下的糧票和錢寄回去。

  雖然四個人家庭條件不太一樣,但是好在大家都沒有心思壞的,對於余芳的家庭條件,大家也都是看在眼裡的,沒有看不起的意思,甚至平日裡岑甜甜、韓青青、侯燕妮三個人她們還會不著痕跡地照顧一下余芳,比如食堂里打飯菜打多了假裝自己吃不完,夾一些給余芳,平常的衣服以穿壞了,有小洞,不想要了,也送給余芳。

  余芳對這兩種照顧倒是沒有懷疑什麼,她也以為城裡人都這樣,不愛穿帶補丁的衣服,她沒多想也就接下了。

  而平時里岑甜甜她們送給余芳的畫紙還有顏料等,余芳是絕對不會要的,她其實也是有些要強的,這麼明顯的照顧,對於余芳來說還是有些不能接受的,這會讓她覺得像是施捨。

  有的時候,有一個不愛占便宜的舍友,其實並不比愛占便宜的舍友相處的時候要舒服多少。余芳不愛占便宜,但是她要強,平時在宿舍里可能是擔心大家會因為她的家境歧視她,就更不肯占大家便宜了,不管吃的用的都要分清楚。

  當然,這樣也是好事,有一個不愛占便宜的舍友總是比愛占便宜的舍友省心的。再加上岑甜甜她們三個人為了照顧余芳的自尊心,平常很少在她面前擺出高姿態的樣子,大多數的事情都聽余芳的。

  而余芳在家中也是長姐,習慣了照顧人了,說話的語氣之間,也總是有一股瞭然的樣子,大概的意思就是我有經驗,大家都聽我的更好。

  岑甜甜她們對此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余芳的生活經驗的確比她們更足一些,聽她的也沒什麼。可是關鍵的是余芳有一點說教的毛病,總是也把她們當作是家裡的弟弟妹妹管著,有些強勢了。

  因為余芳心思有些敏感,很在意別人會因為她的家境看不起她,岑甜甜她們因為擔心餘芳會這麼想,平時在一些事情上很少會反駁,怕因為小事讓余芳多想。

  可是被管著被說教的日子短時間還成,可是時間長了真的不舒服,就算岑甜甜她們好脾氣,願意包容余芳,但是也真不耐煩一直被余芳這麼管著,雖然知道余芳是好意,沒有壞心思,但是這種好意真的讓人不大能接受。

  比如余芳就經常說教她們花錢不要大手大腳,要節省一點,爸媽賺錢不容易,而在有時候岑甜甜她們為了照顧余芳,食堂特意多打飯然後裝作吃不完分給余芳,這事也經常會被余芳拿出來當作岑甜甜她們浪費錢,花錢大手大腳的例子說,這麼一來,岑甜甜她們要是說心裡舒服那就是假的。

  再比如岑甜甜她們因為家庭狀況好一點,毛巾一般準備好幾條,擦臉的擦腳的洗澡的,毛巾用久了變得又干又喇人,她們更願意直接換掉,而不是將就著用,而余芳她當然是覺得毛巾幾年用一條都沒問題,沒必要幾個月就換。除此之外還有牙刷襪子什麼的,都是一樣的情況。

  這是生活習慣問題,不同的人當然習慣不一樣,沒必要要求大家相同,岑甜甜她們更不會因為余芳一直用同一條毛巾、同一支牙刷而看不起她。但是對於余芳來說,這就又是一條說教的點了,比如「這個還可以繼續用,你們這樣就換了實在太浪費了。」、「再用幾個月再扔吧,現在還能用的,你們要替爸媽節省一點」。

章節目錄